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五道口科學企業家美國MIT前沿科技模塊:中國資本與全球科技的對話

時間: 2017-06-14 15:3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科學企業家首期班的美國MIT前沿科技訪學模塊在611日正式拉開了大幕。

迎着波士頓早上燦爛的陽光,同學們神采奕奕的坐在MIT的教室裡,Betvictor中文版EMBA&EE中心副主任蔡侃、麻省理工大學斯隆管理學院高管教育副院長皮特·赫斯特(Peter Hirst)以及高級講師約翰·阿庫拉(John Akula)分别向同學們介紹了本模塊的設計思路以及詳細的安排。

 

圖為:麻省理工大學斯隆管理學院高管教育副院長皮特·赫斯特正在介紹課程安排

整個模塊邀請到的頂尖的教授團隊不禁讓同學們格外興奮。這次美國前沿科技模塊凝結了清華五道口和MIT斯隆管理學院兩所院校的智慧精華,七天的前沿科技之旅将為同學真正搭建起中國資本與全球科技的對話平台。

第一堂課開篇就為同學們開了一個神奇的腦洞。麻省理工大學斯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教授、系統設計和管理計劃聯席主任史蒂夫·艾平格(Steven Eppinger)開場就抛出了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什麼是創新及如何創新?

随後艾平格教授去繁化簡為同學們搭建起一個“設計思維”金三角。通過這個三角結構,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設計思維的延伸面是哪些,并且通過一定的方法論,引導出适合的工作流程及執行路徑。設計思維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創新方式,它提煉自設計師積累的方法和工具,将人的需求、技術可能性以及對商業成功的需求整合在一起。

艾平格特别例舉了Nest Labs以及Airbnb,像設計師那樣思考可以幫助企業轉變産品、服務、流程和戰略的開發方式。在重新定義了“創新”之後,艾平格鼓勵學生們用特殊的視角看待在如何創新這個問題,特别通過設計思維的三步結構進行思考。他提到,創新時并不是從産品設計開始,而是先将有關創新的方法論體系共享給所有相關的人員,共建項目小組一同工作,直到确保創新涉及到的相關人員都能掌握這一方法論,共同合作才能實現無縫銜接。可貴的是,通過這種方式的項目合作,企業不僅僅獲得創新的産品,更是習得了支撐企業永續發展的創新機制。


圖為:艾平格教授正在跟同學們交流

艾平格與同學們分享了IDEO的方法論。IDEO是一家誕生于美國矽谷的設計咨詢公司,是設計思維的早期倡導者和踐行者之一,設計思維通過對人們進行密切、甚至近乎人類學研究式的觀察,來獲取深入信息,以解決那些可能尚未浮出水面的問題。以人為本的設計是一種思考方式,有助于發現新的機會點,并不局限于科技上的可能性,可以為全世界提供創造全新解決方案的流程和技能。

611日當天下午的課程極具分量,由金融學大師羅伯特·莫頓(Robert Merton)教授帶來。莫頓教授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傑出金融教授,美國金融協會的前任主席,1997年由于參與了評估衍生品價值的布萊克-休斯(Black-Scholes)模型工作,對期權定價貢獻突出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圖為:默頓教授授課當中

莫頓教授讓人印象深刻的不僅是他對金融知識的深度理解,更是他可以将複雜的概念提煉,用簡單直接的實例解釋給同學們聽。莫頓圍繞“金融創新和衍生品市場在經濟增長和發展中的作用”的主題跟同學們展開了深入的溝通和讨論。

莫頓認為,危機可引發金融創新,從而帶來金融體系的持久改善。良好運行的金融系統對于可持續性經濟增長和發展而言至關重要——金融創新推動金融系統的完善,而金融科學、技術和經濟需求推動金融創新。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金融才成為一門科學。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伴随着創新大潮興起和衍生品市場的創建,金融科學和金融實踐産生了密切關聯。

莫頓表示,金融危機可以減緩或者甚至逆轉金融創新,比如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但是,金融危機也可以引發金融創新,進而形成不斷完善的金融系統。他總結了金融衍生品的重要性:衍生品是多相金融系統之間的高效“适配器”,能夠提高全球金融一體化和多元化;衍生品能夠高效落實三種風險管理方法:分散、對沖和保險;衍生品允許高效的風險分散,同時通過将風險分擔選擇與比較優勢、現金投資、治理、流動性、征用和稅務問題分離,實現其他目标;開發權益、利率、貨币和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場能夠通過多種風險轉移渠道提高金融穩定性和改善價格信息提取;衍生品可以提高公開市場的效率和穩定化操作:高效交易和發行“公開市場政策”證券;知情監管,在實現金融創新效益的同時進行風險管理。

莫頓希望,中國能通過衍生品市場與全球建立聯系,抓住機會,扮演好角色,并竭力将這樣的一個好的體系運轉起來,越早越好。


圖為:同學們在斯隆管理學院門口的大合影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