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皓:銀行可多給小微企業貸款,但利率不能違反市場定價

時間: 2020-01-03 00: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疏通小微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不能期待用一個方法就能完全解決問題,也不要期待一夜就能解決問題。”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周皓近期在接受搜狐财經和經濟雜志訪談時說,國有企業的剛性兌付一定程度上導緻了貨币政策傳導不暢,疏通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渠道需多管并輸。

Betvictor中文版發布的《2019上半年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報告》顯示,雖然今年上半年宏觀層面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顯著下降,但在微觀層面上,銀行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指标卻呈上升狀态。

金融機構如何做到既支持小微民營企業,又能防控不良貸款的違約風險?周皓表示,可以在量上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但不能在價格目标上做強硬要求。“不能違反市場定價,小微企業的利率一定要反映信用風險。”他說。

對于打破國有企業的剛性兌付,周皓建議将國有企業的部門監管和地方政府監管轉變為資本監管,使得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脫鈎,減少國有企業的政府行為。此外,他還建議進一步對外開放金融服務業,增加國有金融企業的市場競争能力,迫使其提高效率。

周皓還稱,在當前經濟下行、銀行違約風險上升的情況下,适當寬松的貨币與财政政策是必要的。他同時強調,長期政策的重點是創造一個公平競争的環境,以此激發民營企業的積極性。

“短期和長期政策的有機結合,應該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周皓總結道。

采訪實錄

搜狐财經&經濟雜志:《2019上半年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報告》指出,在微觀層面上,銀行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指标仍在上升。一方面,我們要在政策上支持民企貸款,另一方面要把控風險,應如何平衡兩者?

周皓:這是一個特别好的問題,也是一個難點。

銀行微觀層面的風險因素上升,一是和銀行滞後于經濟周期有關。另一個原因是,雖然我們加大了對小微民企的支持力度,但由于小微民企的償債能力确實不強,所以必然會引起更多的違約風險出現。這是個矛盾。

如何能做到既支持小微民營企業,又能更好地防控不良貸款違約風險呢?第一,支持民營企業,可以提出信貸數量目标,但在價格目标上不能做強硬要求,即不能違反市場定價,小微企業的利率一定要反映信用風險。

第二,貨币政策疏導不暢,信貸支持很難輸送到小微民營企業,這和國有企業的剛性兌付是有關系的。

因為國有企業對利率的反應不太敏感,信貸的剛性比較高,而這種剛性會減慢貨币政策的傳導速度。等信貸傳遞到了民營企業時,量就比較少了,速度也比較慢。

從某種意義上說,打破國有企業的剛性兌付也會改善貨币政策傳導的效果。 

搜狐财經&經濟雜志:打破國企剛性兌付讨論了很久,但進程比較緩慢,對此你有何建議?

周皓:這方面的進程比較慢,但是過去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股權分置改革後,國有企業的杠杆率有所下降。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改善了國有企業的效率。

我建議,将國有企業的部門監管和地方政府監管轉變為資本監管。像一些地方一樣,用主權基金來管理國有企業資本,使得國有企業和行業、部門和地方政府脫鈎,這樣既能保證國有資本的增值保值,同時也可減少國有企業的政府行為。

這些方案都在提,也在試驗,進展快慢不太一樣,但我們還是應該抱有積極的希望。 

搜狐财經&經濟雜志:發展資本市場,提升直接融資的比例,是否是當前解決上述兩難問題的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周皓:某種方法不能完全解決該問題。

大型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和銀行渠道上的表現都是不錯的,而小微民營企業在上述兩方面的表現都不行。

所以,疏通小微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需要多管并輸,不能期待用一個方法就能完全解決問題,也不要期待一夜就能解決問題。

發展小微銀行可能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因為小微銀行更願意直接貸款給小微民營企業。同時,小微企業也需要一定的IPO支持。總之,應該利用多種渠道和方法來改善該問題。

搜狐财經&經濟雜志:我們經曆了去杠杆到穩杠杆的過程,金融政策應該如何平衡好短期和長期目标? 

周皓:此前我國杠杆率增長迅速,從100%左右增長到240%,所以彼時去杠杆政策是非常正确的決定。

但是,去杠杆政策和穩杠杆政策需要與保護實體經濟增長相吻合。經濟呈現較大下行壓力時,去杠杆政策有可能加速經濟下行壓力,這時去杠杆政策便不能取得效果。

所以,在2017年前,去杠杆是正确的思路。在2017-2018年後,去杠杆政策就需要做相應的調整,此時穩杠杆便是更合适的思路。

因為隻要杠杆率穩定了,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民企債務的實際負擔是在下降的。如果經濟保持增長,現金流随之增加,實際杠杆負擔也會随之下降。

這個政策的調整是成功的。從2018年下半年到現在,我國杠杆率溫和增長,經濟止跌回升,經濟恢複的迹象已較為明顯了。 

搜狐财經&經濟雜志:所以在當前經濟下行階段,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其實是第一目的?

周皓:是的。長期來看,要想疏通融資渠道,穩定經濟增長,還得靠供給側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創造一個公平競争、中性競争的環境,激發民營企業的積極性。

短期來看,由于4月份以來銀行違約風險有所上升,所以短期政策反而要傾向于寬松:貨币政策、金融監管政策、财政減稅政策都要進一步适當寬松,這能抵消銀行違約風險上升造成的負面影響。

短期和長期政策的有機結合,應該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搜狐财經&經濟雜志:長期來看,要創造一個公平競争環境,我們要做哪些改革? 

周皓:長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比較複雜的工程,并非隻改某個部門的問題。 

首先,國有企業改革需要資本運營代替直接行政監管。其次,地方政府也要通過長期的改革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地方政府的融資問題,包括适時推出房地産稅、分稅制改革等。

另外,進一步對外開放金融服務業,增加國有金融企業的市場競争能力,迫使其提高效率。

(轉載自搜狐财經與經濟雜志聯合打造的“緻知100人”系列訪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