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這片熱土十年騰飛新變化

時間: 2022-08-11 14:47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漳州台商投資區是個幸運的地方。”

這是Betvictor中文版五道口漳州實踐支隊成員們對漳州台商投資區的一緻評價。

十年前,黨的十八大召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發展道路。同年,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家級漳州台商投資區,實行“以區帶鎮”管理模式,十年耕耘、十年奮進,在曆史與現代共融的畫卷裡,這片熱土蓬勃發展、不斷創新,奇迹般地聚集起财富和機遇,在十年間華麗轉身、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台灣海峽西岸,閩南金三角、九龍江入海口,人文曆史、現代工業、陸台情懷、貿易往來,在廈門市環島半小時經濟圈内,漳州台商投資區可以說具備了特殊的區位優勢,如今又有政策大力扶持,真的是天選之地。”支隊成員王炳瑞感歎道。

(圖為Betvictor中文版與漳州台商投資區共建實踐基地儀式)

融投資、助發展,遠見魄力打造産業園區

“飛檐鬥拱,水色波光,氤氲着描繪遠方山巒疊翠,南方特屬的陽光灑落在剝落斑駁的木廊上,輝映出富饒的人文氣息。”支隊長宋鑫滟這樣描述自己對漳州的第一印象。

但接下來的參訪卻給了她截然不同的體會。幾天的時間裡,支隊成員們走訪了澳捷光學、宏泰機電、泰隆電子、中科智谷等一系列高科技企業。走在企業一座座工廠示範基地與全自動化生産線車間内,成員們充分感受到了當地政府打造标準化工業産業園區的卓越成效。

“很難相信,10年前,這裡的中心區還是一片稻田。”宋鑫滟贊歎道。

台商投資區翻天覆地的變化源自政府的大力支持。漳州台商投資區在成立之初,便享受中央支持福建跨越發展的各類經濟示範區的優惠政策,海關、國檢等口岸聯檢機構在此處開展了一站式服務投資招商。

這一政策吸引了大量有志創業者的目光,其中便包括消費電子企業中科智谷的董事長。董事長是福建人,本就有為家鄉發展出力的情懷,同時考慮到漳州的區位優勢與營商環境,便決定選在漳州台商投資區選址建廠。“政府根據如産值、規模、用工、建設等不同的指标設立了多個激勵計劃。台商區的領導非常熱情,從一開始就密切關注我們投資建廠進度。”總裁助理林曉強笑道。

“這其實非常考驗政府的産業規劃能力。”宋鑫滟在與公司管理層訪談的過程中了解到,中科智谷所在地原本屬于商業用地,建設周期長,達成意向到建設投産往往要耗時3-5年之久。但電子産品日新月異,無法等待如此長的時間。政府便将商業用地重新規劃為工業用地。對此,她深感敬佩。“這是一件很有魄力的事情,因為土地價格會相差很多,說明政府對此地産業規劃以及産業轉型升級,具備非常長遠的目光。”

在3年内實現年産值80億的中科智谷隻是台商投資區諸多受益于當地政策的代表。目前,台商投資區已經培育出總投資2700多億元的4000餘家企業,在政策支持下形成特殊鋼鐵、造紙及紙質品、電子家電、汽車汽配、食品工業等五大産業體系。

圖為實踐隊員參訪中科智谷

“不論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還是日新月異的創新科技,背後都離不開政府招商引資、人才引進、企業纾困等一系列賦能政策。”宋鑫滟這樣分析道,“都說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台商投資區位于閩南三角洲山山海交彙之處,這是‘地利’;開放創新的時代趨勢,是“天時”,而台商投資區的國家級政策賦能與随之而來的投資者與創業者,則是‘人和’。這三者加在一起,共同讓台商投資區在十年内實現了光速發展。”

引台商、鑄夢想,攜手同行共創兩岸福地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提出,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模式,為台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2022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參加海峽青年論壇的台灣青年回信,勉勵兩岸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攜手打拼。

“因台而設,因台而生的漳州台商投資區,在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更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在參加完台商投資區管委會座談、參訪了系列台商企業之後,支隊成員李銘不由贊歎道。

“不僅有如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這樣的基礎設施,還有如2000萬元以上的‘台灣青年創業基地’發展基金,更有如免水電租金、土地出讓等方面的政策優惠,高質量的引資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這一過程不僅僅是台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的過程,也同樣是兩岸青年同心同行、攜手打拼共創美好生活的過程。”

正是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台商投資區湧現了一批如嘉文麗化妝品、福欣特殊鋼、龍海同記食品等傑出的台資企業,回首過去十年,十年欣欣向榮,十年茁壯成長,兩岸同胞在漳州台商投資區找到了實現夢想的舞台,親曆了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正如實踐隊員在采訪台資企業福欣特殊鋼時,其财務負責人所言,“漳州十年的深刻變化,離不開兩岸同胞們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同樣離不開政府的長遠眼光與大力支持”

圖為實踐隊員參訪台資企業福欣特殊鋼

減稅費、降利率,普惠金融助力當地發展

作為金融學院的實踐支隊,成員們在調研各企業行業發展與商業模式之餘,也格外關注台商投資區的财稅支持、疫情期間的金融普惠措施。

支隊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台商投資區的财政扶持政策總體可以分為增值稅留抵退稅、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減稅三大部分。疫情期間,台商投資區進一步加大了财政政策支持企業纾困政策的力度。“總體來說,就是繼續延續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并且加大了“六稅兩費”使用範圍、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力度。在此基礎上免征了各類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稅,對達到條件的物流公司、貨運企業給予獎補。”成員劉林鹭介紹道,“簡單來說,就是盡可能地讓企業少交點錢。”

