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新常态下的貨币政策 謹防過度寬松

時間: 2015-03-22 00: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3月22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Betvictor中文版名譽院長周小川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年會”上表示,今年将推進三方面改革,努力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其中資本市場會更加開放,發行者也會有更大的自由程度,可以選擇在境外或境内發行,也可以選擇發行币種;對于新常态下的貨币政策,一方面要支持經濟增長,考慮經濟增長的新特點,另一方面也要促進結構改革。太過寬松的政策,對于結構改革可能是不利的。

       周小川提到,今年是“十二五”最後一年,打算通過各方面改革努力實現人民币資本項目可兌換。他稱,有三件事情正在推進。

       第一,要使境内境外的個人投資更加便利化。周小川認為,目前雖然有了一些進展,但在有關法規條例上、在自由程度上還是有缺陷的。國内居民到海外投資,目前是事前審批制度,但已準備進行改革,國外居民投資中國目前主要通過QFII,方便和靈活程度不夠,今年準備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試點。“基本上達到資本項目可兌換,或者是作為一種自由使用貨币的标準。”

       第二,資本市場會更加開放。去年中國實現了滬港通,今年将實現深港通,除了使國際投資者能夠自由投資國内的股票債券,國内的投資者也可以投資國外的股票債券,方便程度以及投資者權益方面也應得到更高程度的保護。

在發行方面,周小川稱,不管是股票發行者還是債券發行者,他們也會獲得更大的自由度,将來境外發行者可以選擇在境内發行,境内發行者也可以考慮在境外發行。他們選擇的币種可以是可兌換貨币,也可以是人民币。

       第三,對《外彙管理條例》進行新一輪修改。此次修改将考慮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币變成自由使用貨币的要求。

       周小川還提到,在新常态下會考慮進一步加大資本市場發展的力度,同時也要考慮貨币政策穩健的程度,要使得杠杆率過去不斷擡升的現象,逐步得到改善;使得在新常态的經濟情況下,貨币政策始終保持穩健。

       “新常态下的貨币政策,一方面要支持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要促進結構改革。太過寬松的政策,對于結構改革可能是不利的。”他表示。

       此前,央行兩度降息,一次全面降準,還采用了一些新的流動性管理以及信貸總量管理工具,周小川坦言,這些做法讓外界質疑中國是否正在轉向寬松的貨币政策。

       但他認為,央行希望流動性管理的工具更多元化,既能夠對短期流動性市場産生影響,也會使用一些中長期的流動性管理工具。

       “我們仍舊選擇是穩健的貨币政策。”周小川說,盡管使用了多種工具,但将這些工具的數額加總,總量相對于中國現有的GDP規模來說并不明顯。

       他提到,整個社會信貸的擴張總量應該比名義GDP擴張總量可能略高2—3個百分點,根據中國傳統的經驗數據來看,這種量的掌握是比較穩健的,也大幅度的低于經濟刺激計劃期間的擴張的幅度。

       當有媒體問他有沒有什麼退休的計劃時,周小川回答,現在還沒有具體的信息和想法,“還有待觀察。”

       與周小川共同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還有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總裁克裡斯蒂娜·拉加德。在談到美聯儲加息對新興市場的影響是,她表示,美聯儲加息時點、力度、速度等可能造成的溢出效應會影響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中國出口部門肯定會受影響。

       針對SDR的問題,她指出,“目前還有很多條件需要談判,IMF會積極配合中國當局,如果符合條件的話,我們會考慮将人民币納入特别提款權的籃子。”

       周小川則稱,盡管IMF并沒有明确說加入SDR的貨币是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貨币,但是大體來講邏輯關系也是接近的。

       此外,拉加德還強調,IMF歡迎亞投行的成立,願意與亞投行合作,合作空間更大,競争應該比較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