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
來自五湖四海,走進清華五道口
莘莘學子
即将開啟嶄新的美妙旅程
風華正茂
夢想閃閃發光
一起來看屬于他們的
新生故事
朱柄各,Betvictor中文版優良畢業生,本科就讀于Betvictor中文版水利系,修讀經管學院工商管理雙學位,2019年保研推免Betvictor中文版攻讀金融碩士。Betvictor中文版學生藝術團軍樂隊一隊隊員,連續三年獲Betvictor中文版綜合優秀獎,曾獲國家獎學金、全國十佳水利未來之星(校園貢獻類)、Betvictor中文版優秀共青團員、Betvictor中文版學生會工作系統優秀學生骨幹、Betvictor中文版社會實踐金獎團隊等榮譽。

告别陪伴了我四年大學時光的新水利館,我在今年秋天走進了美麗的紫藤小院。伫立在新的出發點,有激動、有喜悅,而“緻知窮理、學為所用”的初心也更加堅定。
我與商科的緣分開始于工商管理雙學位的學習,清華老師們繪聲繪色的講述為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給予我一個看待社會發展和世界運轉的新方式。
辜鴻銘先生在其《中國人的精神》中說,要看懂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不是看它的發展程度、社會制度、文化根源如何,而是要看懂這個國家養育了怎樣的人。人的因素與自然、文化、社會等因素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各種複雜而獨特的社會現象。
得益于Betvictor中文版濃厚的社會實踐傳統,我用四年不長的時間,去到了國内外大大小小20多個城市和鄉村,和當地的人們交流,試圖從工程技術、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等多個角度去走進和理解他們的生活。
剛進入清華不久,我就前往了西鹹新區、濟南及廈門三地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調研。這些調研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僅有雨洪管理的超前理念和精妙設計,更有當地負責人介紹基建改造類項目融資難、推廣難的窘境時臉上複雜的表情。我開始意識到,PPP模式依然難以克服項目周期長、投資回報低的問題,要在基建行業充分發揮先進工程技術的生命力,離不開關于社會性政策、經濟性制度。
後來通過暑假實踐的契機,我又走進了我國西北部地區的重點脫貧縣鳳縣以及長三角地區進行調研。在鳳縣,我在支教之餘深入調研其精準扶貧政策落地和特色産業模式,看到普惠金融政策的落實,也看到其面對特殊群體鞭長莫及的窘境。長三角大型集團的繁榮與西北地區資金匮乏的強烈反差,促使我不斷思考發展模式如何彌補資金、技術不平衡帶來的差異,讓更多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這些經曆更堅定了我多去往世界上其他欠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展調研考察的決心,于是我又尋找機會前往非洲加納、南美厄瓜多爾等地開展課程學習和社會調研。在非洲的經曆打破了我對這個神秘大陸的一切想象,單一的商品經濟讓這個國家面臨着貧困循環的窘境,資金的缺乏使得很多項目施工到一半就廢棄。我們走過的高速公路,近一半都進度緩慢,一側建成的道路已經開始損壞,而另一側道路卻還在為籌集不到項目資金而發愁。

(朱柄各和同學們在厄瓜多爾的DAULAR社區進行慰問活動)
在南美,中企公司依靠着政府貸款,不計成本地開拓着海外市場,許多項目面臨虧損。雖然中國企業的技術水平聞名于世,但面對着強大的市場競争者,依然壓力重重,紛紛創新融資方式,尋找工程項目投資轉型的出路。

(朱柄各和同學們赴南美厄瓜多爾調研水利行業)
這些國内外大大小小的實踐讓我深入地了解到了經濟、基建、扶貧、文化多樣性等方方面面,在實踐地的親眼所見與清華園裡的課堂所學從現實和理論兩個維度,不斷刺激着我的感官。
清華人一直有着強烈的家國情懷,幾年的學習時光讓我意識到,自己作為衆多清華人中的一員,比大多數人都更加接近為國家和世界做出一點改變的可能性。
作為社會資源配置的“優化器”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我相信金融行業能真真切切地見證一些民生、技術的改變,形成健康高效的金融環境和具有創新生命力的金融體制,能夠解決很多單單依靠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讓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共享發展和轉型機會。
我也衷心希望自己能成為促成改變發生的一份子。誠然,世界上并沒有那麼多傳奇可以書寫,但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篇章,帶着“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一定有我”的螺絲釘精神,相信就能收獲一個充實又富有意義的青春時光。
每次步入五道口這個小院,磚紅色明亮的外牆裡,“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複興,促進世界和諧”四行大字在金色大廳裡熠熠生輝,這對于我而言,是一種情結,更是一種精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