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皓:中國新興商業領袖——二代企業家的崛起

時間: 2019-07-02 00: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gaohao1.jpg

本文根據高皓在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新興商業領袖”專場論壇演講整理。

gaohao2.jpg

高皓 Betvictor中文版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


我想首先從宏觀視角展望中國新興商業領袖,從現在開始的十年裡,我們觀察到有兩股力量、兩大群體正在塑造中國經濟新的天際線。

第一個群體是傳承、發展父輩企業的第二代企業家,第二個群體是開創全新事業版圖的新一代創業家。這兩個群體主要是80後,也包括部分75後。他們現在大概是30、40歲,10年後是40、50歲。這兩個群體将在未來10年間成為中國企業家的中堅力量。更直觀地說,到2030年,那時我們經常談起的企業領袖可能不再是馬雲、馬化騰,而是王興、張一鳴。這一代企業家的整體特質,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企業的國際競争力。

今年是改革開放的第41個年頭,中國民營企業即将迎來曆史上首次大規模的傳承浪潮,但企業傳承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在美國,隻有不到40%的企業能夠成功傳承到二代,傳承到三代的不到13%。由于獨生子女政策、傳承與轉型升級疊加等因素,我國民企傳承成功率會更低。即使按美國數據樂觀估測,我國3200萬家民營企業中可能有上千萬家在傳承的過程中消失。數量衆多的民企在傳承中所面臨的生死存亡問題,可能成為影響就業、稅收和國家經濟安全的 “灰犀牛”。應對代際傳承,不但對每家企業至關重要,也對國家和社會意義重大。

民企傳承,并非隻有接班父輩創辦的傳統産業“自古華山一條路”,二代企業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做出不同的路徑選擇。我們基于對國内外民企傳承的實證研究,識别了二代企業家發展的三種基本模式:創新中接班、颠覆式創業和戰略性投資。

創新中接班,落腳點在接班,但一定要注重主營業務的創新和轉型。六年前,新希望劉永好董事長女兒劉暢接班集團旗下最大、也是最傳統的業務闆塊——新希望六和,帶領這家中國最大的農牧企業轉型升級、組織變革,從飼料、養殖等傳統業務向價值鍊下遊不斷延伸,拓展到食品深加工、終端品牌和餐飲美食,在不斷創新中完成了接班。

颠覆式創業,落腳點在創業,在主營業務之外開創新的賽道和産業。去年12月,楊惠妍由碧桂園董事局副主席升任聯席主席。上市公司公告說明了父女分工:父親楊國強負責傳統的地産業務,而女兒楊惠妍則負責除地産以外的新業務,例如在美國上市的教育公司博實樂,在香港分拆上市的物業公司,以及農業、機器人等新領域,帶領團隊從零開始創辦新業務,實現新的拓展。

戰略性投資,落腳點在投資,但并不是單純的财務投資,而主要是基于實業的戰略投資。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的兒子何劍鋒,并沒有接手企業管理權,而是運用父輩積累的資本,創辦了一家獨立于美的之外的多元化産業投資控股集團——盈峰集團,通過戰略投資、兼并收購進入環保、文化、母嬰、新材料等領域,控股兩家上市公司盈峰環境、華錄百納,開拓了新的方向。

接班、創業、投資隻是二代企業家發展的三種基本模式,在不同階段可能會進行切換,也可能同時是幾者的混合。對于二代企業家而言,每條路都可以走的很精彩。隻要傳承好父輩的企業家精神,就能不斷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揚光大。

二代企業家的崛起将給中國經濟和社會帶來新變化和新動能。我們觀察到以下四個特點:更開放、更科技、更人文、更公益。

(1)   更開放

不少二代企業家在海外求學,他們具有更寬廣的國際視野和更開放的合作心态。去年12月,食品飲料領軍企業康師傅完成了代際傳承,65歲的第一代創始人魏應州退休,畢業于斯坦福的長子魏宏名接任董事長,畢業于哈佛商學院的三子魏宏丞接任執行董事。在康師傅為期十年的接班過程中,二代不但與國際知名咨詢公司合作,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數字化轉型,而且推動了與星巴克、百事可樂、NBA全球知名品牌的戰略合作,為企業和品牌的發展注入了新元素和新動能。

(2)   更科技

大多數一代企業家受到時代的限制,沒能接受系統的教育,很多人在實踐中自學成才;而二代企業家在父輩的培養下,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在産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中有更大的作為。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的兒子梁在中,創辦了工業互聯網平台公司樹根互聯,利用物聯網和雲計算技術服務大量中小制造業企業,已經連接了56萬台機器設備,賦能61個工業細分領域。

(3)   更人文

80後、90後客戶正在成為中國主流消費人群,以人為本、文化創意、美好生活成為新的關鍵詞。二代企業家對年輕客戶的理解更深入,産品和服務也體現出更多的人文色彩。青島傳統服裝生産企業紅領集團創始人張代理,支持女兒張蘊藍引領新的個性化定制時尚品牌“酷特智能”,以工業大規模生産的低成本,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定制,幫助大衆消費者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更公益

傳承是财富的意義,公益是财富的歸宿。在代際傳承時,無論是一代還是二代,都會認真思考财富的真正價值,以及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去年,接任萬向集團董事長的二代企業家魯偉鼎,秉承父親魯冠球的情懷,将控股兩家上市公司承德露露和萬向德農的萬向三農集團全部股權捐贈出來,設立國内最大規模的慈善信托“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以公益慈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無論是傳承事業的二代企業家,還是開創新業的一代創業家,中國新興商業領袖正在崛起。我們期待企業家精神代代相傳,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