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靈:全國社保資金統籌應向勞務輸出省份傾斜

時間: 2014-12-26 00: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12月24日下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分組審議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人大财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Betvictor中文版理事長兼院長吳曉靈就社保基金的統籌充實、鼓勵更多年輕人繳費等問題在分組會議上作了發言。

       吳曉靈建議,可以采取基本養老保險加附加養老保險的方式,解決全國統籌的問題。

鼓勵年輕人繳社保
       “我們要吸取歐洲财務危機的教訓,對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要量力而行,中國是十三億人的大國,如果我們承諾得太多而又實現不了,最後會适得其反。”吳曉靈在發言中再三強調要加強精算、量力而行。
       吳曉靈表示,中國養老保險的保障水平應該取決于對保險的精算。現在人的壽命延長了很多,而交費和享受養老保險的門檻又比較低,交費15年就可以有退休金,60歲就退休了。
“很多年輕人根本不肯繳費,到45歲再繳費。大批的年輕人不繳費,養老保險的缺口是非常大的。”吳曉靈說。
       她建議,對領取退休金的年齡、資費期限、養老金保障水平應該做嚴格的精算,在此基礎上來确定領取退休金的辦法,同時要建立與交費的高低和時間的長短相結合的機制。
向勞務輸出省份傾斜
       對于社保資金的充實和統籌,吳曉靈建議,加快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
       她認為,現在有錢的地方不斷提高養老待遇,而缺錢的地方則不能提高,這加大了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加大了未來統籌的難度。
       吳曉靈建議,可以采取基本養老保險加附加養老保險的方式,解決全國統籌的問題,因為各個地方保障水平不一緻,可以取一個全國的中下水平來作為全國的基本養老保障水平。

       在吳曉靈看來,有些地方養老水平高,資金結餘多,可以留一部分資金來作當地的附加養老保險,保證當地的居民在養老保險方面的水平不要降得太多。剩下一部分錢就應該抽調到全國作為全國統籌的資金。

       吳曉靈表示,這樣做有經濟的合理性。因為中國養老基金保障水平比較高、結餘比較多的省份,大部分都是東部地區,都是勞務輸入省份;保障水平比較低、結餘比較少甚至有虧空的往往都是勞務輸出省份。

       她指出,勞務輸入省份,特别是農民工進入得比較多的地方、外地工人進入得比較多的地方,勞動人口的年齡比較低,交的錢比較多,當這些人流動走了以後,他們的 統籌資金帶不走,于是就形成大量的結餘。而那些勞務輸出省份,把勞動力都貢獻給了勞務輸入省份,當勞動力年紀大了回到當地時,個人賬戶可以帶回去,但是統 籌的部分帶不回去,這就加重了勞務輸出省份的負擔。因而在全國平調一部分資金到中央來進行統籌,有一定的經濟合理性。

       對于社保資金的充實,吳曉靈建議可以劃轉一部分國有資本給到社保基金,将部分國有資本的收入作為社保基金的資金來源,另外還可以加大國有企業股份利潤上繳的比例來充實社保基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