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時間: 2023-07-03 10:01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6月27至29日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行。這場會議的核心内容着重指出了氣候變化與金融穩定之間的潛在關聯,并強調了國際合作在抵禦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中所起的關鍵作用。

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教授張曉燕應邀參加該會議,并在“氣候變化是否會導緻金融危機”分論壇發表演講。她指出,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2022-2023年全球風險認知調查》顯示,未來十年全球最嚴重的三大風險均與氣候變化有關。氣候風險包括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物理風險涉及極端天氣事件和氣候模式的長期變化,而轉型風險涉及政策、技術和消費者偏好的變化。這些風險會影響家庭、企業和宏觀經濟,對金融體系帶來了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承保風險、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方面的挑戰。

當前有一些觀點認為氣候變化不會對大型銀行的安全和穩健或金融穩定構成嚴重風險,因為金融市場已經将物理風險納入定價,經濟主體也已經對其行為進行調整,而轉型風險是一種緩慢而逐步的過程,政策制定者正在進行有序轉型。

張曉燕認為這些觀點并不能削弱氣候變化風險的重要性,并介紹了針對與氣候變化相關的風險,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采取了積極的行動。中國人民銀行與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和監管機構共同建立了綠色金融網絡(NGFS),以加強國際間的合作。中國人民銀行還完成了首階段的氣候風險壓力測試,并計劃進一步擴大測試的範圍。此外,還發布了《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以增加金融機構對環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張曉燕認為,氣候變化與碳排放密切相關。向碳中和經濟的轉型代表着發展範式的轉型,這種轉型需要宏觀政策框架的支持,包括将碳中和納入财政和貨币政策,這将引起資本市場的重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合作至關重要。

張曉燕還分享了她對中國股市中的碳風險溢價研究,這可能反映了投資者對碳中和轉型風險的看法。她發現,在中國宣布雙碳目标後,碳風險溢價大幅增加,碳排放強度較高的企業往往具有較高的預期收益。這些發現代表了資本市場當前面臨的挑戰。

最後張曉燕總結到,氣候變化不僅帶來了挑戰,也為增長和創新提供了機遇,适應氣候變化将推動新的産業和就業機會的出現。面對這些挑戰和機遇,她認為,國際合作是增強全球抵禦氣候變化影響能力的核心,各國需要加強合作,共同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分享最佳實踐,并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