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靈:促進小額信貸健康發展 增強為小微金融企業服務的能力

時間: 2013-09-09 00: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先生們、女士們、大家早上好。非常高興聚會昆明,我談一下對小額信貸的一些看法。我的題目是《促進小額信貸健康發展,增強為小微金融企業服務的能力》。

  首先,小額信貸機構正成為小微企業資金的重要供應者。20136月末有小貸公司7086家,貸款餘額7043億元。全國2013年上半年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中投向小微企業的是8134億,小額貸款公司增長的額度為1121億元,約為全國的13.8%,也是一個不小的份額。盡管有些小貸公司的貸款不完全投向小微企業,但是對增加貸款供給還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近期監管部門對小貸公司的發展提出了積極的引導信号。最近銀監會發了2013131号文件《關于防範外部風險傳播的通知》。很多人看到這個通知後感到很沮喪,認為風險傳播的幾類機構,首先就列出了小貸公司,還有融資擔保公司、典當行、民間借貸、非法集資。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積極的一面,文件提到了要開展資質、信用評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該對有業務合作關系的小貸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進行評級,應考慮但不限于注冊資本、股權結構、公司治理、合規經營、信用記錄,等因素”。最起碼文件是明文規定了可以向小貸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進行融資,但是要對大家進行評級,我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号。文件還提出,“要實行分級管理與授信,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該根據信用評級情況,實行分級授信。對信用等級較高的機構,根據法規上限給予較高的授信額度。随着信用等級降低,授信額度遞減,嚴禁向典當行和非融資性金融機構授信”。小貸公司授信不在禁止行列,根據信用評級情況是可以獲得貸款融資的。而貸款融資取決于信用狀況,這是監管部門防範風險的時候發出的積極信号,隻要大家守法合規經營是可以獲得認可的。央行在号召推動小額信貸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信用評級,指導小貸公司建立征信制度。這都是金融最高當局對市場發出的積極信号。

  第三,行業自律逐步形成,各地金融辦監管工作不斷完善。中國小額信貸創新論壇舉辦第四屆了。我們通過創新論壇,不斷的交流行業經驗,實現我們的自律。小額信貸的人才培養、理論研究、信用評級工作逐步展開。我們今天将見證通惠金融領袖研修班的開辦,小額金融研究院的成立,五星分類評價體系的試評,這些對我們行業健康發展、自律發展,發揮着積極作用。我們昨天召開了第二屆全國金融辦圓桌會議,大家交流了金融辦對小額信貸的監管,市場退出和信息網絡等等的經驗。金融辦的會議名義上說是第二屆,實際上從第一屆在杭州舉辦的小額信貸創新論壇開始,每次金融辦主任都召開閉門會議,大家都在交流對小額信貸公司怎麼進行監管,交流引導小貸公司健康發展的經驗和原則。

      第四,關注小額信貸新發展,防範金融風險。

      一是要關注經濟發展增速減緩和經濟結構調整形勢下,小額信貸面臨的風險。在經濟下行的過程當中,難免會有一些企業經營困難,或者出現資金鍊斷裂,對于這些機構我們要審慎放貸,但是我們更要幫助暫時困難的企業債務重組渡過難關。在經濟下行的時候,在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隻要他不是惡意欠債,所有做金融業務的人,應該有更大的寬容度,幫助這些企業渡過難關,這樣也是培育我們未來利潤的來源。對違規操作的小貸公司要堅決令其市場退出,對高管人員進行黑名單管理。小貸公司從2005年試點開始,到現在發展到7000多家,我們的發展勢頭非常好,但是伴随小貸公司的誕生,市場上懷疑的目光、責備的聲音,從來沒有間斷過,到現在還有一些人拿放大鏡看小貸公司,看你會有什麼錯誤,看會做出什麼錯事。我們不應該因為個别小貸機構的錯誤,而使整個行業蒙羞。所以,對違規的小貸公司我們要下決心讓他退出去。最近我在廣播裡聽到,說神木民間融資資金鍊斷裂了,出現了很多的風險,其中就有一條,為什麼民間借貸這麼盛,就是因為注冊貸款公司容易。小貸公司最大的紅線就是不允許吸收民間資金,參與民間借貸。我們在經濟下行風險出來的時候,更要謹慎小心,守法合規經營,維護行業信譽。我們要堅守小額信貸,防範金融風險。小貸公司貸款限定在500萬以下,鼓勵引導100萬以下的小額貸款。去年我在遼甯的會上跟大家講,小貸公司要找準市場定位,填補金融業空白,才能得到市場認可。我們現在商業銀行做小額信貸到300500萬元量級,這個量級我們跟他們競争得到的是他們淘汰的客戶,是極大的風險。而我們做500萬以下,特别是市場非常渴望的100萬以下的貸款,你是在沙裡淘金可以得到黃金客戶,可以得到市場尊重。現在小貸公司得不到政策支持,就是許多人說小貸公司不放小貸,所以我們要為自己的榮譽而戰,我們就應該堅守小貸底線。

