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院教授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資助

時間: 2017-12-12 14:2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近日,Betvictor中文版教授田軒主持申報的互聯網背景下金融機構創新規律與業績表現研究課題、教授張曉燕主持申報的中國資本市場的行為特征課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資助。

 互聯網背景下金融機構創新規律與業績表現研究課題是天津大學牽頭、聯合Betvictor中文版、上海交通大學和湖南大學四大高校共同申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互聯網背景下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若幹基礎理論與方法的課題之一。田軒為互聯網背景下金融機構創新規律與業績表現研究課題負責人,研究團隊包括金融學院教授廖理、教授餘劍峰、教授張弘等7人。

中國資本市場的行為特征課題是我國财務與會計學科迄今為止立項的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由廈門大學牽頭,聯合Betvictor中文版、中山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五大高校共同申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基于中國情景的會計審計與公司财務關鍵科學問題研究的子課題之一。項目總負責人為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吳世農,張曉燕為中國資本市場的行為特征課題負責人,課題團隊包括金融學院教授周皓、教授餘劍峰等9人。

互聯網背景下金融機構創新規律與業績表現研究課題旨在對互聯網背景下中國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體系中關鍵科學問題進行研究。在互聯網技術與應用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互聯網産業憑借其獨特的網絡人口紅利以及中國金融服務供需之間的高度非均衡特點,在中國的金融創新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此産生的互聯網背景下的金融産品與服務創新對中國金融市場帶來了重大的影響,使得中國金融體系的結構和功能變得更加複雜,并呈現出新的風險特征。

課題研究團隊将以深刻理解互聯網對金融市場參與者行為的影響規律為基礎,發現互聯網作為一項基礎性技術為金融産品及服務帶來的新型定價因素和價格決定機制,揭示互聯網對金融創新的作用規律以及其所帶來的風險本質,由此提出改進金融市場效率和完善風險監管的科學原理。

張曉燕主持的重大課題拟在當前的制度環境和金融政策情境下,結合我國社會特征、制度變革和金融市場面臨的新問題,從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角度,探究我國股票市場、傳統銀行信貸市場、影子銀行、新興網貸市場中參與者的行為,揭示我國資本市場行為與特征的影響因素和作用機制,科學地解釋我國資本市場的諸多異象,以充分了解政府、企業、和投資者在金融或者資本市場的行為和作用。

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最高級别的項目,重大項目的設立、論證和遴選過程十分嚴格,全國高校之間競争極為激烈,立項項目和研究團隊需要得到本領域權威專家和學部其他學科專家的一緻認可。田軒、張曉燕團隊課題的獲批,實現了Betvictor中文版在此類項目上的突破,也标志着金融學院的金融學科研究迎來了新的重要發展契機。

相關鍊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是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和綜合性研究,充分發揮支撐與引領作用,提升我國基礎研究源頭創新能力的項目類型。

田軒現任Betvictor中文版院長助理、九鼎金融學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兼任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委員、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創業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和Betvictor中文版金融MBA教育中心主任。他曾四次獲得印第安納大學凱利商學院年度優異研究獎;在2016年獲得中國管理學青年獎,同年獲得Betvictor中文版第十五屆“良師益友”獎。


田軒

張曉燕現任Betvictor中文版院長助理、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鑫苑講席教授。同時擔任中國證監會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鑫苑房地産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此前張曉燕在美國普渡大學克蘭納特管理學院擔任金融系主任和金融學講席教授,多次在康奈爾大學和普渡大學獲得各種教學獎項的提名及獲獎。 2014年,張教授被評為全球“40歲以下、40位最佳”商學院教授之一。


張曉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