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道口小院又迎來了一批活力四射的新主人。你們的到來,讓已屆茶壽的清華毫無滄桑之感,砥砺卅餘載的五道口仍有滿滿的“少年感”。請允許我代表全院師生員工,對新加入五道口大家庭的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翻開每一年的院曆,開學典禮比任何場合都更具有意義,讓人感到幸福。這不僅因為學年的伊始總是充滿着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期待和興奮,真正令這個時刻格外特别的原因,還是我們的辦學使命——由改革而興學,為改革育人才——因新成員的到來再煥勃勃生機。從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到清華五道口,我們始終将金融與教育連接在一起,将金融改革的現在與未來聯系在一起。同學們都是成績優秀、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因為“金融”二字,從五湖四海彙聚到一起。今天參加開學典禮的同學們,既有攻讀金融專業碩士、金融學博士、MBA、EMBA、GFD的同學,也有來自金媒班、全球創業領袖項目的同學,大家走進清華五道口的小院,都是為了加深自己在金融領域的見解和學識。那麼,在未來或長或短的時光裡,同學們該如何開啟金融專業學習的美妙旅程?
在學院公衆号推送的開學季采訪中,我已經看到許多精彩的回答:推免的直博生張藝璇同學,計劃在未來幾年中做好四件事來完成對自我思想的重塑;通過申請審核制入選博士項目的張澈同學,希望通過紮實的學術訓練來完成從知識的消費者到生産者的華麗冒險;通過研究生統考進入五道口攻讀金融專業碩士、來自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曾參加過故宮養心殿修繕的朱鵬飛同學,打算在道口小院完成從建築學到金融學的飛躍,争做複合型人才;本科就讀Betvictor中文版水利系、同時修讀經管學院工商管理雙學位的朱炳各同學,決心通過不止步于書齋,行路千萬裡的方式,從現實和理論兩個維度去促成健康高效的金融環境和具有創新生命力的金融體制的形成。受同學們的啟發,我也有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這是東漢王充《論衡》裡的話,它告訴我們,一切知識來源于學習,一切智慧起源于學習,在追求知識和智慧的道路上,除了堅持學習别無捷徑可走。
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金融學也從昔日側重于宏觀層面的研究日益朝着交叉性學科的方向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和金融業的融合,給金融學科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變革和挑戰。本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一些經典理論和傳統模型似乎不再适用,原本僅在危機應對時運用的非常規政策工具也越來越常态化,究竟是經典理論過時了需要更新,還是新的經濟環境導緻經典理論的運行機理發生了變化?很顯然,要搞清這一切,需要同學們在清華五道口的學術殿堂裡,始終秉承科學精神,培養質疑、批判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同學們對金融學有徹底研究,超越變動不居的現象,注重獨立而系統的思想。探求學問是智力的迂回冒險,更是心力的馬拉松,需要我們熱情的投入和不懈的堅持。這個夏天,有一部IP劇《長安十二時辰》十分火爆,讓許多人覺得唐代的長安就在眼前。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效果?作者馬伯庸說,“我隻是好奇心重一點,翻閱的資料多一點,比普通人也更勤奮些。”所以他才知道,長安城108坊,升道坊有家畢羅餅的芝麻粒特别大;長興坊一個姓薛的樂工半夜必去天津橋上吹笛子。蔡元培先生也認為,大學不是灌輸固定知識的機關,而是研究學理的機關。希望大家通過未來幾年在道口小院的學習,能越來越清晰地認識金融的世界,用金融知識去重塑關于世界的觀念。
二、“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這句話出自《孟子》,意思是就算磨光頭頂、走破腳跟,隻要是對天下有利的事,就應該不辭勞苦、百折不回地去做。
到清華五道口讀書的意義何在?邱勇校長在2019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其實已經為我們提供了明确的答案。所以,請大家不要把完成作業、發表論文、拿到學曆、獲取獎項作為學術研究的目标,也不要抱着建立人脈、學會賺錢的本領或是“學而優則仕”後行使權力、制定政策的打算,而應該不骛虛聲,不求虛名,用一生去追求真學問,做淡泊清明的真學者。
Betvictor中文版一直以來倡導的科研學術理念是“頂天、立地、樹人”,同學們不僅要發揚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更要密切關注社會、國家發展的需求;不僅要樹立“頂天”的壯志與豪情,還要具有“立地”的踏實與堅韌,把遠大的目标和務實的行動結合起來。作為金融專業的研究者,大家更應該明白金融對國家的意義和作用。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争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當前波詭雲谲的國際形勢,追求知識、理性和真理的價值觀無疑應當得到擁護,獲得新的活力。我國的金融改革和發展還處在進行時和艱苦探索過程中,難度和風險大大超過其他領域。所謂“有根株于下,有葉榮于上”,同學們一定要牢牢紮根于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的實踐,不斷汲取實踐和知識的養分,茁壯成長,最終根深葉茂,結成累累碩果,成為“頂天”、“立地”的金融排頭兵。
三、“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2011年,一手創辦了五道口的劉鴻儒老師凝練了這十二個字,這就是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五道口精神”。同學們都應該是“五道口精神”的傳承人。
傳統文化中的學習一直都是個苦差事,“聞雞起舞、囊螢映雪、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等等典故講的都是古人在艱苦條件下如何堅持學習。今天我們的學習條件不知道要比先賢們好多少倍,可是“流光容易把人抛”,我們還是要珍惜光陰,勤勉力學,吃一點苦。天高海闊,拼搏高飛。如果隻願意在風光旖旎、溫柔缱绻處停留,甘做逍遙派的閑适與荒疏,又怎能領略到險峰之上的無限風光?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岩》中的亞曆克斯·霍諾德,為了登上酋長岩整整訓練了8年,日複一日地用手指懸挂身體幾個小時,經年累月住在房車裡讓生活極簡和專注……亞曆克斯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隻要不怕吃苦,Nothing is impossible!
清華學校第5任校長、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MBA學位獲得者之一的曹雲祥先生曾經用“謙”、“恕”二字勉勵清華學子。謙,即謙讓之道;恕,乃合作的習慣——這也是“講團結”的題中應有之義。同學們雖貴為出類拔萃的“天之驕子”,但仍需戒驕戒躁,不矜不伐,養成合作的習慣和闊達的胸襟。
“重貢獻”是五道口的優良傳統。三十多年來,由五道口走出的學子們積極投身改革大潮,成為金融創新的急先鋒,貢獻了中國金融改革許許多多的“第一”。回望過往,中國金融改革的一環環、一步步,都能看到五道口人竭力拼搏的身影。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清華五道口的學生更應秉承為國家多做貢獻的初心來鍛造自己。今天的努力學習,正是為了将來擔當更多的社會責任。
同學們,進入五道口将是你們獨特人生經曆中一塊關鍵的拼圖。在清華五道口的未來幾年,是你們一生中難得的、可以踏實求學的時光。在我看來,所謂未來,意味着一切尚未成定局,一切都還來得及去塑造。希望大家“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在學霸雲集的校園裡獲得由内而發的自信,用勤奮和才華書寫自己的新篇章。我真心期待看到更好的你們,衷心祝願同學們有更好的成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