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成功舉辦“2017年五道口校友FICC交流會”

時間: 2017-09-13 13:1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1799日下午,“2017年五道口校友FICC(固定收益投資)交流會”在Betvictor中文版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五道口校友自發組織,學院校友辦協助舉辦。本場交流會邀請多位在FICC(固定收益投資)領域頗有成就的優秀五道口校友進行了主題分享與圓桌讨論,交流會由1993級碩士校友、鼎複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良華主持,整場交流活動吸引了來自銀行、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近百位校友參加,整個會場座無虛席。

 

交流會現場

 

張良華

 

張偉

校友辦主任張偉緻歡迎詞,他高度贊揚了本次固定收益交流會組織的自覺性、内容的專業性以及校友參與的積極性,對負責籌備的陳友平、明明、張良華等熱心校友和莅臨論壇參與研讨的校友嘉賓表示感謝,并祝願FICC交流會能夠延續五道口優良傳統舉辦下去。

 

陳友平

1987級碩士校友、北京農商行金融市場部副總陳友平作為本次固定收益論壇的籌辦牽頭人首先發言。他向校友辦、受邀嘉賓、演講嘉賓、熱心校友給予的支持和幫助表達了感謝,對于從事固定收益相關工作的師弟師妹們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鼓勵大家要抓住時代的機遇,做中國債券市場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創新者,推動人民币國際化,争奪國際大宗商品的定價權。此外,陳友平結合自己的從業經曆,與大家就債券市場風險認知、曆次債券熊市規律及央行是否會重啟加息、降準等熱點問題做了交流,将自己對于債券市場标杆10年期國債調整周期的研究娓娓道來,分享了對未來債券市場利率走勢的看法。

 

于晨曦

1987級碩士校友、四川省農村信用聯社常務副主任于晨曦就“金融行業的機遇與把握”的話題進行了主題分享。于晨曦立足農商行、農村信用社視角,和參會校友分享了自己關于當前金融形勢和熱點問題的看法。關于金融業脫實向虛問題,他認為金融作為價值分配而非創造角色應該更多地回歸金融産品,做好金融服務。他認為供給側改革對農商行、農信社系統是機遇而非挑戰,農商行系統對農民存款服務和普惠金融體系完善等方面的貢獻是不可取代的。在國家精準扶貧和三農政策的傾斜下,大量資金流入農村金融領域,為農商行、農信社帶來了低成本的負債,農商行應該抓住機遇,去粗取精,在保留優良質樸傳統的前提下推動内生性的改革創新。

 

李超

2011級博士校友、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李超與大家分享關于宏觀經濟形勢判斷和供給側改革方向的看法。他表示,市場上關于新經濟周期的分歧是因為概念範疇、出發點及邏輯框架的不同,無需過度關注;還就市場預期與經濟實際走勢偏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需求側的出口弱複蘇、房地産調控領域的一二線城市強調控和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政策相配合都将使經濟的需求側表現好于市場預期。更重要的是,在供給側改革過程中,以環保限産為抓手,以督查組巡視為手段,快速推進市場化去産能,将帶來供給端的結構性改善。雖然李超也認為供給側改革是引發此輪大宗商品價格上行主要誘因,但他也表示,發改委對于價格上漲的解讀至今并未顯示出可預期的政策轉向或拐點特征,建議積極破局以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相關的行業。另外就債券市場而言,由于貨币政策緊平衡及金融監管還有可能進一步加強,所以下半年仍持謹慎态度,建議以“遊擊戰”為主。

 

