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國金融理财師年會(2014)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這也是“中國金融理财十年錦程”的一項盛事。今年年會主題為“互聯網金融——中國金融理财十年錦程”,
現場有來自國内外的多位知名專家學者,金融機構領導,金融理财專業人士以及近1500名金融理财師的精英代表齊聚上海灘,共同探讨這十年中國理财市場的變
化。謝平發表“互聯網金融與銀行業發展”的主題演講中表示:典型的移動第一個基礎是支付,第二個基礎就是大數據。銀行和保險特别依賴于大數據。
謝平,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Betvictor中文版兼職教授。
謝平先生強調,最典型的案例就是P2P網貸和衆籌,小額的貸款直接在網上交易。會有違約風險。但是,他的違約概率和他的收益有可能大于你的理财産品或者存款。陸金所之所以會火,就是因為分散,而且可以統計,它的收益率比較低,貸款利率比較低,隻有7%、8%,因為背後隐含着平安擔保,将來擔保要取消。因為現在陸金所的數據不夠,等數據大了以後擔保就可以取消。重複貸款的人信譽高了,就不用擔保了。現在P2P已經發展到不僅僅是貸款,理财P2P、保險P2P
都在發展。所以P2P作為互聯網金融核心的模式已經在發展了。早晚有一天一千多家P2P慢慢平台會合并,慢慢會形成一個中介,慢慢會提供數據共享。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或者P2P自己的征信系統充分發達以後違約概率會下降,詐騙的人會慢慢少了,套利的人也會少了。從這邊借了那邊貸款的人下降了,因為現在大家都在炒,将來慢慢做大了以後數據越來越公開了,會走向瓶頸的,現在利率也高。
以下為文字實錄:
互聯網金融當中支付系統特點的時候,這裡稍微講一下為什麼在這兩年突然這個爆發出來?就是技術的突破是一個關鍵。這是人類據說是每到七八十年,或者每八
九十年出現一次的颠覆性技術,正火現在出現了,就是移動支付大數據、雲計算。這種颠覆性技術人類一般是幾十年出現一次。上一次出現是電的發明,使人類改變
了。現在因為計算機高度的運算、智能化運算,大數據、雲計算、移動支付這些技術變成了一次新的颠覆性技術,所以這個結骨眼上,互聯網金融才會出現。所以技
術基礎也正好出現了。這裡最集中體現的就是在支付。互聯網尤其是這個應該歸功于蘋果手機,自從智能手機出現之後,移動支付出現之後,把我們整個支付市場颠
覆了。第三方支付,現在第四方支付。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國13億人,2億的企業,完全可以都在央行開戶。如果央行計算機充分發達的話,我問過洋行,他
說理論可以做到,叫超級網銀。如果未來用戶都在央行開戶的話,整個金融系統就變了,沒有存款的概念。早晚有一天這個東西,我有一篇特别抽象的文章邪道過。
而且你再想象一下,證券、現金、金融資産的支付移動都通過互聯網進行。支付清算完全電子化,社會基本上不存在先進流通。二級商業銀行支付體系不存在,相對
來講貨币供應量、貨币政策、利率這些概念都要重新寫。現在已經出現互聯網貨币,而且人類慢慢回到私人貨币時代,像哈耶克說的那個狀态,現在慢慢在做到。一
個是互聯網上通用的像比特币這種,一個是各社區網絡,像亞馬遜、facebook、谷歌建立自己的貨币系統、自己的保險系統、自己的證券系統。
facebook曾經想過發股票的時候直接向自己的股民發,因為他有十幾億股民,後來美國證監會不同意,現在有自己的貨币。支付系統是可以變的。有了互聯
網以後,有了社區網絡以後,支付系統有很大的改變。現在支付系統是這種。傳統的支付系統大家看。第三方支付公司現在出現了,但是他還是依賴于商業銀行的。
依賴于銀行卡的,但支付寶這種東西出現以後,現在已經開始出現不依賴與銀行的支付系統。
尤其是這次最近剛剛出現的蘋果6上附加的蘋果配(英音),蘋果配的供應将來POS機肯定被覆蓋的,隻要手機貼近這個商品自動支付了。而且這個技術現在已
經很成熟了。你想想一下如果每個人的帳戶都在手機裡,而且每個人的錢都存在中國移動,中國移動在央行開個帳戶就夠了。所有支付都是手機進行的話,也可以。
