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人物|張宏鶴:價值與成長,面對變革年代的堅守

時間: 2022-04-22 15:5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十年.jpg

從2012年到2022年,

是屬于“金融黃埔”Betvictor中文版的新十年。

一樹一樹的花開,直至青山滿春色。

紫藤幾度開落,

見證着校友們的初心如磐,笃行緻遠。

引才育才,立德樹人。

“紫藤”專題,走近從清華五道口出發的他們。

image.png

校友檔案

張宏鶴,2017級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校友。目前擔任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公共事務主管,負責商業機構理事單位的拓展與維護,以及外灘金融峰會的商業合作工作。

疫情發生這幾年來,我感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個充滿不确定性的年代,人們對“黑天鵝”“灰犀牛”都已經見怪不怪,面對未來,我也常常感到無所适從。五年前,我進入Betvictor中文版學習,五年來,我的身份和職業路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抽屜裡至今收藏的厚厚一摞單周往返京滬、雙周往返滬深的高鐵票,見證了我那段求學路上的風雨兼程。兩年的清華五道口生涯,是我今生最寶貴的經曆和财富,它教會我面對未知應該保持怎樣的勇氣和堅持,我的生活也因為這段旅程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模樣。

備考

2016年是我離開國家開發銀行加入南方資本的第三年。從投資經理到開始擔任部門負責人,讓我愈發意識到自己在具備基本的項目管理和執行能力之外,對宏觀政策的理解、金融理論的儲備還有待提升。本科畢業6年,也希望自己能在學曆上有進一步的提升。第一次知道清華五道口和康奈爾的雙學位FMBA項目,我就把它作為了我努力的方向。這個項目幾乎完美符合我希望進一步提升的願望。

參加過4月份的招生宣講會後,每一個周末和出差路上的間隙,我都在認真地準備全國聯考。至今回望,都仍然想感謝自己當年那樣的努力和堅持,才讓現在的我面對更為廣闊的未知世界時,有了底氣與從容。

也是在這一年,資管新規開始征求意見,我們團隊敏感地認識到,這一輪的金融監管紅利即将結束,未來更為規範的持牌業務和統一的監管标準,才是行業的主流和監管鼓勵的方向。我們團隊開始籌備面向機構的公募基金銷售業務平台,而這在當時看起來還完全是非主流的業務方向。但我們認為,這種不消耗資本金,幾乎零風險的中介業務,加之對行業現行落後的信息、交易系統的優化整合,才是我們團隊可以更為專業化和多樣化,更好服務機構客戶的模式。

求學

2017年我們團隊從深圳到上海,從零開始搭建并經營一家持牌基金銷售機構,也是從這一年我開始了一周京滬(學院上課)、隔周滬深(回家)的奔波生活。求學的這兩年,也是我全方位飛速成長的兩年,在公司我先後負責信息系統建設、營運、風控,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重慶地區的城農商行的市場對接工作,同時還多次赴港,申請并獲得了香港證監會的149号牌照,個人也獲批RO資質。每次訪港期間,我的導師高洪星都抽時間和我交流,除了在論文上的具體指導,還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曆,并鼓勵我在職業道路上大膽嘗試,敢于突破。

image.png

張弘鶴(右)代表所在班級向朱曉冬教授(左)贈送班級刊物《三生萬物》

image.png

赴美期間張弘鶴(左)與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院院長Mark Nelson(右)合影

在兩年的學習中,與各行各業同學們的交流,近距離接觸名師大咖和行業領袖,極大地開拓了我的眼界,讓我真切地認識到這個世界其實如此的多元和多維,我也開始思考,人生也許可以不止局限于我現在的傳統金融行業的成長路徑,而應該去嘗試更多不一樣的可能。

image.png

圖為2019年5月,張宏鶴參加畢業答辯(後排左三)

