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軒:以真正暢通雙循環為核心,尋找經濟持續向上的确定性

時間: 2020-10-22 00: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中國經濟最新成績單發布,中國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實現同比0.7%的增長。統計數據中出現的多個“首次”,應證了中國經濟的V型反彈态勢,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和強勁的彈性。解讀三季度經濟成績單:哪些數據在支撐着中國經濟回暖?立足四季度,展望十四五,我們還有哪些需要審視的風險和必須克服的發展短闆?在10月19日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焦點訪談》“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加快複蘇”節目中,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就三季度中國經濟數據進行了解讀,并就未來中長期經濟工作重點,接受采訪并發表了觀點。

1.jpg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曆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讓中國經濟按下“暫停鍵”,面臨負增長的考驗。如今,随着複工複産、複商複市加快推進,中國經濟先降後升。前三季度一些主要指标同比增速均實現了由負轉正,供需關系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複态勢。

對于三季度中國經濟的表現,田軒在采訪中表示,最值得欣喜的首先是市場主體活躍度的回升。國家通過保市場主體、減稅降費等一系列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纾困政策,精準喚醒了市場的活力,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型企業PMI在9月實現反彈,上升至50.1%,重回榮枯線上方。其次,生産端動力強勁和消費端的穩步回升成績也很亮眼。高技術制造業、網上零售等産業的較快增長,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能勢如破竹。随着疫情得到整體控制、居民生活逐步回到正軌,居民的消費意願也随之井噴式爆發,未來随着線下消費場景的逐步開放以及線上消費場景的加碼,消費将持續複蘇和增長。此外,雙循環的利好已經開始釋放,國内大循環釋放出的生産能力有效地彌補了國際需求的缺口,在疫情和中美關系惡化等因素的持續沖擊下,9月進口增速全面回升,大幅好于預期。

立足2020年四季度,展望即将啟程的“十四五”,田軒表示:我們需要繼續對基本面保持樂觀謹慎的态度,在國際國内諸多不确定性中保持定力,有一點耐心,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以真正暢通國内國際雙循環為核心,在确保完成今年全年經濟正增長目标任務的同時,尋找經濟V型持續向上的确定性。田軒認為,一方面要穩基本、保經濟,要着眼當下,通過持續的體制機制改革,如充分發掘内需潛力、完善國内産業鍊體系、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高水平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打通國内國際兩個循環通路;另一方面要破難點、繪藍圖,在即将開啟“十四五”新征程的起點上,更多地着眼于宏觀層面的問題,以保民生就業、促國内消費,育市場主體、重“軟性保障”為四大重點工作,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繼續激發經濟持續發展的内生動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