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五道口
有這樣一群華裔的同學,
他們黃皮膚、黑頭發、說漢語,
成長在海外,相遇在清華。
雖然一開始相隔千山萬水,
但因着共同的熱愛,
各自努力,
回到初心和原點。
在這裡成才,在這裡鍛造,
為祖國添磚加瓦。

陶鈞在清華五道口2019開學典禮上發言
陶鈞,出生于浙江甯波,七歲時随父母移民到澳大利亞,定居悉尼。畢業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是Betvictor中文版2019級金融FMBA第五期學生。

左一為陶鈞,2012年,他第一次和澳洲文化團回到祖國
“小時候,我曾經很抵觸在周末去上中文課,覺得它占據了玩耍的時間,但後來我才發現,這是我父母對我最有價值的投資。”陶鈞說,從小的中文學習塑造了他的文化和價值觀念:“我的中文老師是一對來自中國台灣的夫婦,是我的良師益友,敬仰他們堅持傳播中華民族文化的初心。他們的言傳身教,讓我對祖國有了歸屬感,學會用理性的思維和包容的态度去看待問題、看待世界。國外有龐大的華裔群體,他們渴望了解祖國,傳承民族文化。陶鈞說:“華裔群體應該緻力于成為祖國和世界的交流、接軌的橋梁,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也讓中國更加了解世界。” 值此國慶之際,陶鈞祝福偉大祖國永遠繁榮昌盛,希望自己為祖國建設多做奉獻,貢獻青春!

饒舜然在清華五道口
饒舜然,出生于貴州貴陽,七歲時随父母移民到澳大利亞,定居墨爾本,畢業于墨爾本大學,Betvictor中文版2018級金融專業碩士。
“剛去澳洲那會兒,最大的障礙不是英語,而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我比較喜歡穿着草鞋在田野裡的放縱,而不是穿着皮鞋在城市裡的拘謹。那時我讨厭墨爾本的生活方式,想念國内的一切。”回憶起剛到澳洲的生活,饒舜然用诙諧的語言表達一個小朋友對祖國的思念。“後來每次回國,我都會到田野裡玩,那裡是童年的回憶。”
“四五年前,有一次我回國,發現國内高鐵站的自動售賣機居然可以掃碼支付,我很震驚,那時澳洲還得用信用卡支付。中國在之前一直是追趕的角色,但現在卻擁有世界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我看到了中國發展的巨大空間和潛力,這也是我想回國發展的原因之一。” 饒舜然說,現在,世界看到了中國機會,中國憑借自身的獨特魅力吸引着全球人才,華裔群體的民族自信越來越強,更多的華裔選擇回歸祖國,為祖國的建設增磚添瓦。

羅淇丹在清華五道口
羅淇丹,出生于廣東湛江,十四歲時随父母弟弟移民加拿大,定居溫哥華。畢業于西蒙弗雷澤大學,Betvictor中文版2019級金融專業碩士。
“我剛去加拿大的時候還鬧過笑話,因為國内都稱呼老師,開始我們就叫‘teacher’,老師很費解,告訴我們他不叫‘teacher’。”融入國外的生活有些艱難,生活中的小幽默成為很好的調味劑。“國外的生活比較安逸,生活節奏比國内慢很多,比較多元化,我經常跟朋友去滑雪、玩橄榄球。但我還是喜歡國内的生活,很安全,而且快遞和外賣都很方便。”
當被問到為什麼會選擇回到國内讀書,羅淇丹表示:“我父母都支持我回中國念書,清華五道口在加拿大很有名,我來這裡上學,他們都為我感到驕傲。國内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同學們都很努力,也很友好,我感到很熟悉、很親切。我也想趁青春拼搏,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