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讓故宮綻放新生命——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為“創領中國2030”開講

時間: 2018-01-19 11:14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18117, Betvictor中文版、Betvictor中文版美術學院與IDEO聯手共同打造的創領中國2030”課程在清華五道口舉行開學論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為同學們帶來精彩的開篇講座。活動由學院院長助理、金融EMBA和高管教育中心主任王京偉主持。

       20121月初,單霁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并于2014年榮獲文物保護專業内最高學術榮譽福布斯獎2016年獲頒“2015中華文化人物。在他帶領下,故宮近年來實現一系列創新改革,又重新了起來,其中每一個細節和舉措無不滲透了創新思維。


圖為單霁翔

       單霁翔在演講中一直強調,要用守護故宮下一個600年:再過兩年半,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希望人們走進故宮博物院看到的隻有古代建築,沒有任何一棟影響環境、影響安全的現代建築,這樣才能實現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給下一個600年。單霁翔認為故宮博物院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作為一個文化設施,究竟給人們貢獻了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在于擁有什麼。因為人們進入博物館感受的是一種人文關懷,所以故宮需要不斷改善,提高遊客體驗感。

       單霁翔介紹了為此所做的各種“管理革命”,包括:“削峰填谷”平衡淡旺季需求;基于遊客調研後的廁所革命;院内禁行任何機動車;重新高标準招聘物業,确保環境清潔有序;做平井蓋,方便殘疾人;設計全網購票和現場掃碼,極大滿足峰值遊客;大殿内引入LED冷光燈,解決采光度的問題;完善中英文網站,傳播故宮知識和文化等等。

       單霁翔還詳細講述了《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廣受好評的紀錄片背後的點滴故事,強調“工匠精神”對當今時代的重要意義。他透露,故宮約有200名文物修複人員,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科學家,進行文物分析、檢測、探傷、出分析檢測報告等,制定治療方案。而且文物修複醫院是對全世界開放的,各國的同行都可以來交流,普通民衆可以預約參觀。

       單霁翔接下來為同學們介紹了故宮這幾年的“創新和科技革命”,包括研發各種别出心裁的文創産品,用3年時間打造故宮數字社區、數字故宮智慧故宮,通過虛拟現實技術融公衆教育、文化展示、參觀導覽、休閑娛樂、社交廣場、學術交流、電子商務等功能于一體,并積極利用社交媒體和粉絲互動。單霁翔還強調,故宮也是教育機構,培養故宮學者,并且利用線上教育,擴大傳播力度。國家文物局已把故宮學院列為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的培訓基地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單霁翔以此闡釋了故宮的使命: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基本、最深層、最持有的力量,所以作為一個文化機構,我們應該堅定文化自信,更好地為我們的社會公衆奉獻出文化力量。

       論壇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表示,故宮的創新已将“設計思維”深深融入了血液,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舉措,無不滲透了“以人為本”,可以說是非常生動的設計思維驅動創新的優秀案例。


圖為講座現場

       “創領中國2030”項目是中國第一個以設計思維為核心的創新領袖發展課程,旨在為中國培養有設計理念和情懷的創新企業領袖,讓設計驅動創新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核心競争力,推動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課程經過一年精心籌備,邀請到了國内外衆多名師,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的講座為該項目拉開了帷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