畢業

2019年6月,我如期完成了論文答辯,順利畢業。通過這兩年在五道口的學習,我認識到金融行業,尤其是面向機構客戶的服務,在保證合規底線和專業化的同時,需要不斷加大标準化和信息化建設,以科技手段賦能金融行業降本增效。我主張公司應該進一步加大系統建設的力度和投入,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智能投顧、産品研究、機構賦能等更具技術含量的增值服務和資源儲備。

緊接着2020年春節前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機構客戶的線下拜訪和開戶、簽約等都面臨極大地不确定性,這更加堅定了我全面推進業務線上化,提升信息系統建設水平是未來行業發展趨勢的看法。

但公司認為疫情隻是暫時的,并堅持認為隻要做好當前幾家主要客戶的基本交易保障即可,不願意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到直接收益的系統建設、研究力量、業務模式探索等方面進行投入。由于已經先後分管過中、後和前台業務,我明顯感覺到自己在現有平台上,無論是認知提升還是職業發展都進入瓶頸,現在又和公司股東在未來發展方向上陷入分歧,我經曆了職業生涯以來最為痛苦的一段時光。

選擇與成長

面對疫情和行業變革,我是堅持還是離開,或者如何去開啟新的職業生涯?或者畢竟作為創始成員和高管,就幹脆在現有平台上與自己并不認可的經營理念妥協?就在我陷入迷茫的時期,張曉慧院長在畢業典禮上關于“堅持學習和成長,堅持做最好的自己”的緻辭給了我信心和力量,讓我明白時不我待,要遵從自己的本心,而不是虛度時光,我的導師高洪星也鼓勵我積極做出改變。于是我選擇了從現有的團隊和平台離開,我堅信我應該選擇一個可以進一步發揮自己價值,并且可以實現共同成長的平台。

時光飛逝,轉眼我加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這個平台給了我更為廣闊也更為堅實的成長空間,我在市場化機構從事機構開拓、具體實務的工作經曆,也确實填補了一家專業化的金融政策研究智庫,與商業化機構的有效溝通和銜接。目前我除了負責外資機構、資管行業的理事單位對接之外,外灘金融峰會作為年度最大的項目,我也負責具體商務合作的落地和執行。此外我還積極參與或旁聽各類我感興趣的國際交流、全球治理、綠色金融、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等相關的活動和課題研究。

image.png

圖為2020年10月24日,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工作人員(張宏鶴為左七)與嘉賓合影。

三年來,除了親身參與2次外灘金融峰會、曲江論壇、金家嶺财富論壇和CF40年會,了解到大型會議從選題設計、嘉賓邀請、會務組織、媒體傳播、現場管控以及會後成果呈現、影響力評估等全流程的運作,我也逐漸熟悉了智庫作為NGO從組織架構、産品設計到營運管理的非商業化運作邏輯,對高校和研究型智庫的基金會運作模式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作為一家非官方的國際化智庫,這裡提供了我更為宏大和全球的視野,去思考當下我們面臨的問題和局勢,以及如何看待和理解監管在推進和規範行業發展時的考量和顧慮。我也養成了通過閱讀西方智庫研究成果,和國内研究多角度對比去理解和看待問題的習慣。還有最讓我欣喜的是,在這裡我還時常可以在會期或參加活動時,和包括張曉慧院長在内的許多學院老師碰面,也有了更多就具體問題向老師請教和學習的交流機會,每次活動也開始看到并熟識越來越多的校友,這讓我時常以為自己又回到了小院。

回望這幾年來的每一次重要選擇,關鍵時刻總是五道口給了我指引和信心。面向未來,我将牢記張曉慧院長“人生當以不惑、不憂、不懼為目标,堅持學習和成長,堅持知行合一”的囑托,在當前這樣的變革年代,當我們面臨未知和不确定性時,要始終堅持創造價值和實現成長,應該勇敢地做出選擇、突破和改變。“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我相信,五道口将是我們永遠的航向标和前行力量的源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