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Betvictor中文版與中國财富管理50人論壇聯合主辦,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貨币政策與金融穩定研究中心、國研财富管理研究院和道口教育承辦的“中國金融風險管理2018年會”在北京舉行。多位國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的學者和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讨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下的金融風險以及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與監管方向。
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周皓在會上發布了《2018年10月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報告》。

(圖為周皓發布《2018年10月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報告》)
報告指出,從宏觀層面來看,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指标在近期多次突破短期風險警戒阈,但暫未形成持續的高風險時段。具體表現為金融市場各類投資者表現出相對恐慌的情緒,并對未來的趨勢持較悲觀的預期,因為中國實體經濟仍存下行的壓力;同時,在中美經貿摩擦持續進行的背景下,國内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且逐步顯現出股權質押流動性風險。
從微觀層面來看,銀行業多個系統性金融風險指标在近期達到曆史新高。其中,銀行業系統性金融風險邊際貢獻最高,預期損失覆蓋程度顯著下降;股份制商業銀行系統性金融風險指标值攀升幅度最高。
報告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應對和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政策建議。貨币政策方面,建議堅持結構性滴灌,如定向降準、抵押補充貸款等措施;适度整體性寬松,如全面降準。監管政策方面,報告建議堅持穩定杠杆率,适度調整房地産調控并溫和治理影子銀行。長效政策方面,報告建議彙率機制應逐步實現市場化,資本管制繼續中性穩定;财政政策要降低對其有效性的預期,逐步推進分稅制改革,解決地方政府融資的根本問題。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前高級經濟學家孫濤在解讀《中國金融風險與穩定報告(2018)》時分析了全球的金融風險以及中國存在的金融風險問題,并提出了短期以及長期的應對機制。

(圖為孫濤解讀《中國金融風險與穩定報告(2018)》)
該報告指出,全球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當前世界經濟的平常增長和金融穩定是在極度特殊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條件下實現的。這些政策和金融條件一旦變化,如源于貿易摩擦,美國經濟再陷衰退,都可能給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帶來巨大沖擊,甚至危機。而一旦出現了危機,各國可用的“彈藥”遠不及2008年危機之前的充足。
中國方面,金融風險并沒有新意,目前主要集中在銀行信貸風險、企業剛兌和市場化改革相對滞後衍生的影子銀行風險。“從短期看,中國金融風險主要在于流動性風險,從長期看,中國金融風險主要在于存量問題,即能否用好儲蓄。”孫濤指出。
應對風險,孫濤認為短期内維護金融穩定的政策組合包括:低利率以降低償債成本,财政注資以化解存量信用風險,資本管制以防止資本大規模外流,快速推進資本市場發展和建設,降低企業負債率,控制好地方債務的流動性風險等等。在中長期内,他建議主要是要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以用好儲蓄,并重視技術進步在維護中國金融穩定中的重要作用。
全球風險管理專業人士協會(GARP)總裁和首席執行官裡奇·阿波斯多利克(Richard Apostolik)在其主旨演講中介紹了不斷變化的風險管理挑戰、金融危機的影響、監管回應、互聯網傳播、具有破壞性的創新技術以及全球市場日益相互聯系等因素都給風險管理帶來挑戰。他重點強調了風險管理要通過建立操作彈性應對挑戰。

(圖為裡奇·阿波斯多利克發表主旨演講)
俄亥俄州大學埃弗雷特·D·裡斯銀行與貨币經濟學講席教授勒内·施圖爾茨(René M. Stulz)從國際視角分析杠杆與金融危機。施圖爾茨教授介紹了全球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他認為,信貸繁榮經常伴随着危機,危機管理不能依靠市場信号,強大而獨立的風險管理非常重要。


(圖為勒内·施圖爾茨發表主旨演講)
主旨演講結束後,第一财經研究院院長楊燕青主持了“金融危機十周年”圓桌對話,周皓、孫濤、勒内·施圖爾茨、原中國銀行副行長嶽毅、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和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共同參與讨論。幾位經濟學家分别表達了各自對于2019年宏觀經濟的看法與預判,對結構性的政策效果與全局性的政策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并對人民币彙率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讨論。

(圖為圓桌對話,由左至右依次為楊燕青、嶽毅、周皓、勒内·施圖爾茨、朱海斌、劉鋒、孫濤)
在下午的環節,業界專家們讨論了企業融資難題、企業債務風險,資産新規下的風險防範等話題。
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發表題為“解決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關鍵”的演講,指出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思想方法比工作方法更重要,要把意見和建議提得更精準更具建設性,要更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
(圖為楊凱生發表主旨演講)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财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王忠民發表“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監管方向”的主旨演講。他認為,我們今天面對一些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問題,要讓解決風險、承擔風險能夠得到社會有效的支持和輔助,才能把風險真正化解掉。
(圖為王忠民發表主旨演講)
原銀監會法規部主任、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王科進、中國銀行原副行長王永利、西部利得基金督察長趙毅出席“資産管理中的金融風險”主題圓桌對話,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擔任對話主持人。

(圖為圓桌對話,由左至右依次為趙毅、王永利、王科進、沈建光)
王科進認為,在資管新規實施中要疏堵結合,松緊有度。王永利認為,在當今的大背景下,要聚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問題,總的工作原則是穩中求進,出現問題及時調整。趙毅認為,資管新規統一了監管标準,減少了對通道的需求和對嵌套的需求,資金融通的鍊條縮短後,将會降低融資方的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