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政策與實踐】宣昌能解讀存款保險改革

時間: 2015-03-26 14:03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324日晚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宣昌能先生來到“中國金融政策與實踐”課堂,為我院的碩士生就“加快建立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專題展開深度分析,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吸引了校内師生以及校外業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圖為宣昌能老師為學生授課

宣昌能為大家回顧了存款保險改革的推進曆程,他指出從1993年《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開始,我國對存款保險改革的探索已經有二十餘年曆史。2014年底,存款保險公開征求意見工作圓滿結束,表明社會各界在這一點已達成基本共識,存款保險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接軌,對于維護金融穩定以及推動後續金融體系的改革均有重大意義。

他介紹了存款保險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市場化的風險防範制度。可行的模式有“付款箱”、“損失最小化”、“風險最小化”,其中,“風險最小化”最有利于保障存款人權益,也是存款保險職能模式的發展趨勢。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充分覆蓋各類存款人、實行風險差别費率、“取之市場用之市場”、建立事前基金等。

宣昌能強調了我國存款保險改革的重要意義,它是對我國金融安全網的改進和加強,對現行存款人保護政策的完善和優化,改革有利于切實加強存款人保護、有效防止銀行擠兌,同時,改革為利率市場化解除後顧之憂,是發展民營銀行的重要前提,有利于金融業對外開放。

講座内容貼近現實,激發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在提問環節,宣昌能與同學們探讨了我國存款保險費率設置、中小銀行應對措施等具體問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