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檔案

楊佐邦,2013年考入Betvictor中文版攻讀金融專業碩士學位。2015—2018年,參加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籌建工作,參與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相關工作。2017—2021年,參與百行征信的籌建工作,曾擔任百行征信項目總監,負責公司華北區的業務拓展工作。目前任職于中互金投資基金。
求學:圓夢道口,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我本科就讀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的是經濟學專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博學樓是原中國人民銀行的本科生部—中國金融學院,很多外經貿的學子因此一直對于清華五道口(前身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有一種莫名的情愫。但不同于身邊很多一直非常優秀的同學是保送進入五道口,我的“五道口夢”相對坎坷一些。第一次報考并不順利,落榜之後我很快找了份工作,但五道口在我心中的印記難以褪去,不甘心的我又鼓起勇氣再考了一年,很幸運,我終于在2013年圓夢五道口。
一入學,我就感覺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暗自慶幸過去兩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在這樣多元的環境和積極向上的氛圍裡,每一個剛入學的人都像是進入一片新的廣闊天地,如饑似渴地吸收着知識。深知機會來之不易的我也不例外,适應環境之後,我奮起直追,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學院課程設計非常完備,在基本的金融課程之外還安排了很多前沿的問題研究和實踐。還記得我們入學時的新生案例大賽研究的是虛拟貨币,那還是在2013年,比特币還遠沒有今天這麼引人注目,足見學院老師對于金融前沿問題關注的深度。也就是在那個支付寶和餘額寶剛剛興起的時期,廖理老師和趙岑老師在學院開設了“互聯網金融理論與實踐”課程,我也有幸擔任了這門課程的助教。課堂上,老師不僅會教授理論知識,還會邀請企業家和創業者來探讨如何運用科技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每次課堂交流都會讓我受益匪淺,這其中最讓我着迷的還是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對于提升金融可得性、服務普惠金融方面的應用,這也奠定了我日後的職業選擇方向。
除了課程設計外,學院在人才培養上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重實踐。不僅有前往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的業務實踐,還有前往田間地頭的社會實踐。不同于清華其他學院同學可選擇性參加社會實踐,五道口要求全員參與。每年老師們都會精心安排大家的實踐地點,從東南沿海到戈壁高原,從西南邊陲到草原大漠,大家會在暑期行走城鎮,踏訪鄉村,走基層、進企業,實地走訪和調研各地的金融現狀。

圖為楊佐邦(左)在貴州黔南普惠金融服務點調研
2014年,我随學院導師汪小亞老師一起前往貴州黔南進行調研。在調研的途中,大家被當地落後的金融設施深深觸動,在一次調研中,我們坐了5個小時的車到羅甸縣的一個小村莊,接觸到了很多無法獲得貸款的農戶。返程的路上,大家都很沉默,汪小亞老師見狀給我們講授了廣西田東農村金融的實踐案例。她告訴我們,很多農戶是信用很好的群體,過往無法享受信貸服務是因為缺乏抵押物、缺乏足夠的信用累積,但其實可以通過更好的農村金融手段、為農戶逐步建立信用檔案來解決。
從黔南回北京後,我馬上就面臨是否去基層挂職的選擇。在清華“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就業觀的熏陶下,我特别想去感受下基層工作,看看自己能為當地做些什麼,哪怕是一點微小的貢獻也好。2014年我前往甯夏參加基層鍛煉,挂職吳忠市金積工業園區主任助理,參與招商引資、園區優秀企業到新三闆或區域股權交易所挂牌以及金融知識普及等相關工作。随後我還參加了學院與德國聯邦銀行學院的交流項目,并參加了學院的第一個長期交換項目,赴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交換學習了半年時間。
回顧道口的學生生活,增長的不僅是知識和閱曆,更重要的是對價值觀的塑造,教會了我要腳踏實地,多聽、多看、多體會,并幫助我樹立了職業生涯奮鬥的方向——普惠金融。
就業:立志普惠金融,參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籌建
2015年,為了規範和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原銀監會、證監會、原保監會等國家有關部委組織建立國家級行業自律組織—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中互金協會”),負責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行業自律管理工作。在學院的推薦下,2015年6月,我以實習生的身份參與到中互金協會的籌建工作中,也是協會第一個實習生。在協會實習期間,我認真做好領導交辦的每一件事,無論是籌備成立大會、撰寫研究報告、編寫行業自律公約這樣的業務工作,還是辦公場所裝修、安排用餐、财務出納這樣的後勤保障,每一件事我都盡心盡力,獲得了領導同事們的一緻好評,也在畢業後順利入職到協會工作。

圖為2015年6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籌備小組會議
再起航:解決行業痛點,投身行業基礎設施建設
我從2017年開始參與我國首家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的籌建工作,2018年1月,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行征信”)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首張個人征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為保證籌建和後續業務工作開展的延續性,當時需要抽調少數骨幹前往深圳支持工作。本着清華五道口“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精神,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我主動請纓,前往深圳參與到百行征信的業務工作中,一去就是3年多。
探索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市場化個人征信發展道路,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從2018年開始,百行征信開始展業的時間段正是國内對于個人信息保護逐步加強、征信業務邊界逐漸明晰的時期,因此在很多工作的開展上我們隻能摸着石頭過河。在業務開展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注重按照市場化方式向金融機構、數據源單位提供合理的商業對價,開展合作;另一方面還要針對最新的征信、數據相關政策向金融機構進行宣傳貫徹。百行征信工作期間,我主要負責華北地區的市場拓展工作,可以說這三年基本跑遍了北方地區各大金融機構的數據管理相關部門。
經過幾年的努力,百行征信在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指導下,在各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績。2018年底,在揭牌後短短半年時間内,百行征信完成了個人征信數據庫建設,2019年5月5日,個人信用報告正式推出。回顧全球其他國家市場化征信公司的發展過程,從籌建到對外提供服務,一般都會花費4年以上的時間,而百行征信僅用了11個半月就完成了這一過程。截至2021年9月,百行征信拓展金融機構超2000家,個人征信系統收錄個人信息主體超3億人,基本實現了網絡借貸人群全覆蓋。同時,百行征信注重加強非信貸類征信信息共享,目前已拓展使用電信、銀聯、公安、司法、電力、航旅等各類金融替代信息,很好地豐富了數據維度,為實現征信全覆蓋做了大量工作。
下一站,普惠金融一直在路上
在Betvictor中文版即将成立10周年之際,我從百行征信又轉戰到了中互金投資基金,專注金融科技、金融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從百行征信離開之際,正是《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出台之時,也标志着征信和數據行業從亂到治、規範發展的新開端。回顧我不長的工作履曆,有領導同事戲稱我總是在一個又一個機構的籌建道路上,從參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籌建開始,在行業格局明朗、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即将完成之際投身基礎設施建設;在行業監管框架落地,行業即将進入良性發展之際又離開百行征信,轉到産業投資的工作中。在信貸科技日趨成熟,征信機構、數據交易所等從業機構逐步落地的今天,如何用更好的科技手段讓數據作為生産要素在金融活動中更大範圍地發揮基礎性作用,如何在個人消費信貸進入存量市場後通過供應鍊金融、企業畫像去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這些是我在下一步想要努力和學習的方向。但無論在什麼崗位,我離開校門後服務普惠金融、提升金融的可得性和便捷性、讓更多的企業和個人享受到更優質的金融服務的初心始終不改,我的征程也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