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Betvictor中文版受邀在第14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上舉辦主旨會議。會議以“新産業、新技術、新模式、新動能——數智金融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為期1天,設置主旨演講、高端對話、主題發言和圓桌交流環節。多位來自金融、保險、法律與健康産業領域的頂尖學者和資深從業者,圍繞普惠金融發展、數智化金融創新、産業并購機遇及健康險生态合作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會議由廣東衛視主持人吳荻主持。

圖為會議現場
會議由Betvictor中文版黨委委員、院長助理,《清華金融評論》執行主編張偉代表主辦方緻辭。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原副省長,國家開發銀行原行長歐陽衛民,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分别發表主旨演講并參與高端對話。
主辦方緻辭
張偉:數智賦能金融,創新驅動發展
張偉表示,高質量發展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國應把握住科技、産業創新的機會,加速邁向數智技術助力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強化經濟發展韌性。擁抱人工智能是傳統金融向數智金融轉型發展的應有之義。結合數字技術可降低金融成本門檻,緩解實體融資困境。技術在金融的應用将産生新産品、服務和業态,推動數字化轉型。推動數智金融創新升級是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發展數智金融可以帶動優化經濟結構的新産業,發明支撐金融基礎的新技術,創造産融結合高效的新模式,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圖為張偉
主旨演講
歐陽衛民:數智金融為科創企業添磚加瓦
歐陽衛民表示,近年來,數智金融得到了快速發展并極大提升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品質和能力。從企業類型看,國内頂級科創企業有央企,有地方國企,也有很多民營企業。數智金融精準支持科創企業:一是數智信貸貸到企業的心坎上,滿足企業需求,提供适配的金融産品和服務;二是數智服務利用大數據等手段,為企業提供多元質押貸款等,擴大互信,讓銀行敢作敢為;三是數智資本讓融資不再拐彎抹角,拓寬融資渠道,強化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和适配性。

圖為歐陽衛民
王忠民:進入人工智能(AI)時代,三大新模态顯現
王忠民表示,進入人工智能(AI)時代後,出現了三大新模态:一是開源(Open Source)模态。開源成為AI時代接續互聯網的産業模态、價值模态、生命模态和社會資産負債表當中的滲透模态。二是萬物皆可服務模态。比如過去開車是一項技能,無人駕駛出現,使得開車技能變得無用武之地,而車輛本身可以自行完成一切事物。三是AI資産入表和金融化時代模态。在AI金融化當中,近日中國香港市場和美國市場,代币化和穩定币化邏輯已經給市場帶來了沖擊。當我們看到穩定币、特别是代币化的最新競争态勢時,我們發現AI金融化已進入高光時刻。

圖為王忠民
高端對話
金融與産業的數智化協同是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内生動力
高端對話環節由廣東衛視主持人吳荻主持,歐陽衛民和王忠民共同參與。
對話中,主持人首先就當前數智金融如何與産業進行連接發起讨論,兩位嘉賓圍繞該問題進行了多維度交流。随後,針對區域産業協同中的“數據孤島”“風險共擔難”等問題,主持人引導嘉賓展開深入探讨,雙方結合行業現狀分析了關鍵挑戰與潛在路徑。最後,對話聚焦數智金融的國際合作、全球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共享問題,嘉賓就未來發展趨勢交換了看法。

圖為高端對話
在主題發言環節,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長貝多廣,廣州仲裁委員會金融投資專業委員會首席專家、仲裁員,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銀行業協會原首席法律顧問蔔祥瑞,盈峰發展CEO邱延冰,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并購融資委員會委員、大成律師事務所金融行業委員會牽頭人、高級合夥人王傑,米度并購創始合夥人、董事長李敏分别就普惠金融、數智金融、産業并購等内容作主題分享。
主題發言
貝多廣:正确理解普惠金融
貝多廣表示,一是正确認識普惠金融的内涵,不是簡單的普及加優惠,而是要将中小微弱等群體包容進來,提供金融服務,其核心是包容性。二是明确普惠金融的廣泛範圍,不應局限于普惠信貸,而是一個綜合服務體系,要涵蓋整個金融體系,包括普惠信貸、消費金融、普惠保險、股權投資等。三是目前普惠金融生态體系仍存在不足,應加強對農村養老、中小微科創企業、綠色金融覆蓋中小微農村等領域的重點支持。最後,他指出,數字金融未來方向是數智化。

