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Betvictor中文版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來到Betvictor中文版,為科學企業家班帶來了一場主題為“中國制造與智能傳感器”的精彩講座。
Betvictor中文版副校長尤政為科學企業家班授課
尤政指出,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氣,強國之基,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也是國民經濟的脊梁,既是國家安全和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也是我國實現創新驅動的一個主戰場。尤政總結到,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制造業經曆了三個發展階段:1949—1978年形成比較獨立完整的體系;1978—1990年告别了工業産品短缺時代;1990—2010年産業規模持續擴大;2010年中國制造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其産出占世界比重的19.8%,超越美國的19.6%。2017年,其占比增長到24.5%,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但是尤政也強調,我國制造業面臨大而不強,不可持續等問題,主要體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基礎薄弱,核心技術和高端裝備依賴進口。
在尤政看來,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強國戰略,中國面臨着三方面機遇:一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了很好的“機會窗口期”,中國成為主要的參與者,而不僅是看客;中國城鎮化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則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正在到來,中國和美國同在起跑線上,中國有能力在部分領域領跑,進入第一方陣前列。
尤政進一步解釋道,“智能制造”本身元素在德國工業4.0和人工智能2.0包括美國制造業回歸、德國機器人裡都有所體現。他指出,國家的智能制造分兩個層次:一是制造過程智能化,提高産品制造水平和制造質量。第二,産品本身智能化。
尤政強調,“工業強基”工程(即全面提升工業基礎能力設立的專門工程)是我國制造業的強盛之路,其基礎是“四基”——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包括機械基礎零部件、電子元器件、儀器儀表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産業技術基礎。而核心傳感元器件是“工業基石”,直接決定重大裝備和主機産品的性能和質量。但我國目前關鍵基礎件發展滞後,已成為制約我國工業實現“由大變強”的主要瓶頸。
尤政接下來重點介紹了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在國際上的前沿研究成果和應用,以及在中國的發展情況。MEMS傳感器将半導體加工工藝引入傳感器的生産制造,實現了規模化生産,并為傳感器微型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其具有低功耗、高精度、高集成、高性能等優良特點,在軍事領域、物聯網、家庭醫療監測、智能手機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目前正朝着多功能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國内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也在蓬勃開展,中國MEMS産業已經起步。
最後,尤政還從産業政策、行業發展方向、産學研合作等角度對我國的傳感器産業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一一回答學員們的提問。尤政強調,要實現我國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跨越式發展,必須加強傳感器的整體布局,把智能傳感器列為“國家目标”,成為“國家戰略”項目。同時建議科學企業家首期班學員們在制定企業自身發展戰略時,要注重企業優勢準确定位,夯實基礎,不盲目追求高端工藝,充分立足國内的産業基礎,在良好基礎上實現創新和突破。
Betvictor中文版副校長尤政與科學企業家首期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