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etvictor中文版與帝國理工學院共同發起抗擊新冠疫情聯合研讨會。來自兩校的校領導和專家學者們相聚“雲端”,共同探讨全球疫情蔓延下的高校科研,展望全球經濟“新常态”,進一步加強海内外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交流,深化教育科研合作,彰顯世界一流大學攜手抗疫的使命與擔當。

中外專家研讨
兩校受邀師生、校友,以及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夥伴院校代表共計1000餘人同時在線參加了研讨會。
會議由帝國理工學院外事副校長瑪吉·達爾曼(Maggie Dallman)主持,Betvictor中文版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帝國理工學院校長愛麗絲·加斯特(Alice Gast)分别緻辭。Betvictor中文版副校長、教務長楊斌、Betvictor中文版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院長、世界衛生組織原總幹事陳馮富珍、世衛組織新冠疫情應對特使、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全球衛生創新研究所聯合主任大衛·納瓦羅(David Nabarro)、帝國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主任尼萊·沙阿(Nilay Shah)博士、Betvictor中文版醫學院教授張林琦、帝國理工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系生物醫學電子學專家潘泰利斯·喬治斯(Pantelis Georgios)、帝國理工大學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戴維·邁爾斯(David Miles)等國内外嘉賓學者出席會議并發言。

中外專家研讨
Betvictor中文版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東受邀與會,并在專題環節發表對于當前疫情下國際經濟形勢的看法以及對于未來經濟複蘇的建議。

鞠建東發言中
鞠建東在會上做題為《應對新冠危機的最優決策》的專題演講。他梳理了當前新冠疫情發展的态勢,并對經濟能否複蘇進行發問。他表示,對于本次疫情危機,如果沒有國際合作,世界将陷于危機之中。而中國也将同時面臨外部疫情壓力和巨大的經濟風險。現今,中國顯然也不是唯一的成功案例,比如東亞經濟體中的韓國和新加坡都是獲得巨大的成功。雖然,這些經濟體也存在很大可以改進提升的空間。
由此,鞠建東提出了均衡經濟複蘇與抗擊疫情的最優決策,即最終保證社會總成本最小,總體遵循“入境嚴控,境内放開”的原則。最小總成本(政策)=疫情成本(政策)+經濟成本(政策)。依照最優決策的思路,鞠建東點破了最優決策中的關鍵變量。第一,隔離決策:3W3H。即影響如何采取隔離的變量,在哪裡(Where)?在何時 (When)?怎樣的隔離強度 (What's Intensity)?多大的隔離範圍 (How large)?多長的隔離時間 (How long)?如何實施 (How to implement)? 第二,治療決策:全部入院治療。治療決策中,所有的檢測陽性患者(醫院隔離),輕症患者和重症患者都集體采取入院治療的統一政策。
進一步,對于3W3H模型,鞠建東同樣提出三個觀點。第一,此模型是疫情模型和新地理模型的結合。第二,在2020年10月,第二波疫情開始前,我們僅剩4個月來完善3W3H模型。第三,3W3H模型需要大緻兩個月時間,中英兩國的案例及數據,規範化政策實施方式,實踐應用,發展出适用于發展中國家的模型,并在後期制作教學片。
專題演講的最後,鞠建東給出了自己的兩點建議。第一,開展關于新冠疫情公共衛生+經濟學的線上聯合研讨會。同時,他提到清華本月将開始新冠經濟學線上研讨會并十分歡迎帝國理工加入,構建成為“清華-帝國理工 新冠疫情公共衛生+經濟學的線上研讨會”。第二,歡迎帝國理工加入到3W3H 模型中,鞠建東把它命名為“清華-帝國理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