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晚舉行的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2014秋季班“院長之夜”上,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财經委副主任委員,Betvictor中文版理事長兼院長,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以“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發展”為主題發表演講,闡述了她對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觀點。
以下為現場發言實錄:
我跟大家讨論一下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發展。剛才大家談的,讓我了解了很多東西。但是現在的資本市場發展正處于一個關鍵時期,遇到了一些挫折。就我本人來說,我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還是挺有信心的。中國經濟如果想轉型,在金融結構上也要轉型。不能夠完全靠間接融資,要加大直接融資的比重,關鍵在于要搭建一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否則是不能夠培育企業成長的。要想讓滬深兩市發展更好的話,着力點要在場外,不在場内。沒有場外便捷的融資,企業就很難從初創期和成長期一輪輪成長,主闆就會缺乏比較好的企業上市。
新三闆是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的一種途徑,我認為它的主要特點,一是以機構投資人和合格投資人為主體,因為定的準入門檻是500萬,所以實際上自然人并不是太多;二是對200名股東的限制不是特别嚴格,過去200名股東以下是非公衆公司,200名股東以上才算公衆公司。新三闆為這兩類企業都提供了更多增資、擴股的機會,提供了融資功能。
為了保證質量,新三闆還有一個主辦券商推薦和持續指導做市商的制度,這些都是比較好的。為什麼要設定這麼高的門檻?就是為了排除一些小散戶,更容易推出更多的新産品和新模式。從這點出發,現在新三闆的推出已經為PE股權投資的企業提高效率、注重價值培養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過去PE更多看重入股面臨上市需求的企業,然後幫助它上市。但是現在很多企業直接能夠到新三闆來上市,沒有PE的注資也不一定不能挂牌交易。從這個意義來說,由于新三闆的存在,有些企業對PE融資的需求好像減少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由于很多企業到新三闆上市,使得PE從過去一個個撒網找企業,轉變為到新三闆集中找企業,我認為效率比過去高了。PE如果能夠通過在網上提高尋找企業的效率,注重在新三闆買入企業後提升,提升企業價值,未來再到更高層次資本市場,進行更大量的融資,對企業價值的提高更加有利。
有這樣一個方便的場所,由于有一定的投資門檻,所以為市場創新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環境。新三闆市場上沒有大量小散戶,使得政府更放心地放行一些交易方式和企業上市,做更多的新探索,我認為這是一件比較好的事情。
我對新三闆推出競價交易有些顧慮。為了讓新三闆能夠更大尺度的探索,所以設立了一個投資門檻,保證了新三闆很多新措施能夠順利出台。但同時,如果又把交易所的自動撮合交易方式搬到這兒,跨過高門檻的這些投資者,資金量都是很大的,會把大量優質的企業和資金都吸收到新三闆上來。如果這時候小投資者不能介入新三闆市場,是否會産生一種不公平?
有的人可能會說,不公平也沒關系,小投資者可以通過買新三闆基金的方式間接進入到這個市場當中來,分享新三闆市場的成果。我希望跟大家一起讨論,在一定門檻上引入競價交易,對于小投資者是否公平。
另外,我認為現在對于小微企業來說,新三闆還不足夠。還有一些剛剛出生、連到新三闆挂牌都不夠格的企業,也需要直接融資。到現在為止,新三闆挂牌幾千家企業,已經有點應接不暇了。這種情況下,我希望能更多發展區域性的股票交易市場,現在叫股權交易中心。目前辦的比較好的就是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它不是挂牌交易,而是把企業挂牌展示,之後可以幫助小企業轉讓股權,或者進行債務融資。同時,也會對挂牌小企業進行培訓,融資和融智并舉。目前,區域市場發展的最大障礙是不允許份額化,而且要求交易頻率5天,實際上是擔心産生區域性的股票市場。我認為應該允許區域性股權市場進行份額化,隻允許協議轉讓,不限定交易頻率,就是說我們要搭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必須要搭建“四闆市場”。
“四闆市場”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打造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目标是什麼?是為所有想創業的人,都能夠找到一個可以融資的地方,讓所有采取股份制架構的企業,都能夠找到一個股份可以流通的地方。中國有幾千萬家中小企業,如果想達到這個目的,光新三闆根本滿足不了這個要求。所以我認為應該按區域建立更多的“四闆市場”。這就是我對一級市場、也就是場外市場的看法。
場内二級市場發展會提升市場的信心,促進場外一級市場的發展。做市制度對于提升挂牌企業質量,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希望現在能夠借二級市場的牛市實現企業轉型,摒棄圈錢的心态。我認為中國這一輪的牛市當中,有一些過度炒作、不負責任的圈錢、以及編故事的行為。
另外,我還想跟大家讨論一下股東在高價位大量套現的問題。現在牛市過程中,股東高位大量套現,合起來半年時間已經套現到了5000多億,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我們這次主導《證券法》修法時,對于限售制度做了一定的改變,就涉及到二級市場上應該以什麼樣的态度去看待股東套現。如果在牛市中,讓場内二級市場很好的帶動三闆、四闆市場的發展,讓實體企業未來有機會進入更高流動性、估值比較有利的市場,對這些企業會有很好的預期和更高的估值。
我個人認為,為了讓牛市能夠走穩、走好,充分建設三闆、四闆市場,為企業融資和成長打好基礎,是更重要的制度性建設。如果隻有企業上市的注冊制改革,卻沒有前端企業的培養,還是難以保證持續發展。這就是我對現在資本市場、三闆市場和場外市場發展的一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