所以說将來整個支付系統,就因為移動支付這個東西,就因為手機這個東西,有可能重新改寫。這裡W最可怕的就是支付的基礎有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我現在講的這
個就是支付貨币存款的一體化。這個取決于移動支付,就是餘額寶。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金融學有一個基本定理,流動性和收益是呈反比的,當流動性趨向無限大的時候,收益是趨向零,所以這個東西收益最典型的就是貨币現鈔,現鈔是不可能有收益的,因為流動性無窮大。但是,而且投資品是不能收益的。如果說保險品種
一個股票是不能流動性趨向零的,但移動支付把它改了。在支付寶、餘額寶上,這個東西同時可以買東西但同時有收益,這個很可怕的。現在為什麼很多小青年都把
前放在各種各樣的寶上,就是因為既有流動活期存款的概念,同時又可以由收益,年收益4%。如果說支付系統充分發達的話,你們想象一下,我可以拿保險品種買
東西,買漢堡了。我可以拿保險品種當貨币用,可以拿股票當貨币用,可以拿債權當貨币用。如果後台充分快的話,1秒鐘就過戶了。那種情況下所有投資品理論上
講都可以作為交易媒介,都可以直接買東西。而這個東西原來人類根據無法想象,但在移動支付網上他做到了,典型中國案例就是餘額寶。他在交易的發生瞬間,我
買你的東西,瞬間我在餘額寶上,兩個人都在支付寶上開戶的話,等于說瞬間之間我這個活期存款附加的收益率有一塊轉移給你了。這樣就使得流動性和收益統一
了。這就颠覆了我們基本經濟學遠離了。而且這個東西一旦發明了大家可以認識到了貨币多樣化了,任何投資品都可以當貨币了。現在隻是在餘額寶上實驗成功了,
現在正在開發新的産品,就是聚财寶,就是其他品種也可以交易。
我再反過來對我們的支付,這個對支付的作用會有颠覆性的。将來的帳戶很有可能是多樣化的。比如說萬建華是我們國泰君安的董事長,他認為将來都在網上買證
券,而且很多證券公司已經開始把自己的客戶相互之間的轉移支付,放在自己證券公司内部轉移了,不通過外部的網絡,不通過外部的卡。甚至于在客戶之間開始做
一些P2P的交易。這些都是依賴于支付基礎的變化。都是依賴于移動支付,所以移動支付這個東西發明以後。上次人民銀行把騰訊和中信銀行(行情,問診)的虛
拟信用卡叫停了,但這個事情是擋不住的。他說二維碼支付不安全,但類似的理念和類似的技術是要發展下去的。所以這裡面關鍵的問題就是雲計算能夠保證快速的
計算速度和儲存,我們手機裡面不用儲存東西,随時跟雲計算接通的時候,把很多支付功能解決了,遠程支付。所以說移動支付實現了支付的三大發展趨勢,終端離
散化、身份數字化、服務通用化,最終支付系統徹底改造。比如剛才說的央行的超級網銀。
大家都再看支付革命引發的我們很多金融産品帶來的革新,涉及到我們證券業、保險業。比如說證監會現在正在商量一個叫“證付通”還是什麼的,把證券公司成
立一個銀聯,證監會已經同意了,證監會也在搞一個銀聯,他就是覺得将來證券公司肯定會有自己的支付系統,肯定證券公司以後也會涉及到我們銀行網所有支付業
務。我記得當年證監會和人民銀行打銀證通那個帳,我們買證券的那個卡能不能到商店買東西,就是不同意。現在人家沒準自己同意了,不需要你同意,我自己搞,
使我們炒股票和買東西同時進行,他成立自己證券銀聯公司。這些隻要移動支付做到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到,這個是剛才說的餘額寶的概念。
餘額寶為什麼一下子做到了,當然有一個貨币市場基金,能夠做到五千億做到這麼大。這裡面有很多,比如說利率套利、監管套利。但最主要的前提就是移動支
付。而且餘額寶把我們貨币創造的角度來看,把我們貨币定義也打亂了。後來不是有深争議麼,說餘額寶要不要交存款準備金,算不算M1,後來證監會說不算,他
就是貨币市場基金。所以說監管提出了很多新的問題,現在你看這些都是銀行類推出的各種寶寶。這裡面的關鍵,就是這個理财産品一樣,現在理财産品的支付,理
财産品和支付打通,和手機打通,就像剛才蔡總給我看的你們那個什麼網,一天能夠知道所有的理财産品,這個理财産品現在已經開始有一些,除了陸金所可以交易
以外,現在理财産品和理财産品之間二級市場已經開始開發了,為什麼能夠開發就是因為有手機,就是因為移動支付。理财産品的P2P市場已經在銀行圈子内開始
流行起來了。比如說中信銀行把自己的理财産品客戶之間可以交易,原來是陸金所交易現在各家行都準備建立自己的二級市場,甚至銀監會都在考慮。除了銀行間市
