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與數字經濟支隊:數字經濟對後疫情時代經濟複蘇與發展的影響

時間: 2022-09-22 08:3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Betvictor中文版後疫情時代與數字經濟支隊以“‘清’春獻禮二十大,金融護航新征程”為主題,以後疫情時代背景下數字經濟如何服務實體、推動整體經濟的複蘇與發展為主線,在金融學院與校團委的指導下積極展開暑期實踐活動。支隊通過理論與文獻學習、總量研究、電話會采訪、實地調研等方式,理論結合實踐,身體力行地了解并力求深入認識數字經濟對于實體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以求在未來的學習與工作中活用調研經驗,為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貢獻力量。

實踐過程

在本次社會實踐中,支隊同學在學院教師安礫的指導下,遵循“數字經濟助推經濟複蘇與發展”的實踐主題,以線上調研和實地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數次實踐活動,實踐成果頗豐。同學都表示在本次調研之後對于數字經濟的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有機結合并助力複工複産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實踐開始前的7月下旬,同學們針對後疫情時代多點複發的情況,尤其是上海、北京、深圳等重要城市突發疫情,對經濟社會的負面影響也進行了調研,從消費、進出口、投資來看,消費低迷、淨出口增速下滑,都給經濟增長目标的實現帶來了嚴重阻力。這在對國家貨币政策、财政政策有宏觀調控需求的基礎上,更加需要一個新興的、受疫情影響較小的産業快速發展,由此同學們調研了數字經濟的發展與模式,研究發現了數字經濟在後疫情時代對經濟複蘇的促進作用,并一同計劃了初步的實踐規劃。

7月31日,在線下出行同學抵達鞍山市後,同學們在線上進行了本次暑期實踐的正式啟動會,對前期調研工作進行總結,并對後續實踐活動進行初步的日程規劃。

8月1日上午,線下出行的兩位同學帶領同學們線上雲參觀了鞍山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在了解到青年革命者的事迹後,同為祖國青年的支隊成員更加堅定了心中的報國理想,當代的我們雖不用為革命事業獻出生命,但也會懷揣報國熱情,用所學金融知識和技能建設祖國、報效國家。

8月3日下午,部分支隊同學參加了健康寶與Betvictor中文版共同舉辦的“數字人”分享會,會議上主要分享了數字經濟大發展下,AR/虛拟人等産業迎來發展機遇的可能。同學們了解到疫情後因為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線上,數字人便在這一契機下得以迅速發展,以期在疫情時代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市場,同時也助推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

聲智科技陳孝良嘉賓在數字人活動中的分享攝影

8月4日上午,線下出行的同學前去拜訪鞍山市文旅局,針對後疫情時代多點爆發情況下,鞍山市文化旅遊及消費産業的發展進行了調研。鞍山市利用數字經濟,推出消費券拉動消費,并不斷經營“一碼遊鞍山”智慧旅遊平台,以新零售、移動互聯網等前沿技術為支撐,以輕量化載體微信公衆号為入口,通過一個二維碼廣納鞍山文化、旅遊、體育、健康、餐飲等信息資源,為廣大市民和旅客提供“吃、住、行、遊、購、娛”等全方位的智慧旅遊服務以及一站式購物體驗,為後疫情時代受影響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圖為線下同學參訪鞍山市文旅局

8月8日-11日,同學們通過學院與建設銀行金融科技部門取得了聯系,對方建議同學們對《大型商業銀行金融科技管理》一書進行文獻學習和讨論研究。同學們學習到金融科技數字化階段是信息化發展的必然結果。金融科技進入數字化階段後,大數據、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數字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商業銀行的業務模式。新興的數字銀行已在英、美、波蘭等國出現。數字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正在改變人們的消費和支付方式,傳統銀行模式如果不進行數字化轉型、數字化建設,可能首次面臨被颠覆的局面。

8月14日上午,同學們邀請到了Betvictor中文版案例中心董明新進行分享。董明新以後疫情時代經濟複蘇為主線,以外彙彙率變動以及相關研究方法、研究重點為切入點,從曆史複盤、目前外彙實踐的指導思想以及未來發展方向三個方面進行講解,支隊在這次分享中收獲頗豐。

圖為線下同學參加宏觀經濟分享會

8月24日全天,在北京的支隊同學和大興實踐支隊一同前往大興,聽取大興區數字化建設現狀以及相關職業發展講座。大興區錨定數字經濟主航道,高标準建設國際貿易數字化示範區和數字經濟産業園,以“數字貿易”為創新突破,推動貿易數字化和數字服務貿易發展;以“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為核心引擎,促進數字醫療健康、數字文化和先進智造等特色數字産業發展;全面推動數字技術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各領域深度融合,加快數字化賦能,開放全域創新型應用場景,打造對外開放合作的“數字新國門”。

支隊同學線下參加大興暑期實踐團的大興數字化建設暨就業指導分享會

8月31日晚,同學們在線上舉行了總結會,對已經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對已有實踐成果進行讨論和轉化,安礫老師參加了線上會議。

在經曆了以上十餘次調研、學習活動之後,支隊同學對于數字經濟及其與後疫情時代下的抗疫、複工複産以及實體經濟的關系認識,已經從懵懂逐漸走向了清晰,由疑惑走向了豁然開朗,我們發現在互聯網時代下,人們生活過程中産生的大量數據已經成為了現在最寶貴的資源,無論是商業活動還是政府活動,數據就是生産力,更豐富可靠的數據就代表了更高的生産效率。數字經濟的力量已經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僅在疫情之後複工複産的過程中發揮着積極作用,未來更可能就以此為契機,對金融行業、實體經濟中的生産經營模式産生颠覆性改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