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檔案

範祎,2022年考入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目前為某央企東南亞區域總部副總經理,負責東南亞國家的新能源基礎設施投資。連續18年深耕東部和西部非洲國家電力領域。
新生故事
我大學畢業後加入某央企,從事對外經濟貿易業務。我的職業生涯從闖蕩非洲開始,從中國政府對肯尼亞的第一個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項目開始。我和團隊先後完成了肯尼亞的四個電力項目:喀麥隆的水電站項目、尼日利亞的城市防洪項目、毛裡塔尼亞的電力樞紐項目和乍得第一個水泥廠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我們為當地政府提供了項目的前期規劃、設計、融資、采購、安裝施工、調試以及運營維護服務。
我和同事們作為新一代的對外經濟貿易工作者,肩負國家對外經貿合作的使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可以跟東道國首腦、政要一起規劃未來藍圖,也可以駐守施工現場一磚一瓦地建設項目;可以安全撤離埃塞俄比亞“提格雷”戰區,也可以獨自穿越尼日利亞随時交火的“三角洲”;有商戰中的激烈“對決”, 也有給貧民窟孩子捐贈學校和書本的柔情。

圖為2016年去尼日利亞考察船廠項目時遇到一群可愛的當地青少年
2016年公司部門調整,我帶領新成立的部門從零開始,于當年中标了喀麥隆水電站項目。項目中标的喜悅很快被業務難題沖散,監理的失誤導緻全球沒有一個現成的水輪機可以滿足項目要求,我們面臨項目履約的難題。在與業主和監理談判的同時,我們針對項目的具體情況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終用中國轉輪+日本東芝葉片的方案征服了業主和監理,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合同簽約前三天,我感染了瘧疾和傷寒,高燒不退,簽約儀式前一刻我拔了輸液針管奔赴會場,結束了長達一年的艱苦談判。這僅是我所經曆海外項目中的一個片段。
回顧長達18年的海外工程生涯,我從普通員工開始,先後擔任了駐外代表處負責人、部門總經理助理、部門副總經理和部門總經理。有過最年輕部門負責人的風光,也經曆過人才流失和部門虧損的狼狽。但我相信,人生不止于此。
随着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改變,中國的外經企業也不斷審視自己的瓶頸,從傳統的工程承包到EPC+F,再轉型BOT和BOO方向,逐步根植海外,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對西方口中“低價傾銷”、“債務陷阱”和“新殖民主義”的有力回擊。
從個人職業發展角度考慮,我渴望新的轉型,需要在我多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針對金融、投資領域探讨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我需要系統學習金融知識,梳理海外投資的體系和構架。在這一思考之下,我選擇了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
決心已下,唯有全力以赴。為了讓考官相信大齡考生依然有激情和潛力去創造新的價值,我認真總結和梳理了職業過往、優劣得失、未來職業規劃等。經過曆時幾個月的各種考驗,我通過了項目的面試和聯考,如願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2022年是我人生轉折的一年,讀書、跳槽和切換賽道。我被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錄取的同時,也如願入職了新東家,某頭部能源央企,負責海外某區域新能源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并購。在讀書的同時,我可以随時結合産業投資、REITs和境外資産打包分拆上市等案例與同學和老師們讨論。我幸運地擁有一幫有活力又非常優秀的同學,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相信未來我們之間多樣的能量能迸發出更多的火花。
當今世界紛繁複雜,我們難免浮躁和焦慮。我曾被“35歲就失業”、“女性職場歧視”等問題深深影響,也被現實扳倒過數次,撞得“頭破血流”,但我依然沒有放棄,哪怕用最笨拙的姿态爬起來,依然跬步前行。
如今我已過不惑之年,百戰歸來重回校園,給自己一份内心的平靜,笃定地奔向未來。我都可以,你們還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