場之外是不是還可以開發一個大平體,專門交易理财産品。所以理财産品有點證券化了,下一步理财産品就可以買漢堡了,都是因為移動支付做出來的。現在隻是信
息提供,下一步就是交易,再就可以買東西。除了二級市場交易以外可以跟商品交易,所以将來也許這些理财産品有一天都可以直接買東西了。但你可以看銀行類現
在發了這麼多寶寶類理财産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說跟支付捆綁在一起。現在都是定期。
這個例子是微信支付與微信洪保德關系,這個系統很簡單,把你卡上的錢用紅包的形式在微信圈内進行再次分配,大家再玩遊戲,你說他是金融産品嗎?不是,你說不是嗎?又有點像。
微信紅包也是一個典型的移動支付應用的案例。我們再看大數據,互聯網金融我們剛才支付說了以後,第一個基礎是支付,第二個基礎就是大數據。銀行和保險特
别依賴于大數據。大數據為很多金融産品的定價提供了另外一種方法,就是自動行為數據的定價分析。我們現在看這個人風險不用再看他的資産負債表,不用再看什
麼了。比如說這個商店,不用再看商店的資産負債表這個應月份盈利多少了,假如商店所有的産品由他的感應器,假如說商店門口有一個視頻,這些感應器和視頻自
動就記錄了所有買東西人支付的情況。一個電腦一個軟件就可以根據這些感應器和視頻自動算出這個商店的違約概率,這就叫大數據下行為數據自動生成的動态違約
概率。而這個東西完全不用人。動态違約概率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概率。機遇大數據的動态違約概率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風險定價。隻要有了很好的大數據基礎,理
論上講,每個人每一種金融産品,每一個機構在時間序列上的每一秒鐘都有他的CDS,這是很抽象的概念。
說白了,就是說你這個人每一秒鐘違約概率是多少,電腦都可以自動給出,之所以給出就是因為他有他出生到現在所有行為數據的基礎。保險也是一樣。每一秒鐘可以給出你的風險概率,自動給出你的保費估值。
所以說,人類在大數據的前提下,他電腦的智能算法,就不是根據我們邏輯算法,是根據行為算法,這樣他的準确率也可能比我們更過。比如說現在北京到處都是視頻,再加上你兜裡有手機,你這個人幹什麼事情全部知道。
現在據說北京高清視頻能夠看出你在車裡有沒有系保險帶,是真的保險帶,還是假的體恤衫畫的。這種數據的收集,你這個人幹什麼事情馬上就知道。特别還有搜
索引擎,搜索引擎可以做到你過去的行為網上自動搜索,不是你人搜索。所以說大數據加上搜索引擎,将來很多APP會内遷智能化的大數據分析工具,用IT解決
違約概率,解決我們風險定價。今天保險業的幾個領導都在這裡,現在我們車險的費率是根據你去年出事故的概率決定你今年的車險。大數據的原理下就根據你汽車
走過的多少路程,上班路上有多少紅綠燈你是不是抽煙喝酒,是不是送小孩上班,假如說這些數據電腦自動生成的話,理論上講每一輛車都可以給出最優費率。這就
是為什麼這次中石化加油站估值這麼高,而且馬雲都在買,為什麼?這三萬個加油站,設計了多少汽車,每個汽車都有加油卡,每個汽車加什麼東西,都可以知道價
格,可以知道車主理财财富的程度,就可能知道他去過什麼地方,算出他的理财産品、金融需求等等。所以說加油站加上互聯網以後,他的估值翻了一倍,而且很奇
特的是很多IT公司要買加油站,就是說裡面可能隐含的賣保險品種、賣理财産品與互聯網金融挂鈎。
所以說,有了大數據以後,特别是有了大數據、搜索引擎、高度智能化的IP,可以自動為金融産品提供他的違約概率和風險定價。這個技術非常重要,颠覆了我們原來的報表分析、信息流計算、模型計算等等。
就是回到我的第一頁,假設這些東西都在網自動已下載,都可以免費下載,都可以最快的時間内算出,因為他有大數據基礎。這樣我們所有的風險定價,就是我說的動态違約定律,随時的CDS。
這個是什麼概念呢?大衆點評原理,就是每個人跟這個标的物有關的人都會給出自己的主觀概念,然後這些主觀概念在網上自動形成一個CDS。不是根據一個人
計算,而是根據衆多的,比如說某一家銀行的證券在網上發行,每個人跟這家銀行有關的,今天我去過儲蓄所,明天買過産品,後天我分析過他的财務報表,這些人
都會把這個銀行的理念,對這家銀行的判斷放在網上。這樣這些東西最後彙成這家銀行債權的CDS,就是動态違約概率。這個原理就叫大衆點評原理。