明明

2006級碩士校友、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主要分享了對貨币政策與債券市場相關問題的看法。明明表示,從大格局來說,今年影響市場的核心問題是去杠杆和穩增長的平衡,在債券市場與經濟增長方面,“看振蕩,在振蕩适中地做小波段”是可行的。貨币政策是用來穩增長的,對其把握應從量價兩方面把握,同時關注國際貨币政策的走勢。量方面呈現反季節性特征,流動性依然是擾動債券市場的核心問題;價方面要高度關注政策利率對市場利率的引導;此外,他結合自身的歐洲路演經驗分享了對全球的結構性問題導緻全球貨币政策在四季度或将低于預期的看法。在去杠杆方面,明明主要關注去杠杆的進度和方向,金融機構層面和企業層面去杠杆均将持續,貨币供給和需求将經曆再平衡過程。總體而言,明明認為2017年四季度是機會大于風險。

 

崔海濤

2003級碩士校友,中國銀行環球金融市場部外彙交易團隊主管崔海濤結合其在外彙相關市場從業10年經驗,和大家分享了關于人民币彙率走勢的一系列看法。他談到随着彙率彈性的增強,尤其是811彙改後,彙率波動成為2015年以來的重要的市場風險點,他就銀行間的外彙市場結構、彙率形成機制及一攬子貨币指數、美元的内部和外部循環機制及債務上限等幹貨給大家進行了深入講解;并從全球貨币體系演進和宏觀經濟全局的角度分析彙率和利率的關系,認為未來貨币政策的核心工具應該是利率,而彙率應循序漸進地交給市場進行調節。

 

汪獻華

1999級碩士校友、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汪獻華就交易員可能出現的思維誤區與大家進行了交流。汪獻華殷切告誡大家要要堅持職業操守,不要寄希望于利用市場的不透明性去賺錢,賺市場的錢才是最幹淨的;并且結合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為大家解答了如庫存周期、債券收益率向均值的回歸、機構擇時是如何在趨勢投資和價值投資間進行抉擇等問題,建議大家不要拘泥于局部市場,要站得離市場遠一點,要堅持多資産市場的相互校驗,要深刻把握人性,才能做好交易工作。

 

翟效華

2008級碩士校友、華林證券資産事業部總經理翟效華與參會校友分享了自己對于債券投資的看法。翟效華校友認為債券投資分為三個維度:分析,策略和交易。基本面分析應多觀測少預測,注重統計而非邏輯來觀測,關注數據的共振性,更好地理解債券市場的周期性;第二,要結合賬戶的實際情況,制定策略,策略應減少對市場預測的依賴;他還就如何克服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的心理障礙等難點,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方法。

 

趙小強

2001級碩士校友、趙小強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部門總監趙小強進行了題為中國債券市場投資機會分析的主題分享。趙小強以中債的綜合淨價指數走勢為起點,介紹了自己關于債券市場的分析邏輯,并援引中美債券市場的曆史走勢分享了其關于債券市場波動随通脹周期波動的觀點。此外,趙小強校友還就經濟新周期、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性等問題與參會校友進行了溝通。

 

韓會永

1996級碩士校友、華夏基金董事總經理韓會永就固定收益投資管理與風險控制的主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韓會永談到,風險控制是投資管理的重要一環,策略安排需要配合風險管理工具,利率和信用利差的變動趨勢需要關注。要堅持宏觀與供求并重的框架來做債券市場研究,銀行業務調整引起的債券供求變化和其他金融機構業務的擴張成為影響債券市場供求的重要因子。關于當前的債市策略,韓會永認為,從長遠來看,中國實際經濟增長率會有所下行,但實際利率的變化和儲蓄率與投資率的相對變化高度相關;從短期來看,他認為出于地方債舉債和環保約束,廣義财政擴張将面臨一定收縮,随着債市去杠杆逐步告一段落,債券市場将面臨相對明顯的投資機會。

 

圓桌交流

在圓桌會議交流環節,還特别邀請1991級碩士校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債券部主任蔡建春,1994級碩士校友、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張铮,1997級碩士校友、中國工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王屯,1999級碩士校友、中國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助理王慶玉作為嘉賓參與。各位校友結合自身職業發展和業務背景,就熱點問題、業務實操、專業素養、職業道德與到會校友們進行了積極分享。本次交流活動持續了4個多小時,在校友們熱烈的交流與互動中圓滿落下帷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