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罩在秋日難得的陽光裡,在“甯靜緻遠”的字匾下,輕斟上一盞普洱茶,王娴與我們娓娓道來她投身教育、回歸五道口的故事。
王娴目前擔任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作為清華五道口1991級的老校友,盡管一直在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等政府部門工作,但王娴并不缺乏一線的教學經驗和學術追求,她多次在母校講課,并在《比較》、《金融研究》、《金融參考》等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

從政府部門調動到高校智庫從事研究,對王娴本人來說不啻為一個全新的挑戰,“在一個全新的業務平台上從事全新的研究工作确實是一項重大轉型。”
即便面臨着壓力與挑戰,投身教育與研究對王娴來說卻是實現了自己多年來的一個夙願。
“教師節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似乎注定了要回歸校園。
從小在校園裡長大,耳濡目染,母親在學生圍繞下綻放的美麗笑容深深印刻在心,“我也要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如果說重返校園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回到清華五道口對王娴來說确實是一次挑戰。
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1991級的學生,1991年至1994年,在京張鐵路五道口的旁邊,在當年東升公社衛生院的二層小樓裡,王娴和同學們度過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時光,“五道口改變了我們的人生。”
當年風華正茂的那群年輕人已成為我國經濟金融領域的翹楚,他們依舊不舍對五道口的留戀。
王娴認為,“清華五道口最大的優勢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為數衆多的五道口學子以各自的方式參與到中國的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市場建設之中。”
1993年12月,王娴在碩士畢業論文《加強我國證券經營機構立法管理》中,就提出了“在證券市場興起的初期,由中國人民銀行審批證券經營機構是可行的,随着證券市場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就不宜再行使這一職能”的建議。四年之後,人民銀行的證券經營機構監管機構正式劃歸中國證監會,王娴也親曆了這場金融監管體制的變革,并從中國人民銀行外資金融機構管理司調入證監會機構監管部,繼續從事證券監管工作。
“能親曆中國金融改革的進程是幸運的,五道口學生關注現實中的改革,積極投身改革實踐,不僅讓我們很快就能适應實際工作,而且能夠把理論很好地運用于實踐。”
王娴不僅在中國人民銀行和證監會有着豐富的金融監管經驗,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她積極履職,多次參加全國政協“雙周座談會”,今年還參加了振興東北調研,為國家的經濟決策獻言獻策。
盡管有着豐富的工作實踐經曆,王娴笑言自己正在“結構轉型陣痛期”——“正處在一個淘汰落後産能、孕育新産能的過程中。” 在這個孕育新希望的階段,王娴表示要向學院的老師們、同學們學習。“學生們給了我全新的啟迪與思考,他們以敏銳活躍的思想激發着我新的活力。學習是我永葆活力的源泉。”
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專注于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财務數據、投資者情緒領域研究,緻力成為中國領先的協同創新研究平台、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高端人才培養和交流平台、政産學研有機互動的投資實踐平台。“上市公司财務報表分析以及上市公司治理将是我們的研究重點。”
“我希望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對中國的當前問題作進一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議。”面對未來、負載着夢想,溫婉的王娴同樣滿懷“而今邁步從頭越”信心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