張健華:如何抓住大資管時代的财富管理紅利

時間: 2022-04-01 08:18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随着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我國資産管理行業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經過若幹年的加強監管,對财富管理行業形成了哪些深遠的影響?銀行、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該如何抓住曆史機遇開展好财富管理業務?居民個人要如何做好自身的财富管理?

3月26日,清華五道口在線大講堂特别邀請到剛剛卸任華夏銀行行長、來到清華五道口履新的張健華,以“大資管時代的居民财富管理”為主題,深度探讨了後資管新規時代下居民财富管理的熱點問題,并分享了諸多寶貴的見解和建議。

微信圖片_20220401081922.png

張健華介紹說,财富管理是更高形态的資産管理,它是以客戶為中心,側重于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财富配置安排,是具有人本主義和人文色彩的資産管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讓老百姓享受到大時代帶來的紅利,居民部門财富快速增長。過去十年中國居民财富的複合增速高達13.4%,2019年居民部門的财富達到了512.6萬億元。在這個過程中,居民金融資産的占比也逐漸提升,可見,需求側快速上升是帶動财富管理行業發展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财富管理行業快速發展離不開龐大的市場需求基礎,内生原因是私人财富增長,”張健華說到。另一方面,财富管理業務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具有輕資産、高盈利、低波動的顯著優勢,是經營業績重要的穩定器和平滑器,因此具有極高的價值。

 

然而,資管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諸多問題,比如同類業務的監管标準不統一、産品多層嵌套導緻風險底數不清、資金池模式蘊含流動性風險、影子銀行幹擾宏觀調控等等,因此才有了監管上的整頓和監管新規的出台。張健華表示,資管新規的核心思路是統一監管标準,實現公平的市場準入和監管,消除監管套利空間,從而為資管業務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資管新規是近年來最大的行業制度變革,深刻地影響了資管行業的發展格局。”他評價說。

 

随着新規過渡期的結束,關于這場深刻的制度變革對資管行業各類機構産生了哪些影響,未來還将帶來怎樣的影響,張健華分享了自己的專業見解。他認為,商業銀行享有渠道優勢、客戶優勢,因此銀行理财仍将是财富管理行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他也補充說:“銀行最終的競争力還要取決于其資産配置和管理能力,也就是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張健華表示,公募基金是資管新規下的大赢家,憑借先發優勢和人才聚集優勢,未來還會有更大發展。随着高淨值人群意識到股權投資的價值,私募行業有望觸底反彈,而信托行業在政策監管日益完善的環境下,監管套利空間大幅壓縮,未來需要積極探索轉型和創新。保險業是目前我國财富管理當中最欠缺的一塊,但随着消費者保險意識提高,未來前景廣闊。

 

張健華還指出,當下财富管理行業仍然存在産品不夠豐富且欠規範,消費者保護不到位,機構投資管理能力不足,居民金融素養不足,投資者“剛兌”意識未徹底打破,銀行理财原有非标資産投資的優勢喪失,監管規則尚未完全統一等問題。他認為,為了實現财富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重要的是抓住三個核心關切,即避免期限錯配和風險錯配,并且做好消費者保護。對于居民個人,他建議努力提升自己的金融素養,要對自己的财富、理财需求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形成清晰認知。機構要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加大對金融科技的投入,提升投顧能力和管理能力,強化核心競争力。在監管層面,應該繼續加強監管體系建設,提升監管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強監管協調,統一監管标準,并強化行業自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