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華:明确金融黑灰産認定标準,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質效

時間: 2023-09-13 13:48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當前,打着“減免息費”“代理維權”“征信修複”等幌子的金融黑灰産呈多發趨勢。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張健華日前在新金融聯盟舉辦的“保護消費者權益 打擊金融黑灰産”主題座談會上表示,金融黑灰産可能對金融機構形成聲譽風險、監管合規風險和資産損失風險,客戶利益也将受到一定損失,建議有關部門對金融黑灰産進行标準界定,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質效。

談及金融黑灰産的滋生,張健華表示,其核心原因在于相關團夥受利益驅動。此外,當前金融黑灰産的标準界定不清晰、受打擊力度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使得相關團夥存在僥幸和投機心理。建議有關部門對金融黑灰産的定義、特征等方面進行明确界定,金融、司法、工商、稅務、電信、媒體等部門要凝聚共識,合力打擊金融黑灰産。

張健華認為,金融黑灰産對金融機構可能帶來的問題有幾個方面:第一,最主要的就是聲譽性風險。因為金融機構靠信譽生存,如果客戶或者社會的反響不好,金融機構的未來發展會堪憂;第二,監管合規的風險。如果黑灰産不明确地被定義,或者标準不一緻,開展業務的金融機構會受到監管的處罰,有監管合規的風險,這兩點是最主要的;第三,正常的放款最後收不回來,通過正常的催收,這是金融機構的正常業務,我們稱之為“資産保全”。如果這個權利被剝奪,金融機構的第三個風險就是資産損失風險。

那麼是哪些因素導緻了金融黑灰産業越來越龐大,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張健華指出,第一個就是消費信貸這個行業在未來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各家金融機構也都向零售轉型,向消費信貸發力,市場必然是越來越大。正常的金融機構放貸一定會有一部分形成不良貸款,也就是一部分客戶到期還不了。張健華認為,黑灰産往往并不是真正的金融機構委托的催收造成,很多時候就是部分客戶的期限到了,就代理這些借款人出面,想和金融機構談,但是又不是采取一種正常的手段。因為規模越大,正常部分的不良貸款會更多,客戶群體越來越大,利潤空間也就會越來越大,所以有很多人趨之若鹜地進入到這個領域。

“對金融機構而言,需要加強業務規範、提高業務标準、提升業務透明度,讓客戶更真實地了解業務全貌,還需進一步提升客戶選擇和風險識别能力,從源頭防止客戶欺詐。全社會也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誠信環境,對惡意逃廢債進行打擊。”張健華說。

當前,消費者“非法代理維權”還存在小額、分散、高頻的特征,使得金融機構面臨較高的訴訟成本。對此,張健華表示,網信部門和三大電信運營商可以通過科技手段識别和打擊涉詐涉賭的APP和相關電話渠道。司法系統可以嘗試建立小額訴訟批量化處理方式,保障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部分金融消費者因金融機構合作的第三方機構不當催收,從而借助外部渠道進行“反催收”,從而形成不當維權。對此,張健華表示,金融機構要加強消費者保護制度建設,規範催收環節,未來監管部門也可以嘗試對于第三方機構進行延伸檢查。

今年8月份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省級機構統一挂牌,就意味着大消保監管體制的确立,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如何打擊金融黑灰産,提升對于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張健華說:“相信金融消費者保護部門作為一個最主要的牽頭部門,會對于打擊黑灰産起到一個核心作用。當然光靠一個部門顯然不夠,還需要司法部門、工商和稅務相關機構,甚至包括媒體在内的支持。

張健華認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金融機構自身的努力是内因,要規範、提高标準,增加業務透明度,讓客戶更真實地了解業務全貌。從外部看,也要營造良好的誠信環境。隻不過真正遇到困難的,可以考慮通過展期重組,甚至于減免續費,也不是沒有可能。金融機構會根據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最關鍵的是不能鼓勵惡意的逃廢債。

                                                                                                                                                         綜合自央廣網、中證網消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