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19家機構應納入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受統一監管

時間: 2016-05-17 00: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日前發布中國金融機構系統性風險半年報,以三個指标測度出中國系統性風險指标最大的19家金融機構。19家機構由大型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以及大型券商組成。報告指出在當前經濟轉型、商業銀行不良率高企以及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背景下,中國監管當局需要密切關注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指标,并對系統性重要的金融機構進行統一監管。

課題組指出,自2010年以來中國金融體系的整體系統性風險呈現顯著上升趨勢。整體來說,中國金融機構系統性風險的總量與目前政府的财政實力、外彙儲備相比較,尚處于較為适度的區間,在絕對數值上也遠遠低于本世紀初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前的不良貸款剝離額度。

但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随着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不斷暴露、銀行表外業務的進一步治理以及利率市場化的逐步深入,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總量仍有可能上升。

此外,在巨大的外部和内部沖擊發生時,如 2013年美聯儲退出QE風波、2015年美聯儲上調聯邦基金利率以及2015年中國股市異常波動等,整體的系統性風險水平存在急劇飙升的可能,因此,課題組認為需要密切關注中國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指标,并在非常時刻采取必要的、行之有效的調控措施。

課題組同時強調,不能單純地關注金融體系整體系統性風險的變化趨勢,系統性風險的監管必須做到整體與個體的統籌一緻,宏觀審慎監管主體在把握金融體系整體系統性風險的同時也需要密切關注單一金融機構的系統性風險走勢。

課題組做出了以下政策建議,首先關于中國金融體系系統性風險的監管與防範,課題組認為最切實有效的辦法就是在中央銀行的框架内成立系統性風險(或金融穩定)監管辦公室,以該機構為主體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做到整體、一緻的系統性風險監測和防範。

目前我國尚處于分業監管的狀态,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分别對相應的金融機構進行監管。但分業監管模型并不适合于系統性風險監管,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系統性風險首先以金融體系整體為對象,分業監管難于滿足這一點;另一方面,金融監管最終需要落實到單一金融機構,而系統性風險的監管需要保證對任何一家機構在内容和強度上而言都是一緻的;最後,一旦出現系統性事件,對問題機構進行補充資本或流動性也需要在整體的監管框架下進行。因此,金融監管當局需要做到統籌一緻。

其次,根據巴塞爾III的反周期資本調節原則,建議在系統性風險較低的時候預留多餘的資本,而在系統性風險較高的時候(如2015年中期)釋放出留存的多餘資本,這樣可以更好地平複股票市場、金融體系波動;

       同時,根據巴塞爾III的結構性資本調節原則,建議對系統性風險最大的金融機構征收系統性風險資本超額比率。實際上,隸屬于FSB全球系統重要性的29家銀行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已經被建議征收 1%的系統性風險資本。美聯儲也提議要求大型銀行機構根據其資産、衍生品等風險資産留存一定比例的穩定資金,從而提高銀行機構的韌性,降低破産可能性。

此外,據國際經驗來看,課題組認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系統性風險已成為全球金融監管層、學術界和金融實務界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國等各國也加強了對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的監管。

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指出,金融危機之後美國開始對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大銀行開展壓力測試,并與财政部及其他銀行監管機構聯合實施評估财務狀況。

學界研究表明,金融機構之間的密切聯系将扮演負面沖擊傳染與放大的角色,使得金融體系越發脆弱,更容易出現一些金融系統性事件;美國金融穩定局也指出,由于存在規模龐大、業務複雜、關聯性強等方面的特點,金融機構陷入經營或财務困境可能引緻整個金融系統出現巨大損失,甚至癱瘓、崩潰,繼而造成實體經濟的無序運行與增長停滞。

美聯儲53日又提議推出一項新規定,美國8家系統重要性銀行及在美國經營的外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可在其與客戶簽訂的衍生品、證券借貸及回購協議等金融合同中加入條款注明,合同對手在系統重要性銀行進入破産程序後48小時内,不得解除合同,以幫助大型複雜的金融機構實現有序破産,避免無序破産威脅金融系統的穩定。

課題組此次通過系統性預期損失值(市場組合單日跌幅大于某一阈值)、條件在險價值(單一金融機構單日跌幅大于某一阈值)以及系統性風險指标(市場組合在六個月内的跌幅大于某一阈值)三種系統性風險測度指标對中國所有上市金融機構(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的系統性風險進行了測度。

綜合“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和“關聯緊密而不倒(too interconnected to fail)”兩個維度而言,課題組指出大型商業銀行是系統性風險指數最高的金融機構。

課題組選定了中國系統性風險指标最大的19家金融機構。其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的系統性風險最高,其次是交通銀行、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及民生銀行等全國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再次則是兩大證券公司龍頭(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國太保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等地域性較強的商業銀行。

這一報告由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貨币政策與金融穩定研究中心周皓主任領銜發布,詳細内容請見報告全文。

(點此查看報告全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