來自市場化機構的普惠金融同樣至關重要。位于台商投資區内的泰隆村鎮銀行就将 “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作為機構願景。

“我們注意到,泰隆村鎮銀行年報在去年盈利增速有較大的的落差。”在前期準備過程中,支隊憑借敏銳的專業嗅覺發現了這個問題。在調研中成員們了解到,泰隆村鎮銀行在疫情期間向央行争取再貸款政策,并且主動下降利率,降低借款人财務成本與籌資壓力,讓利給實體經濟。

出乎成員意料的是,泰隆村鎮銀行并沒有把“理财業務”納入自己未來的業務規劃,而是以“人人平等的普惠金融”為主要目标,計劃響應‘農村保險全面覆蓋”政策推出相關保險代銷業務,全力支持當地産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建設。

圖為Betvictor中文版暑期實踐支隊參訪當地銀行

揚傳統、護生态,産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楊厝村便是台商投資區“鄉村振興”的優秀代表。楊厝村位于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南部,村境面積5.5平方公裡,是福建省著名僑鄉和台胞祖籍地。1997年,楊厝村工農業總産值僅500多萬元。在傳統産業和新興産業協同發展的背景下,楊厝村抓住機遇,積極發掘村莊悠久的文化曆史,改造宜居環境,居民生活質量和收入水平不斷提升,2021年,這一數據達到6500萬元,在15年的時間增長了13倍,新農業展現出勃勃生機,鄉村發展與日俱進,緻富新農村的面貌令人欣喜。

“以前我們這裡種菌菇,各種動物糞便堆在這個廣場上發酵,氣味難聞得很。”談及往事,楊厝村黨委副書記、監委會主任楊智晖不由得條件反射般聳起鼻子,“各家散着種植,不僅沒有規模效益,而且對環境影響很大,一到下雨天,路上就淌了一地,又難聞又難走,流到湖裡面都是綠色的浮萍。”

而今,這個曾經無序堆放肥料的廣場已經是架起了鄉村振興的戲台,楊厝村青山綠水環境宜人,隻有依稀保留的菌菇房還訴說着當年的往事。

“那菌菇業不發展了嗎?”

“不是不發展,而是要因地制宜,找到最合适的發展之道。就比如楊厝村,我們這裡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氏義莊,有‘黑紅’叔侄樓,有各式的古街、古厝、古橋、家廟、牌坊,這些豐富的資源保護、開發起來,是可以極大豐富居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也是可以吸引廈門一帶的城市人群在周末、節假日前來遊玩等等。菌菇業的發展,要規範化、産業化,也有政策金融支持,比如我們有漳州市角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該公司推薦的主體,可以獲得菌菇産業貸款,納入貼息的貸款年利率不高于5.5%,這樣就可以保證農戶不是單打獨鬥,不是無序發展,對于周邊生态,也有了很好的修複作用。”楊書記笑着說道,他微笑的眼眸裡,閃耀出新生活的自豪。

“國家鄉村振興的戰略加上市場化的金融手段,把每一筆錢都花在了刀刃上。”支隊成員李銘這樣評價楊厝村的發展結果。“每個村子都有根據其自身色而量身定制的方案,政府還設立産業發展基金。就比如楊厝村旅遊文化資源豐富。楊厝村就把旅遊産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實現創收。”運用市場化的思路促進村集體産業建設主觀能動性的思路,讓成員們大開眼界。

台商投資區的高科技企業也與鄉村振興實現了聯動效應,如今的楊厝村已然成為了一座格外現代的“智能化鄉村”。“從前端鷹眼攝像頭大數據采集,到中端系統智能處理,再到後端解決系統,這裡已經實現了日常生活的智能化管理。”成員李銘驚歎道。

圖為楊厝村鷹眼系統

楊厝村的發展讓支隊成員們對于金融纾困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我們平時每天都念叨金融要纾困企業,要振興鄉村。但除了降準發錢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呢?我想,楊厝村的發展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回答。”李銘說道。

楊厝村的古建築靜谧地矗立,他們曾見證了當地人過台灣、下南洋、闖世界的悲歡離合,曾浸染過無序發展時求生存的艱辛氣味,而今,他們被時光刻上印記,但卻依舊以原本的面貌在新農村的呵護下融入新時代,聆聽村口老年協會裡老人們喝茶唠家常的閩音與孩童們清脆的笑聲。悠遠的文化、濃郁的鄉愁,是鄉村流淌的精魂,靈動的水、良好的生态,是鄉村優雅的身軀,在曆史與現代共融的畫卷裡,鄉村蓬勃發展。

圖為Betvictor中文版暑期實踐支隊參訪楊厝村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實踐支隊成員通過日常出行、文化振興主題調研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參觀深入了解福建漳州的風土風貌;通過基層黨組織共建、考察總書記講話相關地區和兩岸發展主題調研更清晰地理解與感悟兩岸融合發展的成就與前景;通過鄉村産業園調研、企業參訪座談和政府組織讨論交流進一步探索産業發展與鄉村振興之路,對産業發展的豐富内涵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切身感受到了産業發展對于鄉村振興的強大推動作用。

新時代新征程,Betvictor中文版福建漳州支隊以實際行動更深刻地認識習總書記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新征程上走過的十年,探詢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之中産業振興方向和遠景,以持之以恒的熱忱不忘初心,以堅定不移的信念牢記使命,以奮進不息的姿态砥砺前行,以腳踏實地的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供稿:2022暑期社會實踐福建漳州支隊)


人民網報道鍊接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2/0720/c1008-32481086.html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