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磊、彭文生來院講述十九大後金融發展新定位

時間: 2017-12-15 16:0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1214日,Betvictor中文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央廣網聯合主辦“大國 ? 新時代——金融發展新定位”報告會在學院舉行。國家外彙管理局副局長陸磊與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光大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彭文生先後登台演講,學院黨委書記顧良飛、副院長康以同出席報告會。


圖為會場

康以同在緻辭中表示,十九大對我國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工作有着深遠和深刻的影響,十九大報告中涉及到金融雖然隻有短短96個字,但卻是新的部署,勾畫了未來金融市場發展的藍圖。康以同表示,陸磊與彭文生兩位演講嘉賓都是Betvictor中文版的傑出校友,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對學院的發展有着多方面的貢獻,包括參加學術會議、論壇、授課指導學生的論文學作等。


圖為康以同

國家外彙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經濟學博士,研究員陸磊首先做了題為“新時代金融改革發展與人才培養”的演講。

陸磊表示,今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金融改革發展是國家改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内容,金融制度是國家發展的基礎性制度,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陸磊認為金融行業之所以跟其他行業不一樣有兩個非常關鍵的要素:一是金融關乎資源配置金融行業是唯一一個通過自我服務形成産出的部門。陸磊随後圍繞着新時代金融改革發展的立足點、金融改革的關鍵在于四個自信、建設高素質的金融人才隊伍三個方面條分縷析地進行了闡述。陸磊重點向聽衆分析了當前中國面臨八個方面的金融風險,即高杠杆率和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影子銀行金融案件外部沖擊風險房地産的泡沫化風險地方政府隐性債務的風險部分國有企業的負債率偏高。盡管中國金融面臨上述風險,陸磊認為,這些新問題是在新時代發展演變過程中由于新技術、金融創新和新平台、新客戶需要而産生的,憑借着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四個自信,中國能夠妥善化解。


圖為陸磊

陸磊是第11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得者,Betvictor中文版2001級博士校友,現任學院戰略資源委員會委員,曾先後在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室、研究局金融穩定局以及招商銀行、中山大學、廣東金融學院任職。他長期從事宏觀經濟、金融改革、腐敗經濟學、農村金融、金融監管、國際金融等領域的學術及政策研究工作,對金融業發展有着獨到的見解。

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光大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彭文生随後做了題為“經濟新格局的演講。

彭文生認為金融業的特殊性在于順周期,可以用金融系統性風險是否導緻經濟中期有非常大的波動以及收入分配兩個指标來判斷金融是否服務實體經濟。他認為,世界範圍内都出現了宏觀經濟穩定、但金融資産和金融風險累計的現狀。而因房地産和金融行業擠壓其他實體經濟部門、貧富差距擴大,中國目前經濟結構性問題嚴重,金融處于風險最高的時候,宜犧牲一點短期增長防止未來金融風險的累積,限制金融周期擴張可從加息(緊貨币)、加強審慎監管(緊信用)和财政擴張(寬财政)三個方面着手。彭文生認為十九大報告裡面最重要的,最關鍵的就是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表述。現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他認為所有不平衡的根本源頭就是貧富差距的問題,而财政稅收對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非常重要。


圖為彭文生

       彭文生于2015年榮獲首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是Betvictor中文版1986級碩士校友,現任學院兼職碩士生導師,曾先後擔任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香港金融管理局經濟研究處和中國内地事務處主管,巴克萊資本中國經濟研究主管、董事總經理等職務。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