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2017年宏觀經濟與投資展望

時間: 2017-01-05 00: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巴曙松,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

全球金融市場現階段存在三種不同的現象

第一是全球經濟分化明顯,導緻各國施政目标與重點差異大:不像200809年全球受到的相同危機的沖擊各國政策很容易形成共識,現階段各經濟體很明顯出現不同的循環,例如:美國進入升息循環,相對地很多新興市場經濟進入調整的下行階段,甚至可能還要實施降息的周期,這種經濟發展的背離很容易導緻全球資金大幅從新興國家回流到先進國家。

第二是全球利率處于曆史低位,彙率波動成為經濟壓力的釋放口:全球利率在曆史低點,很多經濟體是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當利率已無調整空間時,很多經濟體調整的壓力往往會反應在彙率上,所以這段時間彙率的波動非常劇烈,彙率波動成為釋放經濟調整壓力很重要的一種出口。香港交易所的人民币期貨最近交易量大幅上升,全市場未平倉量已達四萬多口的曆史新高,反映了對人民币彙率風險的關切。但若以全球彙率來作對比,其實人民币表現算是很好的,人民币和英鎊、新台币兌美元的貶值幅度算小,相對歐元與日圓的貶值幅度就更大。

第三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政策基調開始更加強調内部事務優先,參與全球化的積極性大幅降低:這種現象以美國與英國為代表,表現在全球的經濟指标上就是全球貿易的成長速度持續低于GDP的增速,以前全球化快速推進時期貿易增速一直都比GDP增速要高很多,而這種改變對于一些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經濟體形成壓力,也包括亞洲四小龍都面臨這樣嚴峻的問題考驗。

川普上任美國将退出TPP,中國主導的RCEP是否在貿易上有更大發揮空間

20169月初在杭州召開的G20領袖會議上看,中國在國際經濟政策的導向上非常支持全球化,大陸和周邊的經濟體如台灣、香港、韓國、新加坡都自全球化獲益良多,所以這些大的經濟體要完全逆全球化而動是不切實際的。在這些主要發達國家參與全球化程度降低時,确實給中國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提供更大的空間,在此之前亞太地區事實上形成兩個明顯的貿易規則競争,就是TPPRCEPTPP若美國如川普聲稱的那樣退出後,自然就是大陸主導的RCEP發展空間大。TPP強調的是較為發達國家的訴求,更多關注的是服務貿易與投資的便利化,而RECP強調的是更多的包容性與多元性,不是刻意訂一個很高的标準,如果美國放棄TPP的話,意味着全球貿易強調更多的包容與多元的雙赢策略(Win-Win Game),因為若是訂一個很高的标準推行下去隻有部分受益,很容易導緻全球市場的分裂,而RCEP多元化包含發達經濟體、發展中的經濟體與資源經濟體都能從中獲得好處,這将體現出中國更多包容、多元、共赢的傳統智慧。

最近大陸黑色與基本金屬價格明顯上揚,是去庫存成功還是階段性反彈?

2016年在大宗商品上有趣的現象是——産能過剩依舊存在,但是短期去庫存有進展導緻價格大幅上揚。大陸決策者積極推動去庫存,短期來看煤炭價格因為庫存壓得很低而上揚,從2015年底至2016年初煤炭有色金屬庫存開始明顯下降,但從整個經濟體的産能來看還是過剩,所以近期價格上漲是反應去庫存進展,但是中期來看還是要受制于産能過剩。基本金屬的價格也和美國、日本、英國一直困擾的通縮預期有關,現在是否能借由川普的大規模基礎建設、擴大财政支出而一下能給全球帶來通膨的預期是值得關注的關鍵。

債券市場殖利率大漲,是否利率低點已到底

這還是要持續觀察,因為利率低主要是因為實體經濟回報率下降不可能承擔很高的利率,在産能過剩的全球環境中通縮預期導緻低利率和零利率現象,所以這要觀察實際環境有無變化才是關鍵。另一個是川普的宏觀政策有一些内在的矛盾,例如:擴大公共開支、加大債務,又要減稅,那錢從哪裡來?他不斷加大開支與共和黨所提倡的小政府定位也是不一緻的,所以最終實際決策選擇哪一邊未定,還需要繼續觀察。且加大基礎建設設施給誰用?肯定是要用在促進貿易發展、經濟繁榮、人流與商品物流上才會帶來需求,若是貿易保護把門關起來那對基礎建設的需求從何而來?所以說,這些都需要再觀察,川普的選舉語言有多少可以确實轉化為施政,這中間還有很長的過程。

2017年全球資金流向

很大程度上要看幾個因素,一個是美元的加息節奏與美元可能升值的幅度,國際投資者預期這一波美元指數在目前的水平上可能還有10%以上的升幅,日前價位已經攻上102,美元指數成功突破100以上往往都有一段多頭可走。曆史上美元指數最高來到1602001年也達120以上,所以美元指數應該還有走強空間。美元走強可能會持續吸引資金從新興市場流向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将面臨政策上的挑戰,因為處于不同的經濟循環,經濟結構也不同,以前美元走強有一些小的經濟體很容易受到壓力,甚至出現金融危機。這些小經濟體通常是貨币錯配顯著,即利用美元便宜時大量借美元再用于本地的貨币需求上,另外一個是到期日的錯置,借短期的債來用在長期的項目上,可能是用在當地的基礎設施,現在債券殖利率慢慢上升就出現壓力。再一個是本國經濟希望寬松貨币,但維持本國彙率水準又想要加息,像1124日土耳其已經宣布加息來對抗美元升值。預料這一次資金大幅流出壓力最大的新興經濟體可能不是亞洲國家,因為亞洲從1997年後各經濟體大體上較為謹慎,但是世界上任何一個經濟體發生問題都會引起全球市場的波動,所以2017年将是一個很波動的一年。以前遇到很意外的事件叫作黑天鵝,現在我們好像是在黑天鵝湖裡遊泳一樣,看到黑天鵝反而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2017年人民币展望

可以看到港交所人民币兌美元期貨成交量與未平倉量已經反應市場預期,目前201712月期約成交價約在7.20,如此與離岸人民币現貨相比就有3.68%的貶幅。現在市場已經有足夠的工具去管理彙率風險,與其猜測彙率水平高低,還不如去管理好風險。其次是看人民币彙率也不能僅僅隻看人民币兌美元,因為從2015811彙改至今,人民币兌美元已有明顯貶值,而人民币兌一籃子貨币實際上是較穩定的,特别是20169月至11月,人民币兌美元貶破6.70後貶速加快,但兌一籃子貨币大緻上波動幅度很穩定,事實上和其他貨币比,人民币算是一個很穩定的貨币。

(本文編自金融讀書會微信公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