圖為貝多廣
蔔祥瑞 :數智仲裁助力金融産業健康發展
蔔祥瑞表示,金融仲裁促進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專業判斷力、完善内控力、強大自策力和廣泛執行力四大核心優勢。當前金融案件數量呈上升趨勢,仲裁因其專業性和高效性成為解決金融糾紛的理想選擇。廣州仲裁委員會于2011年在全國率先成立金融仲裁院,在金融仲裁領域持續深耕,抓住“南沙金融30條”政策機遇,發布《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争議解決的十條舉措》,以“服務為本”貫穿金融争議解決全周期,立足用戶需求、堅持用戶導向,形成有力“組合拳”,促進快速、高效、低成本化解金融糾紛。未來,廣州仲裁委員會将繼續發揮數智仲裁優勢為金融業提供定制化服務和數據産業支持,護航粵港澳大灣區金融高水平開放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和廣東金融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圖為蔔祥瑞
邱延冰:把握先發機遇,加緊推進穩定币立法
邱延冰表示,人工智能和以區塊鍊為基礎的穩定币拓展了數智金融技術底層基座,将進一步提升實體經濟運行效率,并創造出新的數字金融生态。穩定币作為一個新的金融基礎設施,其核心價值在于颠覆傳統支付體系的高成本與低效率,實現低成本秒級結算。而其更深遠的意義是構建了新的全球支付生态體系,随着穩定币的進一步發展,許多金融活動都可以脫離傳統法币體系,改在穩定币體系内完成。目前全球形勢來看,穩定币立法先發地位至關重要,率先立法的穩定币體系将對體系外國家産生虹吸效應,并将影響甚至重塑未來國際金融格局,該議程涉及國家金融主權,我國應抓住機遇、鼓勵創新。

圖為邱延冰
王傑:産業并購與發展機遇緊密相連
王傑表示,産業并購與發展機遇緊密相連,在這個過程中,政策鼓勵、金融賦能和發展機遇是關鍵。政策方面,要協助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促進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金融賦能方面,要推動科學家、企業家和投資家攜手合作,形成完整生态;發展趨勢方面,要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鼓勵上市公司科技創新,推動耐心資本發展,加快形成創新生态,提升上市公司科技含量,改善投資者回報,提升制度包容性,嚴格監管和推動改革開放等。王傑強調,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經濟核心驅動力之一,具有巨大發展空間和産能,産業集群和現代服務業是未來發展重點。

圖為王傑
李敏 :并購是解決内卷、實現融資、實現減持的重要手段
李敏表示,當前資本市場呈現一些新特點,資本市場的主要功能由融資轉變為重組,并購是解決内卷、實現融資、實現減持的重要手段,中國千億上市公司無一不是伴随并購而産生的。并購一定是基于長期主義,基于上市公司的能力圈範圍,基于并購标的的競争優勢。
李敏稱,戰略導向、長期主義是監管部門支持并購業務的前提條件。這意味着,“套利”邏輯不再,“産業”邏輯長紅,盈利能力差、炒概念、産能過剩的資産不會被支持。值得強調的是,活躍并購不等于放松監管。

圖為李敏
在圓桌交流環節,招商信諾總經理助理兼網電事業部總裁顧育匡,太平洋健康險廣東分公司總經理周卿,衆惠财産相互保險社首席營銷官、創新中心總經理張耀輝,工銀安盛人壽健康險事業部負責人楊柳曳,鎂信健康首席商務官郎立良,針對健康險發展的挑戰與機遇進行了深入探讨。由明亞保險經紀營銷中心助理總監劉存鑫主持。
圓桌交流
顧育匡:高端醫療險的成功依賴于産品背後的服務和運營能力
顧育匡表示,高端醫療客戶的需求不僅僅是普通醫療服務,而是對優質醫療資源和健康管理服務有較高要求。顧育匡結合自身就醫經曆,強調了醫療網絡構建、專業能力建設的重要性。他認為,應在全國建立廣泛的直付醫院網絡和網點,高端醫療險的成功不僅依賴于産品本身,更重要的是産品背後的一系列健康管理服務,以及保司運營能力的搭建。隻有做好基礎工程,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進而建立核心競争優勢。

