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生張藝璇,如何回答院長的提問

時間: 2019-09-16 15:16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開學季

來自五湖四海,走進清華五道口

莘莘學子

即将開啟嶄新的美妙旅程

風華正茂

夢想閃閃發光

一起來看屬于他們的

新生故事

“記得張曉慧院長在新生教育分享會上問我們,為什麼會選擇金融專業?我想,這就是我的答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zhang1.jpg

張藝璇,本科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财政金融學院,榮獲特等獎學金、國家獎學金、校級三好學生、畢業十星提名獎。曾與同學組隊獲得大學生創新試驗計劃國家級立項、“創新杯”學術類二等獎。

與清華五道口的際遇伴随我整個本科生涯,從大一時的初次耳聞到大二時的驚鴻一瞥、從大三時的心馳神往到大四時的得償夙願。清華五道口在我心目中,不僅是高等學府、一流院校,更是學術殿堂、“金融黃埔”。

知曉愈多、印象愈深、志向愈堅、情感愈濃。所以,盡管之前已經來過多次,但是當我拿着一紙錄取通知書,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帶着滿滿的儀式感,真正住進這個心心念念的小院時,我還是會感到無比的幸運和滿足。

開學以來,我得以充分走近清華五道口,對它的了解由表及裡、層層深入。

首先是環境,小院雖小,但勝在精。藍天白雲、紅牆綠樹相互映襯,顯得極為精緻秀美;而方便齊全的基礎設施、四方聯通的教室寝室,更是讓我覺得舒心惬意。

其次是同學,優秀耀眼,友好謙和。開學典禮上,大家正襟危坐,整齊劃一,展現了良好的風貌;校園尋寶活動中,大家互幫互助、敏銳機智,增進了彼此的友誼;新生晚會排練時,大家多才多藝,創意頻出,高效地完成了任務。

再次是資源,學習生活,應有盡有。既有浩如煙海的書本典籍,也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還有高端專業的學術講座,更有博學儒雅的名家大師,真正诠釋了那句話,“清華足夠大,給你無限可能”。

最後是精神,積極開拓,銳意進取。通過新生教育系列講座,我了解了清華五道口的三十多年來的發展曆史,感受到了老一輩五道口人對中國金融改革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體會到了“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精神的深刻内涵。

記得張曉慧院長在新生教育分享會上問我們,為什麼會選擇金融專業?我想,這就是我的答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現如今,世界正處于大調整的時期,我們面臨着更加複雜的金融環境和更加激烈的變革挑戰。無論是紛繁變幻的國際貿易,還是如火如荼的上市公司,無論是捉摸不定的資本市場,還是日新月異的金融科技,都亟待我們參與其中,去探索、去發現、去思考、去改變。

我知道,以一己之力推動時代進步絕非易事;但我也知道,清華五道口為我們提供了足夠的舞台和無限的可能。作為新一代的五道口人,我們應當提升金融素養,培養國際視野,繼承優良傳統,肩負曆史使命,為推動我國金融經濟向前發展貢獻一份清華力量,貢獻一份五道口力量。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具體到當下,具體到自身,我想在未來幾年的博士生涯中做好以下幾件事:一是充分利用學校和學院資源,認真完成基礎理論和工具課程的學習,打下“術”的基礎;二是大量閱讀經典書籍和最新文獻,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道”的直覺;三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努力嘗試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正所謂“求乎上者得其中,求乎中者得其下”;四是争取海外訪學,了解學術前沿,感受多元氛圍,拓展國際視野。

希望到博士畢業時,我能完成對自我思想的重塑,升華對金融領域的認識,具備嚴謹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在更遠的将來,我能成為像衆多五道口前輩那樣格局寬廣、博學儒雅的人,在踐行“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複興、促進世界和諧”的學院使命上走得遠一點,再遠一點。 

zhang2.jpg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