道理很簡單,每人吃一道菜,把這個評論放在網上,對後面人就有一個影響。大家對這個菜的味道評價越充分,這個菜對後面陳來講信息就可以免費獲得。所以将
來通過互聯網動态違約概率也是這樣,每個企業每個人每個金融品種,每個跟它相關的人、相關的數據都可以在網上自動搜索到的話,這個東西本身的風險定價自動
就出來了。未來對某種資産很多利益相關者都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評價,根據自己的自主信息和主觀判斷,從而任何時點都可以知道違約概率,并且是最有效的違約
概率,金融産品的風險定價就非常直觀而且簡易。這就是動态違約概率的概念。
總的效果是,地方信息和私人信息公開化,可意會的信息顯性化,分散信息集中化,類似“充分統計量”的指标或指數能反應彙聚來的信息,使信息在人與人之間
實現“均等化”,這就是互聯網信息共享原理,反饋到金融産品當中,實現了我們對風險定價,對違約概率的獲得,變成了幾乎免費的可能性。很多我們現在看似于
非常複雜的産品都可以簡單化。我們現在金融理财師學了博士、碩士就是設計各種各樣對沖各種各樣風險的金融産品。這些方法将來都變成免費了。
互聯網金融在資源配置當中的特點,首先資金供求信息直接在網上發布和匹配,供求雙方直接聯系和交易,不經過銀行、券商或者交易所等中介。
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中國股民大概一億多,而且我們股民是直接在交易所開戶的,實際上這些股民完全可以直接在證券交易所開戶,直接資金戶也開在交易
所,不用通過證券公司,直接下單,電腦自動撮合交易,當天晚上自動清算,完全可以做到。最早發表這個成果的時候,屠光紹在我旁邊坐着,他是上交所老總,他
說我十年前就做到。經濟傭金本來就可以趨向零,之所以現在不讓這麼做,是因為證監會要保護券商的利益。上次國金證券(行情,問診)公司想做零傭金的交易,
後來證監會叫停了,他想通過互聯網金融做零用盡客戶交易,這樣客戶都到他哪裡去了,實際上我們電腦已經充分發達了,屠光紹說十年前就做到了。這是二級市
場。
如果IPO的話,未來前景是股票貸款債權的發
行都在網上直接進行。我再舉個例子,陳東升說的,剛才我也說了,泰康保險發了免費的航空保險品種,你隻要點擊泰康的網頁,身份證輸進去就夠了。陳東升跟我
說你就會獲得免費的航空險,隻要是中國人在中國境内,以後坐飛機航空險全部免費。為什麼呢?因為飛機掉下來的概率極低。結果這個保險品種一旦開起來,颠覆
性的事情出現了,全國以後沒有航空險了,别的公司就沒法辦了,一下子把航空保險行業颠覆了,變成免費産品了,别人就不辦了。這就是互聯網金融起的作用,他
說他受到啟發了,一下子航空險沒了,除了航空公司自己發的以外,保險公司就沒有意義了,因為他免費了。隻要掉下來,我給你付20萬航空險。隻要你點擊了我
的網站就可以獲得。還有1塊錢一單的意外險,買一次隻要1塊,賠你1萬或者多少,結果設計這個産品花了1萬,買這個産品賺了1億。誰買的呢?小學生,小學
生手機上點擊一下就買一分,買十分、二十分送給他的好朋友、同學。為什麼能做到呢?因為他發現成本極低。保險公司櫃台不可能發出去,但手機上無成本發了,
小學生特别喜歡,買十分作為你的生日禮物送給你。把保險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同學,隻要你出以外險可以出多少錢,十塊錢就可以送給同學禮物。這樣的保險最後成
功了。賺了很多錢,所以這裡能看出互聯網金融通過移動手機他的資源配置跟我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直接交易。還有就是移動支付社區網絡、搜索引擎、雲計算這
些IT技術下,個體之間的直接金融交易,有可能突破我們現在的邊界。很多東西可以直接交易了。P2P出現了,證券出現了,保險将來變成互保了,衆保了,不
要保險公司了。通過互聯網慢慢都可以做到這些東西。
第四點,由于信息直接兌現成本極低,互聯網金融有可能形式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這樣中小企業融資、民間接待、個人投資渠道有可能極大的發展。在這種資源
