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與金融EMBA授課教授盛松成在清華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上解讀上半年經濟數據,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闡述宏觀經濟與政策的新格局。

盛松成主要分享了兩個主題:一是彙率、流動性、貨币政策,二是第三産業與國有企業改革。
談及利率、彙率與我國貨币政策的趨勢,盛松成表示,下半年中國貨币政策還會處于緊平衡狀态,他同時提出兩個重要觀點:第一,人民币彙率下半年或繼續升值。第二,下半年我國流動性或緊中趨緩。
盛松成表示,在本輪人民币彙率由貶值轉為升值的過程中,央行在人民币沒有長期貶值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了人民币彙率的穩定。同時,在執行過程中增加了逆周期調節因子,既保住了彙率又保住了外彙儲備。
盛松成認為,中國央行資産負債表結構與美聯儲不同,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央行資産負債表的擴張也比美聯儲少很多,所以央行不需要像美聯儲一樣收縮資産負債表。盛松成預判,我國近期降準的概率不大,同時,金融去杠杆已經初見成效,為實體經濟發展騰出了空間。
産業結構方面,2017年第三産業在整個GDP中占比達到54%,增速更是比整個GDP平均增速高出0.8個百分點,盛松成指出第三産業是中國未來深化改革的方向,未來第三産業占比應該會不斷上升。盛松成預測,如果第三産業改革開放開展得好,每年至少可以帶動GDP 0.5個百分點的額外增長。
而在第三産業中,國企占比比在第二産業中高得多,因此服務業改革也是中國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和領域。同時,第三産業不存在産能過剩的問題,反而是供給嚴重不足。盛松成認為,随着消費升級換代,擴大第三産業對内和對外開放,将對中國GDP增長、國民教育素質提高等具有重大意義。
此前盛松成在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與金融EMBA課堂上,多次深度解析宏觀政策與經濟趨勢,為企業家、金融家們指明發展方向。
現場交流環節中,盛松成還就聽衆們普遍關心的投資機會、價格傳導機制、新周期、保險業發展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溝通與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