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馮琪雅,金融EMBA2019級(13期),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鑫灜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加入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2019級(13期)我感到非常榮幸。
首先榮幸于與這群優秀的同學們同行。我們班既有眼界開闊、充滿活力的80後優秀創業者,也有經驗豐富的60後、70後“老将”,與他們的交流受益頗多。尤其是與年輕同學們的交流,他們聰慧又謙虛,見多識廣又積極向上。如果說在老将身上學習的是過去的積累與沉澱,在這些年輕一代的同學們身上,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他們将扛起未來中國民營經濟的大旗。同學們還來自各行各業,有來自金融業、服務業、制造業、科創類行業等等……在這裡仿佛可以看到中國微觀經濟在這一時期的縮影畫卷。我們之間的交流也讓我可以多維度、更理性地看待這個世界。我非常珍惜與同學們的這段同行,也希望我們友誼長存!
其次榮幸于聆聽道口老師們的教誨。五道口的教學内容與方式很不一樣,它不同于其他商學院講管理或者做案例分析,而是與中國經濟、金融以及政策緊密貼合。授課老師們來自學界、業界、政界,既懂前沿學術研究,又有實操經驗積累,讓我們對經營環境和政策理解更到位也讓我們在企業的實際經營中更能貼近實際,有所作為。
說到老師,首先是我的導師廖理教授,他對學術的專業追求和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讓我非常敬佩,也十分值得我學習。在此衷心感謝導師廖理教授對我的精心指導,他的課程令我受益匪淺,他的學術深度、獨到見解啟發我做更深更廣的商業思考,他的前瞻眼光擴展了我的視野、使我看到未來趨勢。廖理教授帶領我所作的企業深度調研,對我的商業思維啟迪很大,有利于我投資科創公司、評判公司的商業價值。
畢業論文,一場自我挑戰與面對
論文撰寫的過程是很艱難的。最初我的開題報告是從制度和監管的角度來研究上市公司财務造假。因為我是全國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我很關注這方面的議題,内容也很像是代表建議。但在我研究的過程中,我關注到了隋田力事件,它涉及15家上市公司和900億以上的損失,這其中有财務造假的成分也有審計失敗的原因。這個案例新且意義重大,于是我開始修改我的研究方向和案例,閱讀了十幾本審計方面的書籍,閱讀了多篇關于中美上市監管制度對比的論文,最終我将論文定為《上市公司審計失敗問題研究——以“隋田力事件”為例》。撰寫的過程中,廖理教授、張偉強老師給了我很多的指導和建議,論文也經過十幾稿的修改和打磨,最終産出了令我滿意的作品。後來我還結合論文的調研過程和核心觀點,書寫了一篇建議。
整個過程盡管幾經波折,但我堅持了下來,它是一次自我挑戰,也是一次不負道口的面對。我不僅收獲了更多知識,也感受到了清華的治學嚴謹,享受于挑戰自己做到名副其實。還體會到了作為人大代表、清華學子的使命擔當。
傳承發揚道口傳統
道口小院,融合了百年水木清華積澱,具有獨特的全球視野、中國氣度。一代代道口人也秉持着“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傳統,為中國經濟做出貢獻。作為一名畢業于道口的學生,我倍感榮幸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未來我要運用所學,發掘和幫助更多優秀的年輕創業者,為中國的科技創新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