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東榮副行長、
交通銀行宋曙光監事長、
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借召開年會之際,舉行簡短的《中國人民銀行原行屬院校發展簡史》首發和2014金融教育優秀研究成果頒獎儀式。作為這本《發展史》編委會主任委員和研究成果獎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首先我對《發展史》的正式出版和獲獎單位與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屬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之初,人民銀行根據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開始在全國許多地區舉辦幹部培訓班,陸續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幹。改革開放後,人民銀行為滿足金融業大發展的需要,先後接收了四川、陝西、湖南三所财經學院,并建立了多所幹部管理學院和職工大學。中專層次的銀行學校,基本覆蓋到每個一省(市、自治區),到80年代末已達到32所。1981年人民銀行創辦了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自1983年起,在銀行學校基礎上設立了7所金融高等專科學校。1987年,人民銀行與有關金融機構共同創辦了中國金融學院。在人民銀行領導下,金融教育呈現大發展的局面,辦學形式日益多樣化,除大中專和本科高校、成人教育學院和培訓中心外,還有函授、電大、自考、培訓、進修等多種形式,教育培訓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受教育人數大幅增加。數十年來,原行屬院校為全國金融系統培養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為我國金融業的繁榮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00年人民銀行所屬30餘所院校,根據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劃歸教育部或交地方管理,從此“行屬院校”成為了曆史。《發展史》如實記載了人民銀行領導下的金融教育事業的發展曆程和取得的成果。這本書凝聚了原行屬院校許多老領導、老教師的心血和感情,它記載了幾十年來原行屬院校幾代金融教育工作者團結協作、不懈奮鬥的足迹。
2013年上半年,教育基金會根據院校的建議,牽頭組織26家原行屬院校共同編寫這本《發展簡史》。在人民銀行辦公廳、宣傳部和原教育司老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所有參與院校同志們和金融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曆時一年半,終于成書,從而彌補了人民銀行發展史金融教育部分的欠缺,我很高興能将此書作為中國人民銀行成立66周年的一份獻禮。在此,我謹代表本書的編委會,對所有參與編寫、審稿的工作人員,對金融出版社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今天我們在此召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的年會和金融院校座談會,并圍繞大資管時代的人才培養問題舉行講座。我借此機會講兩點建議。第一,大資管時代的正常秩序有賴于金融産品法律關系的明确和風險分擔責任的明确。第二,大資管時代人才的培養首先是金融倫理道德的培養和對産品法律關系、風險分擔的精準把控。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誠信忠實是第一要務。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