      二是要關注小貸的法律風險和業務風險。金融活動是幹什麼的?金融活動要解決四個問題:第一,提供信息。讓投資者和籌資者互相知道信息。第二,确定資金價格。籌資者和投資者大家願意用什麼價格成交。第三,控制風險。投資人把錢借給籌資人,他要為自己的資金安全負責任。控制風險的第一責任人是投資人,而不是第三方擔保。我們國家現在金融有一個極大的誤區,所有的金融活動都在尋求擔保和背書。金融是财産的運用,個人應該對自己的财産安全負責,應該對自己的風險負責,不要寄希望于第三者擔保。我們很多金融機構,為了推動金融業務做大做強,因為投資者躊躇不前,就引入第三方擔保推動業務發展。第三方擔保在某種情況下是需要的,最需要的是對于弱勢群體的發展,和弱勢群體的金融服務,需要政府提供擔保。市場行為應該最大限度的減少擔保,應該讓投資人來考慮風險、承擔風險。隻有投資人審慎考慮過能接受的金融産品,才能夠推出去。如果投資人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你應該找投資公司、第三方理财、财富管理,把你的錢由有管理水平的人去管理。因而在金融業當中,過分發展擔保業務和擔保行為對金融業的發展會有不利影響。他會使金融市場參與主體放松對自身利益的保護,而把這個保護權放到第三者身上。第四,防範外部性效應。所有金融業務,玩自己的錢給自由,玩大客戶的錢要适度監管,玩小客戶的錢要審慎監管。

  三是要關注資金來源創新的原則。現在的環境下,經濟發展速度減緩,企業需要資金供給。我們的小貸公司面臨着很多貸款需求,但是資金來源有限,這确實是幾年來困擾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家都在融資方面進行創新,這種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為什麼23号文件制定出了那麼苛刻的資金來源規定,最主要的就是怕小貸公司變向吸收社會公衆存款和社會機構存款。我們研究資金來源,關鍵是要控制向社會公衆募資。什麼是社會公衆募資?第一向社會個人,第二向非專業機構,第三向非合格投資人,這是大家募資的時候要注意的禁區。在資金來源方面,我認為是可以探索的。我們的非金融機構,社會機構想參與到小貸公司放貸中,提供資金有什麼渠道?除了作為股東的投入外還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我今天隻點一個方式。大家在社會上也都看到了,就是阿裡小貸,用信貸資産為基礎,通過資産管理計劃向合格投資人募資,這種方式基本符合目前的法律規定。他是在出賣資産,同樣也是在吸收社會的資金,但是他吸收的是什麼呢?是一個資産管理計劃的資金,他是一個類金融的來源,是一份基金。這個基金背後是什麼呢?絕對不能是小個人,而是合格的投資人,因為基金法生效後,各監管當局,對于各個金融機構做的資産管理計劃,私募基金都是有合格投資人限制的,所以阿裡小貸創新符合目前的各項規定。唯一打的擦邊球就是,23号規定的是兩個金融機構的來源,但是他是一個集合計劃,不是一個機構,他是一份基金。這不違背立法的本意,我們的創新,必須符合立法的本意,如果違背立法本意的創新,是會失敗的,也會變成劣勢,如果按照立法本意原則創新,也很可能成為一個創新者。

