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耕:初心一如來時路,山高路遠再啟程|2022畢業季

時間: 2022-06-29 13:1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紫藤花開.jpg

紫藤花下

一聲叮咛,道出幾載情深

一聲珍重,但問幾分耕耘

2022,我們畢業啦!

從此,揚帆遠航

青春與夢想常在

畢業生檔案

image.png

李耕

Betvictor中文版2017級博士研究生。曾任學院研究生會副主席,博工委部長,金博17班生活委員。獲Betvictor中文版校級綜合一類獎學金,Betvictor中文版社會工作獎,Betvictor中文版三星級紫荊志願者稱号。畢業後将前往國家審計署工作。

初心是什麼?對我而言,我的初心很簡單:心懷鴻鹄之志,腳踏實地前行。于是,在小院的五年中,我曾為攻克難題,挑燈夜戰;也曾因迷茫無助,自我懷疑。畢業在即,回望來時路,幸而初心未變,也願未來走得再遠,依然能堅定如初。

立足國情,做有中國特色的學術研究

作為一名博士生,如何做出“有趣且重要”的學術成果,是一直萦繞在我腦中的問題。在清華五道口的學習為我們提供了紮實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更深入的研究課題則需要在實踐和對國情的把握中獲得。

2017年入學後,我便加入陽光互聯網金融創新研究中心從事助研工作。正因為這段經曆,我漸漸對金融科技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最終将其作為我學術研究的主要方向。博士二年級的時候,我向導師廖理老師申請參加組會旁聽,并在一年後成為課題組的一員,開始獨立開展學術研究。廖老師鼓勵我們從現實世界出發,理解金融的運行規律和痛點難點,同時要求我們閱讀大量前沿文獻,确立自身在學術版圖的位置,力争填補空白,推動創新,解決實際問題。廖老師還指導我們撰寫案例報告,到科創企業和金融科技企業實地調研走訪,同時邀請企業團隊到組會現場分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術訓練,讓我們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能夠直視客觀現實、立足金融實踐。

王正位老師的日常悉心培養,也在點滴中讓我受益匪淺。從選擇課題的研究方向,到解決問題的巧妙構思,都離不開王老師給予我的無私幫助。在王老師的指導下,我專注于研究慈善捐贈行為。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使捐贈型衆籌成為一種重要的慈善捐贈形式,但囿于數據的可獲得性,目前關于大衆捐贈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較為稀缺。得益于課題組提供的科研機會,我與國内一家知名的捐贈型衆籌平台合作開展線上田野實驗,研究好友捐款金額的社會信息及不同形式的社會比較如何影響大衆捐贈行為。基于前期較為顯著的研究成果,這個課題最終選定為我博士畢業論文的題目。

image.png

圖為課題組師生合影

   家庭金融和經濟史是我的課餘研究興趣所在。2020年疫情居家期間,一篇關于科舉制傳統對當代家庭教育影響的論文,激發了我的思考:科舉制傳統是否同樣影響家庭其他經濟和金融決策?經過數據分析,我發現科舉制傳統深厚地區的家庭,當前的股市參與概率和參與深度更低,背後可能的作用機制是對金融教育消極的态度和金融知識的欠缺;科舉制傳統還會抑制當前個體創業的可能性,這可能源于人們傾向于為政府工作和風險厭惡水平的提高。以上兩項研究均得到了王正位老師和李波老師的鼓勵與支持,相關研究成果在國内重要學術會議得到業内同行的深刻讨論,并最終發表在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和《經濟學報》上。在這些學術訓練與研究中,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初心——緊扣中國經濟與金融的實踐,立足中國國情和中國故事。

image.png

圖為李耕在第二十屆青年學者論壇上彙報論文成果

 永葆初心,在服務和實踐中尋找價值

博士在讀期間,我還參加了學院社會工作,在服務與奉獻中尋找自己的社會價值。除了一直在班上擔任生活委員,我也曾擔任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帶領團隊成功舉辦Betvictor中文版第544期博士生論壇。聯合清華、北大和人大三校七院,為來自全國各地的100餘名學者提供了交流和學習的平台,并獲得校團委評定的11星級博士生論壇榮譽,位列所在學期各院系博士生論壇星級排行榜首。

2019年暑天,我來到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金融辦開展為期六周的博士生社會實踐,深入實際了解國家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戰略,走進基層思考落實這一戰略所面臨的挑戰。這次社會實踐使我對地方金融工作在落實中央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決策部署和彌補傳統金融監管不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也對國内金融監管面臨的痛點和難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為自己之後的科研和工作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和認知體會。

image.png

圖為參加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暑期社會實踐博士生合影

此外,我還參加抗擊新冠疫情、推進垃圾分類、幫扶自閉症兒童等志願活動,累計志願小時數超過60小時,獲評Betvictor中文版“三星級紫荊志願者”。在付出中收獲快樂與成就的同時,更讓我獲得了寶貴的人生财富——走出自己,走向大衆和社會,盡自己所能給社會一些回報,從而更加接近人生價值的實現。

image.png

圖為李耕(左)參加垃圾分類志願活動

 揚帆起航,在新的平台踐行初心使命

五年時光,轉瞬即逝。在求學生涯的最後一年,我将公共服務機構作為自身職業規劃的第一選擇。經過艱苦的備考,我先後收到國家部委和北京市政府的拟錄取通知,并最終選擇了國家審計署。

之所以選擇公務員,是希望自己能夠充分利用所學,通過國家平台服務社會,實現家國情懷;之所以選擇國家審計署,是希望自己能夠以政府審計的角度思考社會運行和發展規律,同時發揮好審計在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為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保駕護航。

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在未來的人生長路上,我将牢記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導師的囑托,應用在清華學習的金融理論和實踐知識,發揚學院“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傳統,不忘初心,在全新的工作領域和人生階段奉獻自我,服務社會。

image.png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