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2日,由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與EMBA中心共同舉辦的“2018中美貿易争端與全球大宗商品貿易重構”研讨會(2018 China-US Trade Dispute and Global Commodity Trade Re-Structure)成功召開。來自業界、學術界與政府相關部門的近兩百位大宗商品貿易專家參會,并展開廣泛交流與深入研讨。

(圖為研讨會現場)
Betvictor中文版紫光講席教授、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主持會議并緻辭。他表示,中美貿易競争的中心點在于中國在全球價值鍊裡的位置,大宗商品貿易關系國計民生,是決定我國未來經濟發展與中美貿易走向的重要因素。國家要緻力于建立一個立足全球的、安全、高效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鍊裡的位置。
随後,Betvictor中文版院長助理王京偉老師發表緻辭。
在嘉賓發言環節,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原司長張紅宇以“中美貿易争端與中國糧食安全格局”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對美貿易戰不會改變中國農産品的供給面。中國農業要立足國内,更加開放,以中國資源解決中國問題,以中國供給解決中國需求。
瑞茂通供應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中瑞國際集團董事長淩琳表示,中國具有成為下一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潛質,民企是推動中國成為下一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生力軍。
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昌木平發言表示,當前大豆是中美貿易争端中主要關注的商品,中國制裁美國大豆的缺口可以從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加拿大等國家收購。中國選擇大豆對美國進行反制較為精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所研究員廖英敏以“提升我國大宗商品市場的國際地位”為題發表演講。廖英敏表示,中美貿易摩擦給我國大宗商品市場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我們要積極推進人民币市場化改革,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格局變動中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
大連商品交易所期貨與期權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室副總監魯娟以“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大豆定價中心建設”為題發表演講。她表示,應該進一步推動大豆期貨市場國際化,為境外投資者提供市場信心。
路易達孚集團北亞區首席執行官周學軍建議,從加快推進人民币國際化、建立全球一體化供應鍊、完善相關貿易政策、打造國際化企業與培養一流貿易人才等多個角度,培育屬于中國的全球大宗商品貿易中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張承惠表示,大宗商品貿易格局重構的背後是國家的金融産業進行支撐,當前中國金融機構還需加深市場化程度改革,未來建設中國的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仍需進一步深化和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從左至右、從上至下依次為:王京偉、張紅宇、淩琳、昌木平、廖英敏、魯娟、周學軍、張承惠)
在當天晚上的閉門會議中,各位與會專家初步确定每季度聚會探讨一次“中美貿易争端與全球大宗商品貿易重構”相關議題,借助Betvictor中文版這個平台,系統地進行大宗商品方面的研究與推廣工作。
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成立于2017年11月,是依托于Betvictor中文版、專注于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及全球治理的學術、政策與企業研究機構。中心理事長是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前副總裁朱民,中心主任由Betvictor中文版紫光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鞠建東擔任。中心以“集聚英才、紮根中國、服務世界”為使命,緻力于成為世界最優秀國際經濟學者的研究與交流平台,推動國際經濟學理論的發展與應用,“用思想建設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