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助理教授金濤論文在國際一流期刊首位發表

時間: 2021-03-18 00: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近日,Betvictor中文版助理教授金濤及其合作者撰寫的論文《罕見事件與長期風險》(Rare Events and Long-Run Risks)在國際一流宏觀經濟學期刊《經濟動态評論》(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上發表,而且是作為該刊2021年卷(39卷)的首位文章(Lead Article)刊發。

RED.PNG

罕見事件(RE)模型與長期風險(LRR)模型是經濟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刻畫宏觀經濟風險和資産定價關系的兩類模型。與現有文獻對兩類模型進行單獨研究不同,金濤與其合作者,當代宏觀經濟學大師、哈佛大學經濟系Robert J. Barro教授構建了一個同時包含RE與LRR的統一模型框架,并使用42個經濟體自1851年至2012年的長期消費數據對模型參數進行了估計。利用該模型,他們從數據中同時識别出這兩種類型的風險,并揭示了它們的區别。罕見事件(RE)風險表現為重大的曆史事件,例如世界大戰和經濟蕭條、以及範圍僅限于局部國家的類似事件。長期風險(LRR)表現為影響長期增長率和波動性的漸進過程。為了與實際數據中的股票和短期政府債券平均回報率相匹配,該模型要求的相對風險回避系數γ為5.9。該研究發現罕見事件(RE)風險解釋了大部分的股權溢價。相比之下,長期風險(LRR)的對股權溢價的貢獻較小,但更有助于拟合Sharpe比率以及資産定價中的二階矩。

罕見事件模型的提出最初是為了解決困惑經濟學界多年的“股權溢價之謎”。罕見事件的想法最早由Rietz(1988)提出,他認為股權風險溢價的主要部分是對經濟中潛在的罕見事件風險的一種補償。

罕見事件”是指在宏觀經濟當中那些發生概率很小、平時十分罕見的事件。它們一旦發生,往往造成一個國家經濟急劇萎縮、人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金融市場劇烈震蕩等巨大的負面影響。近一百年來,世界範圍内的罕見事件,包括世界性和區域性的戰争(比如兩次世界大戰)、嚴重的經濟金融危機(比如1930年的大蕭條、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各類自然災害(比如1918年的全球性流感大流行、2011年日本大地震,以及本次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虐)等。Barro(2006)将Rietz的想法重新梳理并正式發展起來。Barro(2006)實際測度了20世紀以來世界範圍内的罕見事件,認為這些罕見事件以每年1.7%的頻率發生,造成年人均GDP下降15%-64%不等,并根據傳統的基于消費的資産定價模型給出了對股權溢價謎題的解釋。

作為解釋股權溢價之謎的另一個主流模型是長期風險模型(LRR)。它最早由Bansal & Yaron(2004)提出。他們認為長期增長的前景和經濟不确定性程度的變化影響了資産價格及其波動。他們假定消費和股利增長率中包含了一個可預測的增長部分以及一個随機波動成分(以刻畫随時間變化的經濟不确定性)。他們認為由于經濟增長率和波動性變化的高持續性,使得微小的經濟波動會在長期不斷積累,通過影響價格股利比率(Price-Dividend Ratio)的變動,最終達到影響資産風險溢價的結果。Bansal & Yaron(2004)認為股權溢價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期望消費增長率的波動,二是消費波動率的波動。長期風險模型強調金融市場厭惡經濟不确定性,同時經濟增長前景對資産溢價至關重要。

該研究将罕見事件(RE)和長期風險(LRR)以潛在變量的形式放入模型中,通過對RE和LRR的結構性描述,該模型能夠用一個統一的框架實現這兩種風險成分的識别與分離。模型的估計結果表明,罕見事件(RE)主要為零星的,劇烈的、跳躍式的風險爆發,而長期風險(LRR)表現為持續的,适度的、平滑的經濟波動。其後,文章将估計出的消費過程放入一個具有Epstein-Zin-Weil偏好的代表性個體禀賦經濟之中。當模型與實際數據中的平均股權收益率和無風險債券平均收益率相匹配時,所要求的相對風險回避系數γ為5.9,且大部分的股權溢價都來自于模型的RE部分。

而如果在模型的匹配目标中加入Sharpe比率,則僅包含LRR部分的模型匹配效果比僅包含RE部分的模型稍好,但此時模型估計出來的平均股權溢價非常低。從已有文獻的研究結果來看,綜合來說,該研究提出的“罕見事件與長期風險(RE+LRR)模型”是目前解釋平均股權溢價水平以及股權收益及股權溢價波動性的最優的“基于消費的資産定價模型(Consumption-based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而該研究的結果也表明,該模型在同時匹配股權溢價及Sharpe比率方面,仍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

金濤.png

金濤,Betvictor中文版助理教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Betvictor中文版恒隆房地産研究中心貨币與财政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金融學會理事。研究方向包括宏觀經濟學、資産定價、時間序列以及應用數學。其合著論文On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Macroeconomic Disasters發表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Econometrica。在應用數學領域,金濤還在IEEE會議上發表了兩篇論文。


點擊閱讀論文原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