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靈:在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中國金融政策項目及顧問委員會啟動儀式上的講話

時間: 2017-12-18 16:5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吳曉靈

2017年12月15日


尊敬的安德魯·貝利局長,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在歲末之際,中英兩國的監管者和學者共聚一堂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在即将過去的一年,世界和中英兩國都發生了許多重大的事情。美國從特朗普總統當選開啟了“美國優先”的時代,英國的脫歐談判考驗着歐洲開放的底線,金融風險的積聚讓人們擔心中國能否保持穩健發展的态勢、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但我們的結論是樂觀的。各國打開的大門難以徹底關上,全球化進程給世界帶來的利益有目共睹。我們隻能在新的格局中,不斷平衡不公正的利益天平,在不斷的平衡各方利益中前行,而粗暴地中止全球化對大家都會帶來利益的損害。

       金融在全球資源配置和提升一國競争力上起着核心的作用。作為金融監管當局和金融政策的研究者,我們共同的責任就是讓金融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讓金融創新能跟上信息革命的步伐,同時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今年五月中國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對金融業面臨的目标、任務和實現目标的原則、措施做出了系統規劃,英國自2008年以來在監管體制上也做了許多改進,在脫歐談判中也有許多考量。我們可以從官方和民間多渠道進行交流,促進我們各自目标的順利實現。

       金融危機之後大家都在反思監管規則和監管制度,中國也不例外。面對信息技術對中國金融業的沖擊,面對跨市場、跨業态、跨區域的金融産品和層出不窮的違法犯罪行為,人們曾寄希望于監管體制的改革,期望用綜合監管的辦法應對市場的綜合發展。但中國的金融工作會議沒有對監管體制做大的調整,而是新設了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更強調了依靠央行的力量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強調了統籌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金融業綜合統計,更強調了中央銀行在貨币政策功能與宏觀審慎管理“雙支柱”中的作用。我認為這符合中國政府穩中求進的發展要求。

       然而要實現發揮金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加強監管防範系統性風險的任務,重要的不是監管機構的設置,更重要的是監管理念的正确與監管執行力的增強。

       各國經濟金融的發展有共同的規律,也有各自的曆史文化背景下的特點。中英兩國都是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傳統的國家,英國過去和現在無論在思想、文化、經濟、金融各方面都對世界産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在曆史上和在當前也對世界産生着巨大的影響。我們有共同的責任,推動世界更加包容的發展。我們應在這樣的背景和理念下進行監管政策和制度的研究,讓金融促進經濟發展,增進民衆财富,讓每個人生活的更加平安幸福。

       Betvictor中文版的前身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我們的特點是教學、研究與金融實踐相結合,并以政策研究為特長。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就參與了中國金融體制的改革。進入Betvictor中文版後,借助世界一流大學的教育資源,我們的研究在理論性和規範性上有所提高。近年來我們做的《完善金融監管體制  促進經濟金融健康發展》、《完善制度設計  提升市場信心  建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資本市場》、《加強破産法實施依法促進市場出清》、《個人征信問題研究》、《規範杠杆收購  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等一系列報告,都對完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強化資本市場基礎建設、發揮市場優勝劣汰機制作用、規範個人征信市場、統一資管市場監管标準等起到了促進作用。此外,我們在金融科技和金融監管實證研究方面也有許多成果。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一個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大學,培養了許多經濟學家和央行行長,在各國有很大的影響力。相信我們兩家聯手研究中英兩國的金融問題、金融監管和金融人才培養會惠及中英兩國的經濟金融發展,也會促進新理念下的經濟金融全球化。

       預祝會議成功!預祝我們合作成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