圖為顧育匡
周卿:商業健康險應聚焦産品升級、産品創新與健康管理協同發展
周卿表示,當前商業健康險發展需要重點把握三大方向。首先産品升級是一個方向。數據顯示,我國持有重疾險保單的群體已超2億人,但人均保額僅為18萬元。這一保障水平已難以匹配現代醫療技術發展帶來的治療成本提升,以及消費者日益增長的保障需求。因此,既有客戶的加保服務和産品疊代升級将成為重要增長點。其次,産品創新要精準覆蓋細分需求。近年來,帶病體保險市場快速發展,從最初的結節類保險到癌症術後複發險等創新産品不斷湧現。這類産品有效填補了亞健康人群和帶病人群的保障空白,展現了健康險市場細分發展的巨大潛力。第三,健康管理服務深度融合是趨勢。以長期護理險為例,産品形态已從傳統的返還型壽險,升級為整合家庭适老化改造、健康管家等服務的綜合解決方案。這種"保險+服務"模式不僅能提升客戶體驗,更能創造差異化競争優勢。這三個發展方向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商業健康險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邁進。

圖為周卿
張耀輝:相互保險應做好“粘合劑”角色
張耀輝表示,現階段,中國醫療改革的方向正朝着築牢安全風險底線的方向發展。在大醫改背景下,中國商業健康險行業正經曆深刻變革。商業健康險未來發展方向應從簡單的醫保補充型保險升級為與基本醫保體系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關系,并深度參與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構建。而相互保險可在社保與商業保險之間扮演着至關重要的“粘合劑”角色。 相互保險共建、共治、共享的制度設計及其公益普惠的核心屬性,與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及醫療保障制度堅持的公益性方向高度契合,是社保體系的有力補充,能夠為體系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衆多元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圖為張耀輝
楊柳曳:從“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轉變帶來壽險公司産業布局新變革
楊柳曳表示,壽險公司在健康險領域的發展需緊跟市場與政策變革。醫保DRG改革後,重疾險杠杆降低,客戶對醫療品質的需求提升,促使險企從财務補償轉向服務供給和健康管理。楊柳曳指出,中端醫療市場在“醫改”背景下逐漸顯現需求,壽險公司應重視中端醫療布局。未來,健康險應以中高端醫療、特定疾病醫療為核心,以特藥醫療險為突破口,注重産品研發專業度和醫療資源整合,從“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轉變,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将推動壽險公司産業布局和服務布局的革新。

圖為楊柳曳
郎立良:商保在政策引導下不斷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補充支付角色
對于如何讓商保和社保真正有效結合,郎立良認為:這是一個行業普遍痛點。各自數據、流程和機制不同步。患者出院後要像‘湊拼圖’一樣,先跑醫保窗口,再整理 十幾頁單據申請商保理賠。随着醫保“保基本”的定位愈發明确,健康險行業正通過“需求分層”推動行業走向精細化。商保在政策引導下不斷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補充支付角色,在我們看來,這種補充作用正在讓雙方的聯動更加緊密和有機。鎂信健康的定位就是醫保外的“支付平台”,我們建設了多元支付平台。我們都知道從慈善贈藥、捐贈,到純自費,到商業健康險和醫保,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關系,我們要做的是串聯不同的支付方案,将多元支付方案、多元主體連接起來,滿足不同層次的健康需求。通過惠民保等産品将社保結算與商保支付打通,從患者視角設計出連續性支付體驗,讓商保真正成為醫保的補充機制。

圖為郎立良
劉存鑫:醫療險行業應提升适應維度
劉存鑫表示,中國醫療險行業經曆了從無到有的快速發展,從最初的國民百萬醫療到如今的中端醫療、高端醫療等,産品形式不斷豐富,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而現階段,行業正面臨關鍵轉折點,醫保體制改革已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随着普惠型醫保的快速普及以及DRG/DIP支付改革,傳統健康險市場面臨結構性變革。行業必須重新審視自身定位,尋求差異化競争,與時俱進,共同去提高醫療險的适應維度。

圖為劉存鑫
本次主旨會議由Betvictor中文版主辦,由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金交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清華金融評論》編輯部承辦。除演講嘉賓外,出席會議的還有來自各省市代表團、廣州民盟的代表,Betvictor中文版及清華五道口校友以及各大金融機構的領導和代表。現場座無虛席,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會議同時在新華網、新浪财經、鳳凰網财經、全景網、每日經濟新聞、萬得3C、中國經營報等媒體上同步直播。

圖為吳荻
關于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主旨會議
在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上,Betvictor中文版受邀舉辦主旨會議,緻力于搭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金融交流與全面互聯互通的高質量平台,融合政策、學術和業界等多方面觀點和研究成果,打造輻射全國的專業、開放、共享的高端金融盛會,以助力我國經濟金融改革與高質量發展。自 2016年以來,該會議已連續舉辦了十屆,累計邀請演講嘉賓 210餘位,現場參與達 8000人次線上覆蓋聽衆超百萬,媒體傳播超80 萬次廣受社會各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