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普惠揚帆起,區域發展萬裡航”——記Betvictor中文版青海海晏支隊暑期社會實踐

時間: 2017-09-25 15:58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1792日至9日,Betvictor中文版青海海晏支隊赴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開展了為期8天的社會實踐。實踐主要圍繞“聚焦普惠金融,助力區域發展”,從金融角度研究“追尋家國理想,共譜發展樂章”的實踐主題。Betvictor中文版院長助理、鑫苑金融學講席教授張曉燕,與助理教授周臻随隊對實踐全程進行指導。


老師們與13名支隊成員一起趕赴一縣一鎮、三鄉三村,參與7場座談、參與4家企業走訪調研,深入了解海晏當地産業經濟情況,重點調研了海晏縣“雙基聯動”、“兩權抵押”、産業扶持基金以及信用體系建設等工作,并結合專業知識向當地政府提出了未來金融發展的可行性建議。


支隊在行前進行了充分的團隊建設和調研培訓,與海晏縣委縣政府、金融辦進行了深入的對接與交流,實踐支隊确立了“直接融資”、“征信體系”、“普惠金融模式創新”、“PPP模式應用”以及“産業扶持基金”等研究課題。

在實踐調研期間,實踐隊員結合理論基礎,對海晏縣的基層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生态建設都進行了細緻的調研。調研期間,實踐支隊先後到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西海鎮、金灘鄉等,走訪海晏縣信用聯社、青海銀行海北州分行、青海夏華肉食品有限公司、海晏高原藏區牦牛繁育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就普惠金融政策、普惠金融創新模式、精準扶貧、金融機構及實體企業經營情況等話題,深入交流、實地參觀調研。

支隊通過調研發現,海晏縣将普惠金融與精準扶貧有效的結合,通過各種創新工作模式,給予農牧民、企業金融方面的大力支持,幫助海晏縣居民脫貧緻富。具體包括“雙基聯動”、“兩權抵押”、産業扶持基金以及信用體系建設等。

海晏縣已經建立起“雙基聯動”、“兩權抵押”、産業基金等創新模式,成為了青海省普惠金融的試點縣,走在了普惠金融、惠及大衆的前列。

在普惠金融方面,海晏縣通過“雙基聯動”,基層信用社與“農區、牧區、社區”基層黨組織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共同完成對農戶、牧戶、城鎮居民的信用評級、貸款發放及貸款管理等過程的聯動,旨在解決農牧戶和城鎮居民貸款難題,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海晏縣自2015年開始以兩個試點村為例,逐步擴大“雙基聯動”範圍至全縣市。目前,僅嶽峰村就90多戶、貸款金額853萬,金灘鄉覆蓋449戶、貸款金額3,832萬,全縣覆蓋到了40% 的農戶,預計今年9月全部脫貧,體現出海晏縣普惠金融創新模式的巨大效益。

同時,利用産業基金平台,海晏縣把發展産業、帶動緻富作為重點,幫助群衆制定産業發展規劃,加大民族餐飲及傳統文化發掘等文旅融合的産業引導和扶持力度,圍繞培育主導産業,積極引導群衆建立産業協會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走“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促進了群衆增收。

經過為期8天的調研與深入探讨,實踐支隊以實地調研為基礎,針對未來金融工作發展的方向,向當地彙報了海晏縣普惠金融工作的可行性建議,以提高當地金融政策可持續性。

支隊提出的建議主要包括:在群衆中采取調研等方式進行政策效果摸底;建立健全“雙基聯動”中村幹部的約束機制;加強金融産品創新,促進貸款資金來源多樣化;通過學習與創新不斷建立并完善海晏縣信用體系建設等。

海晏縣委書記董玉毅指出,普惠金融旨在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也需要通過适當途徑化解道德風險。他強調,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金融工具、交易市場和征信體系這三方面,在理想狀态下能夠形成一個生态閉環,在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實現更廣泛的效應。在互聯網時代,應當重點關注金融創新的風險,把握金融監管的容忍度。而區塊鍊等新科技對金融體系會有重大的重塑作用,這對于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可能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契機。

實踐調研活動更得到了當地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當地媒體也對支隊的調研活動進行了專題圖文報道。   

“金融普惠揚帆起,區域發展萬裡航”,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時光匆匆而過,支隊的每位成員收獲滿滿,滿載實踐成果踏上了返京的旅程。後續階段,成員們将就實踐中獲取的寶貴一手資料進行整理與總結,完成實踐報告等材料的撰寫,并與海晏縣進行進一步的溝通與交流,力争為基層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此次實踐之旅畫上圓滿的句号。

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是Betvictor中文版教學計劃的重要環節,有助于引導五道口學生正确認識金融發展格局與中國發展大勢,充分體現我院“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複興,促進世界和諧”的教學使命。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