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關稅可能使美國經濟結構不平衡,效率更低

時間: 2018-12-19 00: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18年12月7日上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出席了由Betvictor中文版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和貨币政策與金融穩定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國際貿易關系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重構”論壇,并發表開幕緻辭。


朱民首先對會議主辦方表示了感謝,談到特朗普的單邊主義,他認為對世界貿易格局,全球産業鍊,世界經濟金融治理機制和信心都産生了很大的沖擊。他提出,解決美國貿易赤字問題的關鍵在美國國内的宏觀調控政策,而不在與别國的貿易摩擦。中國要堅持結構性改革,而美國非結構性的挑戰會使得經濟結構不平衡,效率更低。在這一格局下,重建世界經濟金融治理結構變得特别迫切,朱民鼓勵中國學者多發聲,提出中國設想。


以下為開幕緻辭全文:


歡迎和感謝各位嘉賓參加今天的會議。向付出了辛勤勞動的這次會議的組織者鞠建東教授和周皓教授以及他們的團隊緻謝。特朗普推行美國第一的單邊主義,對世界貿易格局、世界貿易機制、世界經濟金融治理機制産生了很大沖擊,今天會議将對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金融治理機制等議題進行讨論,也需要學術界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特朗普推行單邊主義以來,對整個世界的經濟金融形勢産生了巨大的沖擊,今天和當年美日貿易摩擦以及之前任何貿易摩擦相比,一個最根本的變化就是貿易和資本流動占全球經濟中的比重大大增加,全球經濟金融的關聯性密切提高和加大。因此整個經濟的互動和溢出效應特别明顯,美國引發的貿易摩擦對全球經濟金融産生了很大的沖擊。


首先是貿易增長下降, 這将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特别是影響新興經濟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由于美國挑起貿易争端,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今年下調了全世界經濟增長速度預期,明年全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會進一步下降,後年還會下降。因為貿易沖突,以及經濟周期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速度開始變緩,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開始加大。


第二是沖擊全球産業鍊,之前的任何貿易摩擦都沒有像今天如此完整和成熟的産業鍊。例如,以中國為主軸的亞洲的垂直制造業産業鍊在過去15年成長非常快,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都向中國出口大量的中間産品,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對這些向中國出口中間産品的國家影響也很大。貿易摩擦以來,今年全球FDI(外商直接投資)流量下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全球産業鍊會在什麼樣的模式和格式下重塑,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産業鍊的變化,引起投資的資金流動的變化、全球産業鍊重新布置和配置的變化,這個影響是深遠的,是從未經曆過的事情,需要予以研究。


第三,美國發起貿易摩擦後,我們用模型做很多模拟和計算,有10%的稅收、25%的稅收,對500億美元,對2000億、以及更大的5000億征收。今天和以前比最大不同點是,直接的貿易沖擊我們能在模型裡面計算,對金融的沖擊與對信心的影響難以量化,而在今天,金融和信心的沖擊對全球經濟金融的影響超過貿易的直接沖擊影響。貿易摩擦以來,金融市場産生巨大的波動顯而易見。3月份以來,美國對中國的市場依賴比較大的公司,其股票下跌的幅度遠遠大于美國一般公司的股票變化。貿易摩擦以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摩擦其實影響了新興經濟概念的很多國家。所以新興經濟從3月份以來,發生了資本市場波動、彙率貶值、資本外流。這些變化也給理論研究提出新的挑戰,我們今天如何計算這個沖擊和影響?


第四,中美貿易摩擦,不但有利益問題,也有對錯的問題。從對錯問題角度來說,美國的多邊貿易是赤字,在雙邊對中國也是赤字,中國的多邊貿易盈利是很小的,中國隻是單邊的對美盈利大。但是貿易從來是看多邊的,這個新的格局,反映美國儲蓄小于投資,儲蓄不夠,投資消費過高。所以,是國内政策引起的外部環境惡化。我在IMF工作的時候,關注過IMF的曆史。1945年在談判IMF框架時,英國的代表是著名的凱恩斯博士,凱恩斯提出:一個國家如果有巨額的貿易赤字或者盈餘,反映了一個國家國内的宏觀政策失衡,所以要監督這個國家對國内宏觀經濟金融政策進行調整。這個政策遭到美國代表團懷特先生的堅決反對,那個時候美國是一個貿易的盈餘國,而且他堅定不移的相信今後美國都将是貿易的盈餘國。凱恩斯的政策洞見能力遠遠超過懷特,但是美國的政治權重那個時候也是很難比的,所以懷特赢了,這一條沒有寫進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章程。30年以後,美國變成了貿易赤字國家,到今天整整延續了40年。這段曆史具有很大意義,外部的失衡其實和内部的失衡有關。10年以前,中國貿易賬戶經常的盈餘是10個百分點的GDP,我們通過内部結構改革縮小城鄉差距、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今天降到1個百分點左右。


随着中國人口老齡化和鼓勵消費,在未來3-4年裡面,中國的經常賬戶總體的盈餘可能走向赤字,中國經濟的再平衡其實走的很快。而美國今年的貿易赤字會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大,因為美國的财政刺激政策,展望今後幾年,美國會繼續貿易赤字,而且會有更大的貿易赤字。因此,哪怕中美之間減少了貿易差距,隻是把這個差額轉換到别的國家(日本、韓國、越南等等),并不會從根本上解決美國貿易赤字問題。如果美國在國内的宏觀政策不調整,它的貿易赤字會永遠存在,美國是否在兩年以後繼續和别的國家大搞貿易摩擦?這也是個問題。


第五,根據經濟學知識,關稅不是解決貿易盈虧的一個好工具,會引起國内資源錯配風險,會引起通貨膨脹的壓力上升。在上海進博會的時候,我和美國福特公司總裁在一個論壇上發言,美國對鋼和鋁增收關稅以後,美國的鋼鐵行業增加開工和就業,但汽車行業成本上升,高達10億美元,所以美國的汽車行業如今大規模開始裁員。這是典型的關稅反應。整個關稅的影響在未來的兩年裡會逐漸擴大,會引起美國經濟進一步失衡。中國堅定不移的用結構性辦法應對美國的非結構性挑戰,所謂美國非結構性的挑戰就是孤注一擲的抓在貿易上面,而中國結構性的挑戰是根據中國的實際需要,開放市場,進行結構性改革,使得中國整個宏觀經濟結構更平衡、更優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兩年以後,中國的經濟結構會更平衡,而美國可能會發生經濟結構更不平衡、效率更低的情況。


第六,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對二戰以來多邊主義的治理格局産生重大破壞時,怎麼樣重建世界的經濟金融治理結構變得特别迫切。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在今後5年裡不會得到根本解決,如果按特朗普現有的政策來說,他會不斷的打貿易戰,從中國打到德國,從德國打到歐洲,從歐洲打到亞洲。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如此不斷的擾亂世界經濟金融政策,會使世界經濟金融環境會變得非常惡化。所以,世界必須提出有效的、新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機制框架、政策和對策,所以治理體系改革就變得格外迫切和重要。


在這一個大格局下,我們今天讨論這個問題有重大的學術意義、理論意義、現實意義和政策意義。希望今天會議為這個研究提供溝通交流平台,在這個複雜變化的世界裡,聽到中國學者的聲音,提出中國學者的設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