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華五道口校友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時間: 2023-04-30 09:1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23年4月27日,清華五道口校友發展論壇(第四屆)暨校友終身學習日(第二期)在北京隆重舉行。本屆論壇以“金融監管改革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廣大校友師生齊聚一堂,采用閉門方式就中國金融改革穩定發展進行深度研讨。本屆論壇由清華五道口校友會主辦,清華五道口校友發展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清華五道口校友辦承辦,《清華金融評論》為官方媒體。論壇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個半場,上午是全體大會,下午是五場平行論壇。學院領導、各部門負責人,碩士、博士、MBA、EMBA、GSFD和高管教育等各項目校友師生以及特邀嘉賓共300餘人參加。

顧良飛

在全體大會上,Betvictor中文版黨委書記、清華五道口校友會會長顧良飛出席并緻歡迎辭。1989級碩士校友、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彙管理局陝西省分局局長魏革軍,1986級碩士校友、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中金研究院院長彭文生,“一帶一路”項目三期校友、丹斯裡拿督、征陽集團創辦人兼執行主席、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永久名譽會長戴良業發表主旨演講。1987級碩士校友、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張健華,1999級碩士校友、2007級博士校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1991級碩士校友、1995級博士校友、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高級經濟學家牟益斌,2002級博士校友、香港緻富證券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香港緻富集團經濟研究院院長肇越出席“新形勢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并發表演講。全體大會由1999級碩士校友、2002級博士校友、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Betvictor中文版黨委委員、校友辦主任、清華五道口校友會秘書長張偉主持。

張偉

顧良飛首先代表學院和全體師生對回到母校的校友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與最衷心的感謝!他表示,校友是五道口永不褪色的“名片”,學院始終關心校友發展。校友們在各自的領域和各自的崗位上,發揚學院優良傳統,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赢得了社會對五道口的高度認可,成就了五道口金融業界的金字招牌。他指出,校友是五道口辦學特色的“支點”,學院發展離不開校友支持。校友們為學院的發展傾注“心力”“智力”與“财力”,校友的力量既是五道口辦學模式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是五道口辦學最具特色的核心競争力。他強調,“聯絡校友、服務校友、促進學院校友共同發展”是學院校友工作的宗旨,清華五道口校友發展論壇堅守促進校友融合發展的初心,搭建清華五道口校友交流與學習的平台,探讨金融新變革,把握金融新實踐,助力校友新發展。

在主旨演講環節,魏革軍以“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 推進金融治理體系現代化”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魏革軍首先對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進行了脈絡清晰的曆史回顧,并簡要分析了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邏輯。針對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内涵和發展趨勢,魏革軍表示,本輪監管改革具有集中化、明細化和專業性的特點,我們需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平衡金融安全與金融發展以及中央監管和地方監管的問題。中國的治理和政策,需要從理論維度、曆史維度、實踐維度來理解,真正要建立完善的中央銀行體系和中央金融監管體系,真正做到法治化、市場化、專業化、現代化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未來的路還很長。

魏革軍

彭文生以“疫後經濟複蘇:金融變局”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彭文生首先從矽谷銀行事件入手,指出矽谷銀行存在監管不力問題,美國依賴政府兜底解決了本次危機帶來的很大的道德風險。其含義是要求加強金融監管。彭文生接着表示,未來美國宏觀政策或西方宏觀政策面臨如何平衡貨币穩定和金融穩定的問題,我國也面臨類似情況。彭文生進一步指出,關于如何理解新冠疫情以來金融穩定和物價穩定的關系,或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的關系,需要從區分内生和外生貨币入手。彭文生最後表示,未來美國方面會加強金融監管,我國未來可能也會出現統一監管問題。

彭文生

戴良業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在東盟國家尤其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地投資了1410億元人民币(210億美元),東盟會繼續成為中國鄰近外交的最優先戰略合作對象。中國同東盟所建立的戰略夥伴關系,在新冠疫情後再次站上新起點,成功的秘訣是走“東盟+中國”之路,通過友好協商對話、互信與尊重、合作與互聯互通來實現經貿發展的共同目标。在強國政策時代,東盟期待和中國合作,不斷地增進友誼,深化互信,擴大共同利益。展望未來,中國與東盟的關系将煥發勃勃生機、充滿活力,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光明的前景。