       四是要關注互聯網金融的法律風險。當前互聯網小額貸款有四種形式:第一,有經營牌照的小額貸款公司在網上放貸,最典型的是阿裡小貸。第二,一對一的中介平台。第三,将出借人借款人強制分散匹配的中介平台。第四,債權分散出售平台。第一種有經營有牌照的小貸公司,第二種一對一的貸款,這兩種方式是完全合法的。第三種方式,強制分散風險,要求每一個出借人,要把出借人的錢強制分成若幹分,每個人把借款額強制分成50份,出借人的50份和借款人的50份進行匹配。英國的模式實現了強制的分散風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方式對于控制風險是有好處的。但是在中國的法律環境下,大家一定要警惕陷入到非法集資的陷井當中。為什麼呢?現在PPT上寫的是高院對于非法集資的三個标準,符合其中之一的,都可以判定為非法集資。(1)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衆存款,數額在20萬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衆存款數額在100萬以上的。(2)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衆存款的對向30人以上的,單位非常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衆存款對象150人以上的。(3)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衆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額在10萬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衆存款,存款人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以上的。大家一定要知道國家為什麼制訂人數和金額限制,就是怕你做業務的時候,涉及了衆多的小投資人,會産生金融業務的風險外溢效應。我認為采取對借款人的金額強行分拆和出借人的金額強制分拆匹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件事情。第四種方式,出賣債權。網絡公司他把錢貸給客戶了,他用自己的錢,或者是用什麼錢把貸款貸出去了,然後把貸款分成若幹份對外出售,這個行為的本質就是資産證券化,如果份額超過200份就觸犯了證券法規定,這是非法發行證券。這個模式是美國的模式,正因為是資産的證券化,因而是由美國證監會監管發牌照,如果網絡上采取這樣方式貸款,一定要注意法律風險。

  第五,為了小額信貸的健康發展,需要建立征信制度和第三方支付監管制度。小額信貸協會應該建立自律的征信網絡,讓會員可以查詢到多頭借款人,并建立黑名單制度。我剛才在小貸公司的市場退出當中提出了黑名單制度,在這兒也提出了黑名單制度。誰要是在進行小額貸款的時候,有了違法行為,我建議實行積分制的黑名單制度。如果是直接觸犯了法律,他就終身禁入任何對外的金融業務的黑名單。作為一個不誠信的借款人到處借小額信貸,而又不向借款人表明你在别處借了,不說你負債的形成,這種人不守誠信,應該上報到征信系統當中記入黑名單。網絡小額貸款機構應該建立第三方支付賬戶監管制度,防止變相吸收存款,也防止小貸公司卷款而走。

       第六,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促進小額信貸健康發展。小額信貸公司不能吸收公衆資金,政府和小貸公司的關系就是守住不能吸存的高壓線,指導好小額信貸機構協會的發展。政府可以用購買服務的方式扶持小額信貸征信網絡發展和第三方支付賬戶監管的建立。征信網絡需要有投入,第三方支付機構是要收費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可能會産生很多的費用。政府給予一定的扶持是有利于這些制度的建立的。政府要盡快出台規範網絡借貸指導原則,給市場樹立行為準則。在化解市場風險時要堅守風險自擔原則,以嚴肅财經紀律。現在資金鍊斷裂,使民間融資風險暴露,這種情況下,政府首先應該對參與集資的人,參與民間借貸的人進行教育,他參與這種活動是不對的。誰不知道那是在高息攬存,銀行利率45%,他以10%還多的利息吸收你的資金,幫你去融資,這種行為不是國家所允許的。參與這類事的許多人明知這是不穩妥的,掙錢的時候不跟政府說,虧錢了找政府。政府應該維持市場秩序,對于搞非法集資的應該打擊,以清産核資變現資金為限償付集資人。政府太好心,超出資産變現資金給這些參與非法活動的人補償,最後會讓他失去了對自己财産關心的程度,使他們更容易上當受騙。所以真正愛護人民,就應該讓他在吃虧的時候要得到教訓,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一次一定要回頭。如果政府不講原則的維穩,最後對群衆是沒有好處的,我們中國的金融市場也不能健康發展。

       謝謝大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