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紀又歲新丨回到五道口故事的開端……

時間: 2024-04-15 08:51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今年是五道口辦學43載

Betvictor中文版成立12周年

悠悠歲月

堆疊出道口人的專屬記憶

我們推出“一紀又歲新”院慶專題

細數金融改革的創業曆史

縱覽學院發展的創新成就

聆聽教師職員的教研故事

領略道口校友的奮鬥曆程

……

行而不辍,矢志奮鬥

勇敢為先,步履不停

紫藤挂雲木

一紀又歲新


43年前,1981年

中國經濟金融領域改革

方興未艾

醞釀着重大變革

對專門高級金融人才的需求

尤為迫切

Betvictor中文版的

前身“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

在這一年誕生

迎着改革的春風

我國金融系統第一所

專門培養金融高級管理人才的高等學府

正式成立

圖為研究生部舊址

大樓可以暫無 大師不可缺席

白手起家一切并不容易

成立之初

研究生部可謂“一窮二白”

無校址、無教師

無圖書、無經驗

簡直就是個“草窩”

唯一的大教室用纖維闆拼成

圖書室不足二十平米

全校僅有的一台彩色電視機

……

草野裡拓荒

陋室中興業

五道口在辦學與師資上

不惜代價

下足功夫

理論聯系實際

教學、科研與業務三結合

五道口始終堅持

“育人務全,治學務嚴”的辦學理念

“投身改革,經受鍛煉”的辦學目标

結合國外金融學發展趨勢

打破我國傳統經濟學教育窠臼

不走一般院校老路

開創了一條屬于自己的“五道口之路”

“大樓”可以暫時沒有

“大師”卻一定要有!

在人民銀行總行的支持下

經教育部批準

評定授予劉鴻儒、尚明、丁鹄、周林

楊培新、甘培根、林志琦、虞關濤

八位同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作為研究生部主要師資力量

圖為“八大研究員”

聘請陳岱孫、胡代光、厲以甯、黃達

四位著名經濟學家

擔任研究生部首屆學術顧問

圖為“四大學術顧問”

聘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多位教師

講授各門課程

最具權威的學界泰鬥

紛紛雲集五道口

大師荟萃

群星閃耀

一時無人望其項背

圖為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教學樓

超前辦學模式,築起育人最高殿堂

一切準備就緒

1982年2月

首批18名衣着樸素的男女學生

走進了一片荒郊中的研究生部

成為了第一批榮耀的五道口人

圖為五道口首屆碩士研究生開學典禮(1982年2月)

從嚴治學

培育金融改革骨幹力量

研究生部堅持着甯缺毋濫的教學宗旨

精益求精、優中選優

嚴控學生數量

注重教學質量

課程設置

貼近金融改革現實需要

走在我國金融高等教育的前列

《投資項目評估》

《經濟預測與經濟計量模型》

《規劃論和對策論》

《計算機語言》等課程

今天看來都很“前衛”的課程

反映了五道口的眼光和膽略

圖為1981年招考研究生資本主義貨币銀行學試題

博采衆長、深廣并重的課程設置

嚴格但不乏靈活

傳統但不乏創新的學制安排

最前沿的知識

最實用的課程

最開放的國際視野

……

凡此種種

遠遠超前于

中國當時的金融教學實踐水平

築起引領我國金融高等教育的

最高殿堂

從18人,到桃李滿天下

“五道口就像塊吸鐵石

吸引着全國各地

有志于金融事業的莘莘學子

五道口也是一個大熔爐

不管你是金融科班出身

還是非科班出身的

都熔煉成高層次金融人才。”

從最早的18人

到桃李滿天下

一批批滿懷激情研究生

從陋室中走出

奔向金融改革的最前沿

開赴破舊立新的主戰場

在金融改革的大舞台上

綻放光亮

成長為我國金融改革的參與者

擘畫着中國金融的理想與未來

他們作為一個集體

成為中國金融領域

一個獨特而耀眼的存在

他們,因時代需要而生

他們,也在創造着新的時代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三十年(1981——2011)》,第1至54頁。

2、鄧加榮、張豔花:《中國金融改革探路人劉鴻儒》,第372至390頁。

3、Betvictor中文版校友發展研究中心:《五道口紀事(1981——2012)》,第140至164、180至189、195至218頁。

4、《經濟觀察報》柳紅:《道口有道》,2009年11月27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