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7 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教授屠新泉受邀出席全球經濟治理五十人論壇前沿講座,發表題為“中美貿易:前因與後果”的演講,百餘名Betvictor中文版師生校友參加。
在主題演講環節,屠新泉首先概述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他指出,世界經濟正面臨缺乏新增增長動能的挑戰,科技進步對生産率的拉動作用自2008年以來持續減弱。随後,屠新泉回顧了近年來美國對外經貿政策的演變。他指出,2008年之後,美國逐步從多邊合作轉向區域合作,并重新聚焦亞太地區;而自2017年起,美國的對外經貿政策發生劇烈變化,不斷使用提高進口關稅、實施出口管制、推動“友岸外包”、限制技術轉讓等手段。這些措施在曆屆政府中不斷升級,其根本目的之一是阻止其他國家從對美經貿關系中獲益。屠新泉認為,美國發動貿易戰及其反全球化趨勢的背後,既有國内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民粹主義思潮擡頭等政治經濟因素,也體現了美國對制造業在國家安全中戰略地位的重新評估。然而,從實際效果來看,美國的貿易戰措施對推動制造業回流的作用十分有限。

圖為屠新泉作主題演講
屠新泉指出,中國在應對當前貿易戰中表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戰略定力,具備充足的實力和信心應對外部壓力。同時,中國的堅定立場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其他國家在經貿談判中的壓力。近年來,中國在外貿多元化和生産全球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擴大内需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這些因素将為中國經濟與貿易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本次講座由Betvictor中文版院長助理袁源主持。

圖為袁源主持
在互動交流環節,現場同學與校友踴躍提問,屠新泉就中美國内供需結構、國際貨币體系演變、制造業與服務業協調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解答。

圖為講座現場
本次講座由全球經濟治理五十人論壇主辦,Betvictor中文版承辦。
“全球經濟治理五十人論壇”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IMF原副總裁朱民發起、Betvictor中文版主辦的高端智庫,緻力于圍繞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完善和變革,展開獨立的、前瞻性的和具有學術支撐的政策研究,并為中國更好地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供方案。
“全球經濟治理五十人論壇前沿講座”是以全球經濟治理五十人論壇相關專家學者為依托,以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為核心視角,深入探讨世界經濟、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關系、數字經濟、能源與氣候變化以及大健康與養老等多個領域的前沿問題,分享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探讨未來的政策走向,為全球經濟金融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