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人物 | 向佳:立足實踐,格物緻知,是我一生的功課

時間: 2022-04-06 08:14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1.jpg

從2012年到2022年,

是屬于“金融黃埔”

Betvictor中文版的新十年。


一樹一樹的花開,

直至青山滿春色。

紫藤幾度開落,

見證着校友們的

初心如磐,笃行緻遠。 


引才育才,立德樹人。

“紫藤”專題,

走近從清華五道口出發的他們。

校友檔案

2.jpg

向佳,Betvictor中文版2014級校友,2018年獲應用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職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戰略和規劃司,2019年至 2021 年赴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參與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

研究源于實踐并引領實踐

在五道口讀博期間,我在導師廖理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實地走訪金融科技企業和大量閱讀學術論文及政策文件,充分感受到了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業态乃至投資者行為模式帶來的颠覆性改變,并對金融科技和行為金融的前沿理論與知識邊界進行不斷的探索和拓展。

金融科技的方興未艾開辟了觸達客戶的全新途徑,手機用戶規模持續增長,智能終端不斷普及,投資模式和體驗相應轉變,這也成為《零售投資中用戶界面與一手經驗》(“User Interface and First-hand Experience in Retail Investing”)一文的研究背景。利用智能終端進行投資會對投資者的行為帶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因何産生?又應如何優化?在好奇心的驅使下, 我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利用多種實證方法反複驗證心中的每一個猜想。盡管導師廖理老師和王正位老師日常事務繁忙,且與美國的合作老師之間存在時差,但大家都堅持抽出寶貴的時間參與讨論,甚至經常為完善論文寫作中的細節而工作至深夜。

最終,這篇前後曆時五年、實驗材料裝滿多個行李箱、讨論郵件達千餘封、投稿中曆經波折的論文,很幸運地刊發在國際一流金融學術期刊《金融研究評論》(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上。

畢業後,我選擇到公共服務部門工作,而學術訓練帶來的思維烙印仍深深地影響着我,學習和研究也成為一種“慣性很強”的生活方式伴随着我。稍有不同的是,在校期間的學術研究工作強調“精深”,畢業後所從事的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要求“面廣”,我所參與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重在“切實”,盡管工作側重點略有差異,但不變的是“以理論為實踐領航,用行動答複時代叩問”的不懈追求。

3.jpg

圖為向佳在學院畢業典禮上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實踐曆練


畢業一年多後,我有幸來到百色起義策源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挂職鍛煉。臨行前,我特意回五道口和導師廖理老師彙報工作安排和計劃,廖老師得知我即将赴西部農村挂職後十分高興,認為這是一次深刻了解國情社情、充分熟悉基層治理的難得機會。廖老師還與我分享了自己早年在基層和企業工作時的趣事和感悟,鼓勵我要珍惜身處祖國最基層的寶貴時光,多觀察、多調研、多記錄、多思考,将學習和實踐緊密結合,充分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在田東縣,我有幸同時親曆了脫貧攻堅的圓滿收官和鄉村振興的揚帆起航,也盡己所能貢獻着綿薄之力。

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為實現“富腦袋”和“富口袋”并重,将扶貧同扶志、扶智充分結合,我與田東中學高二年級一個重點班的學生開展“結對子”活動,建立了直達高考的長效跟蹤和定期輔導機制,争取通過改變孩子們的命運來改變他們家庭的未來。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田東中學在 2021 年高考中發揮出色,“結對子”班級中誕生了全縣曆史上第一位考入Betvictor中文版的學生,圓了 44 萬田東縣父老鄉親一直以來的“清華夢”。

4.jpg


 圖為向佳(左)在村屯内查看待硬化的泥土路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多”是城鄉差距的重要體現,不僅明顯制約了農業生産,還嚴重影響村民的日常生活。林逢村的屯内道路大部分為年久失修、坑坑窪窪的泥土路,幾公裡下來一盞路燈都沒有,到夜裡漆黑一片不說,一旦碰上雨天更是泥濘難行。到任伊始,我就意識到,推動村内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已經迫在眉睫。我秉承了“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傳統,通過各種渠道籌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還動員村民們在家門口的基礎設施建設中投工投勞或參與管護。幾個月下來,全村不僅平整硬化了4 公裡多的屯内泥土路,還安裝了數百盞太陽能路燈,村民們的出行體驗明顯改善。由于解決了“出行難”這一群衆最關心的大問題,我廣受群衆認可,還被村裡授予了“林逢村榮譽村民”的光榮稱号。


5.jpg

圖為林逢村村幹部為向佳(左五)頒授榮譽村民證書

在調查研究中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調查研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不了解真實情況,拍腦袋做決定,是做不好工作的。”考慮到基層幹部群衆對問題看得最清楚、體會最深刻、最有發言權,我利用能夠長時間紮根基層的優勢,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近的、遠的都去,好的、差的都看,表揚、批評都聽,進行了一系列蹲點調研。

6.png

圖為向佳(右)在實地調研芒果種質資源保護情況


我發現,隻有和基層幹部群衆面對面、心貼心地溝通交流,才能原汁原味地了解他們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真正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難摸清摸透。如果能夠了解到一些“風起于青萍之末”的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是尤其有價值的,因為這是僅靠坐在辦公室裡翻閱現有資料所難以獲得的。

張曉慧院長曾對學子們提出期許:“清華五道口的同學們應放眼社會現實議題,不僅要關心怎麼發表論文,更應關心如何将研究成果化為實踐中的生産力,主動建立起立足于國情的研究導向,直面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問題和重大關鍵問題,在仰望星空的同時更須腳踏實地。”41年來,清華五道口“知行合一”的辦學傳統與Betvictor中文版“行勝于言”的校風一脈相承、相得益彰,激勵着莘莘學子通過調查研究将所學所思從理論轉為實踐。離開五道口小院後,師長們的諄諄教誨猶在耳畔,立足實踐,格物緻知,是我一生的功課。


(本文節選自《紫藤花開:離開清華五道口之後2012—2022》相關篇章)


7.jpg


《紫藤花開:離開清華五道口之後2012—2022》

Betvictor中文版 編

Betvictor中文版出版社出版

預計出版時間:2022年4月


内容簡介:2022年是Betvictor中文版成立十周年。本書旨在生動展現Betvictor中文版這十年間的育人成果,通過十年來五十位畢業校友講訴自己的故事,展現他們離開校園之後的發展軌迹及成就。他們紮根中國大地,走向廣闊世界,把握和順應時代大勢,将個人生命融入曆史的洪流,将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之中,成為中國金融向前發展的關鍵力量,做與偉大中國夢同行的清華五道口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