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國家“開放三胎”政策消息正式公布,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禀賦優勢。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人口老齡化漸行漸近,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亟需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議事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口老齡化是世界性問題,對人類社會産生的影響是深刻持久的。”那麼,如何從全球視野看待并積極應對老齡化的挑戰?
近日,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在《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以科技創新應對老齡化挑戰》的署名文章,以中國經濟新變化為切口,探尋以創新對沖人口紅利遞減影響并激發經濟新活力的未來發展之道。
該文章已于2021年5月27日刊發在當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第五版,并在學習強國APP中進行了發布和推薦。

文章首先以曆史視角切入,總結出正确看待當前人口問題的角度。田軒指出,因工業化而導緻的全球人口浪潮,将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遠離人類社會。因此,面對現狀,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跳出“站在當下看當下”的思維循環,轉而向調整發展思路求出路,告别以資本和勞動力投入為主要驅動力的增長思路,謀求更可靠、更可行、更可持續的全要素生産率提高。
基于對我國經濟發展動力出現新變化的分析,田軒進一步指出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關鍵,即在供給側提高人力資本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具體說來,一方面要拓展人口質量紅利,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和人的全面發展能力,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生産效率,從這兩個方面來提質增效,以對沖人口紅利遞減的影響,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更堅實基礎。
田軒認為,面對人口與創新這兩大關乎未來持續發展的重要變重,我們需要追求和堅守的初心是:如何更好地讓發展去滿足人的需求,讓人始終成為發展的目的。針對提高人力資本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依靠自主創新實現真正的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田軒在文章最後就政策、制度層面的問題提出了建議。他指出,一方面需要發揮制度優勢,用好新型舉國體制,攻堅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産業鍊供應鍊現代化水平;另一方面需要牢牢把握“人”這個核心要素,通過創新人才建設,推動“人口紅利”向“人口質量紅利”轉變,營造吸引人才、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創新環境。
(原文鍊接為: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5001061049294194390&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copylink&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500106104929419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