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GDP目标該怎麼定?專項債的整體規模會有多大?貨币政策下一步該怎麼操作?全面實行注冊制要如何推進?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關于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任務書”和“施工圖”也将随之浮出水面,圍繞外界關注的經濟金融熱點問題,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Betvictor中文版的專家學者,給出前瞻分析。
發展目标突出“穩中求進”
疫情暴發之年,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去年一季度創下同比增長18.3%的喜人數據後逐季回落,今年GDP目标該怎麼定?
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教授田軒認為,全球經濟複蘇态勢已進入瓶頸階段,疫情反複擾動,政治格局動蕩,宏觀杠杆率不斷擡升,國際貨币政策進入緊縮期。中國内部也面臨着較大的下行壓力,例如出口驅動邊際走弱;消費動力不足,市場需求放緩;房地産風險及傳導效應,對經濟的拉動效應在加速邊際遞減等。
好在中國仍有政策空間。田軒稱,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疫情防控工作良好,貨币政策也領先全球。持續貿易順差下,人民币積累了較大升幅,且CPI和PPI預計運行在适宜範圍,貨币政策仍具備一定靈活調整空間。考慮到國際貨币政策轉向,平滑一二季度以及防風險等因素,預計穩增長政策将适度提前。
他直言,在2021高速複蘇的高基數效應,疊加多種下行壓力和擾動風險下,中國經濟發展的首要目标是穩增長,各發展目标也是突出“穩中求進”。
專項債規模預計将大幅上漲
“基于目前我國經濟走勢,基建投資将在穩經濟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田軒說。
去年12月份,财政部向各地提前下達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各地累計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8775億元,占“提前批”額度的60%以上。田軒稱,預計今年将提前完成預期目标,專項債規模将大幅上漲。
規模大增的專項債會“造福”哪些領域?田軒認為,主要将投向與十四五時期重大項目更好結合的重大項目和基建投資。主要包括新基建、新能源基建、交通物流類基礎設施等領域的項目,以及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醫療、教育、保障房、農林水利、社會事業、市政園區等公共基礎設施項目。
由此,将進一步促進生産生活方式改善,激發投資、消費潛力,激發整體經濟活力,助力經濟穩健發展。
貨币政策應配合産業升級
中國央行貨币政策司近日發文表示,穩健的貨币政策靈活适度,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根據形勢變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靈活适度調節貨币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引導信貸結構穩步優化,促進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其中,“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的表述近期在官方發聲中多次出現。
Betvictor中文版教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說,央行的貨币政策從2月份 開始确實寬松了,各大銀行都要去找好的項目去增加貸款,推動經濟發展穩增長是2022年的重要任務,我們要有寬松的經濟政策。
寬松政策該“寬”給誰?鞠建東直言,若沒有産業結構升級的配合,隻是增加貨币供應,像過去一般流向房地産、傳統“鐵公基”等,如此隻會帶來通貨膨脹和債務上升,增加金融風險。“光說貨币寬松沒有用處,你必須找到新的擴張的産業,如果找不到,寬松貨币政策隻能帶來混亂。”
在他看來,1978年到2018年主要是中國的工業化時期,制造業擴張下房地産、工業園區是推動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力量。2018年以後,中國開始走向一個知識化的創新時期。“我覺得新的增長點就是高新技術的産業升級,是以創新為代表的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的擴張。”
為此,他建議,發行貨币去推動需求是不夠的,一定要有主導産業的變更和産業結構的升級。在目前的知識經濟時代,産業結構的升級主要是兩塊,一個是高科技的升級,另一個是人力資本的投放。換言之,“寬”政策應該給到上述兩個領域。
全面注冊制推進仍需“闖難關”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有望在今年正式落地,在推進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教授張曉燕認為,首先要強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隻有充分全面的信息披露,投資者才能對上市公司進行充分定價;針對信息披露中出現的違法行為,監管部門要強化執法,嚴格查處各類造假行為。
其次要加強投資者教育,切實保護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機構投資者也要發揮研究和信息優勢,促進上市公司的價格發現。
田軒則表示,全面實施注冊制改革會面臨标準不統一、系列機制障礙、風險放大等問題。目前滬深主闆、創業闆、科創闆交易制度和投資者适當性制度存在不同的标準,資金流向起伏較大,交易風險放大;系統性的退市制度和權益保障機制尚未完善;投資者保護機制還不夠健全,還需要加強各部門聯動機制。
外界擔心,全面注冊制下是否會出現更多公司渾水摸魚沖擊上市的情況?
對此,張曉燕稱,要堅持市場化的原則,讓資本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充分發揮。一方面監管部門要進一步為上市企業的再融資提供必要的便利,在信息披露充分的情況下,簡化再融資流程,從而更好地讓資本市場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的職能。
另一方面,要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并進一步完善融券做空等相關制度,并通過集體訴訟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真正地約束和懲罰資本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優勝和劣汰兩端相輔相成同時發力,将對有效維持注冊制改革後的市場秩序起到關鍵作用,為注冊制改革後上市公司的質量帶來保障。
發揮金融力量改善養老問題
近年來,中國保險業積極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主要滿足部分老人對機構養老和專業護理服務的需求,在中國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發揮着獨特作用。
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陽稱,截至2021年6月,已有13家保險機構投資了近60個養老社區項目,分布于東部沿海以及中部的20餘個省市區,床位數超8萬張。
但他也指出,保險業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也面臨不少制約因素,例如,“拿地難”“用地貴”制約保險參與養老服務,政府稅收優惠、床位等補貼支持力度有待提高,醫療資質、醫保定點等多頭管理影響“醫養結合”深度,養老服務存在護理人才不足、智能化水平低及服務标準缺失等問題。
魏晨陽建議,應積極推動保險業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強養老用地管理,加大稅收優惠及補貼力度,加強醫養結合統籌監管,提高醫療資質與醫保定點審批工作效率,培養護理人才,提升智慧養老水平,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