戴良業

在上午論壇茶歇環節,現場參加論壇的嘉賓和校友師生在1号樓前合影。

集體合影

在主題論壇上,張健華以“中小銀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資本”為題發表了演講。張健華首先表示,現在我國中小銀行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資本補充”,這涉及到維護金融穩定與支持小微企業兩層面,對中小銀行的高質量發展非常重要。目前各級财政增資面臨收入降低的壓力,國企增資或面臨主業投資限制、或面臨股價不能低于淨資産的約束,而嚴監管态勢及銀行營利能力的下降也降低了民營資本入股的動力。張健華接着指出,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研究發現,銀行股價值明顯被低估,在市場上買銀行股并長期持有,實際上是非常好的一筆資産。張健華進一步表示,中小銀行感受壓力巨大,因為大行服務下沉得非常厲害。張健華最後說,資本補充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既包括資本市場改進,也包括監管規則調整,要廣開渠道,鼓勵各種有效資本或者高質量資本進入到整個中小銀行機構中來。

張健華

陳道富以“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認為,金融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應該在合理治理和正當秩序下有利于微觀主體成長和市場發展,滿足國家利益和國家戰略,助推中國式現代化,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他指出,中國金融體系需要同時完成三方面的任務:一是為國家戰略、産業布局、高質量發展提供金融支撐;二是要反應、吸收、消化各類沖擊,保證一個穩健柔韌的金融體系;三是要有市場化、内嵌式、賦能式的金融生态。他強調,未來金融業需要注意跟科技和産業形成良性循環,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實現中小銀行結構性的調整,強化中介機構連接金融和實體經濟的功能。

陳道富

牟益斌以“對金融監管與金融高質量發展的一些思考”為題采用現場連線的形式發表主題演講。牟益斌分享了國際金融監管的做法與經驗,以期對我國有所啟示。個人看法如下:第一,世界主要國家的監管經驗表明,如何平衡監管與創新的關系是重中之重。第二,當前中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差距是人民币和美元之間的差距。第三,人民币國際化的推進符合金融高質量發展方向,實際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第四,不能依靠微觀經濟學理論指導宏觀金融經濟。第五,大國經濟不應過分依賴房地産,農業是根本,制造業是基礎,科技是關鍵。第六,要堅持實事求是,治理自己才能百戰不殆。第七,不能用一般國家的宏觀金融理論來分析美國經濟。

牟益斌

肇越以“關于國際貨币體系變化的‘四句話’”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提出,第一,從全球官方外彙儲備、全球外彙交易、國際債券發行等數據來看,“去美元化”的觀點盡管流行,但不真實。第二,貨币國際化是一個狀态的描述,而非制度變革,需要考量在國家進出口貿易中用于計價的占比、在國際金融市場中作為計價貨币金融産品的占比、在全球外彙儲備中的占比、貨币的海外流通比例四個定量量化标志。第三,在國際貨币經濟活動中的鑄币稅問題需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第四,人民币國際化推進過程中,既要考慮經濟實力的增強,也要考慮承擔這一職責相對應的困難。

肇越

在全體大會中,還舉辦了“‘月’來越好的清華五道口”月捐倡議啟動儀式和通州基地沙盤揭幕儀式。

月捐倡議啟動儀式現場

通州基地沙盤揭幕儀式現場

下午五場平行論壇的主題分别是“新監管格局下大資管的機遇與挑戰”“股權投資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經濟金融形勢分析與資本市場展望”“高質量金融發展助力實體經濟”和“數字中國與金融發展”。其中平行論壇四由金融EMBA教育中心聯合承辦,平行論壇五由全球金融GSFD中心、高管教育中心聯合承辦。

本屆校友發展論壇也是線下舉辦的第二期校友終身學習日活動。過去三年,校友終身學習始終不停步,我們通過“清華五道口雲課堂”“在線大講堂”“金融微課堂”等線上渠道,持續面向廣大校友推送各類課程、講座、論壇以及學術會議信息,同時也将清華校友總會舉辦的校友學習日活動推送給廣大校友,共計220餘場,引導校友終身學習,助力校友成長成才。

論壇現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