配置下,雙方或者N方交易同時進行,定價完全競争,類似于拍賣市場,所以說是社會福利最大化,各種金融産品彼此交易市場也是最公平的。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
經濟學概念,互聯網金融之下人類的金融交易,人類的資源配置方式,會做到最公平,交易成本更低。而且他的價格發現最充分。現在我們很多金融産品就是因為價
格發現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交易成本極高,交易成本怎麼計算。中國金融業的交易成本大概占GDP7%,我們GDP50萬億的話,交易成本大概是3萬5千億。
這三塊利潤,我們金融業的利潤,金融業的稅收和金融業的人工工資這是将年GDP裡面的,當年大概一年3到4萬億,這麼巨大的交易成本,互聯網金融如果減少
一半也不得了。
咱們看一下P2P網貸,現在最典型
的案例就是P2P網貸和衆籌,P2P1300多家,據說已經做到一千億規模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一個平台,小額的貸款直接在網上交易。比如說現在很多人要
一個裝修,買一個車,買個自行車,買個彩電,這種十萬塊錢以下的貸款,直接在網上帶好了,會不會違約呢?會。但是,他的違約概率和他的收益有可能大于你的
理财産品或者存款。它就是分散原理,比如我有一百萬人民币,如果買理财5%,收入是5萬。如果定期存款3.5%是收入3.5萬,但我把我一百萬分成一百份
在P2P上貸給一百個人,如果P2P平均利息是15%的話,有十個人違約,我收益率還是跟理财産品差不多。這樣就可以轉換一個腦子,我不是在放貸款,我等
于是在買一個信用違約保險。所以為什麼陸金所做的這麼火呢?就是因為分散,而且可以統計,他這種上海、北京、廣州這些人都是貸款,往外貸,因為這些人有
錢。貸款需求大的都是貴州、青海或者什麼地方,當然陸金所為什麼做的那麼好,收益率比較低,貸款利率比較低,隻有7%、8%,因為背後隐含着平安擔保,将
來擔保要取消。為什麼?他說現在數據不夠,等數據大了以後擔保就取消了,現在數據積累的很快。尤其是重複貸款的人信譽高了,就不用擔保了。現在P2P已經
發展到什麼程度呢?不僅僅是貸款,理财P2P、保險P2P都在發展。所以P2P作為互聯網金融核心的模式已經在發展了。早晚有一天你們一千多家P2P慢慢
平台會合并,慢慢會形成一個中介,慢慢會提供數據共享,為什麼?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或者你們自己的征信系統充分發達以後違約概率會下降,詐騙的人會慢慢少
了,套利的人也會少了。從這邊借了那邊貸款的人下降了,因為現在大家都在炒,将來慢慢做大了以後數據越來越公開了,會走向瓶頸的,現在利率也高。
所以P2P網貸是典型互聯網金融做的比較火的行業,其中一個原因就是LendingClub的上市,現在LendingClub的市值40億美元了,大
概5、6年前,當時我問摩根史丹利(行情,問診)的董事長,我說你投的什麼,他說我投的LendingClub。這幫大佬5、6年前就看準了互聯網金融的
潛力。把自己的錢投進去了,現在賺了幾十倍。P2P網貸典型的案例是LendingClub,現在很多人在學,LendingClub也想在中國跟這些網
貸的人做聯合。
現在的趨勢我剛才說了。從銀行角度
看,P2P網貸對我們銀行的貸款有替代,可以做證券,保險業可以P2P。現在中國人更有意思的是,我們銀行本身也開始做一些P2P,後來銀監會叫停了,我
記得招商銀行(行情,問診)還是哪家銀行曾經想試過。就是說我有一些小貸的客戶,現在額度沒有了,錢沒有了,你客戶到我銀行有三種選擇,一種是存款最簡單
了。一種是買理财産品。第三個就是存款也不買,理财産品也不買,我這裡有一些貸款戶,可以直接貸款給他,在我銀行的平台上。一般人願意選第三種,為什麼?
隻要在銀行平台上,他以為銀行有背書有隐含擔保,所以銀監會叫停了。但是現在已經開始出現這個趨勢了,銀行把自己的客戶資金交易放在自己的銀行平台上,默
許他。證件把自己證件一百萬的客戶也互相借款,也允許他,保險業沒有我不知道。
現在已經利用自己的社區網絡,我們假設這些客戶是社區網絡,在社區網絡内部進行各種金融産品的P2P交易,這個事情在中國特别火。這樣的話風險就小多
了,因為都是我證券的客戶、理财的客戶,都是我私人銀行的客戶,允許他們之間,是一種局部的去中心化、局部的去中介化。銀行業承認了,我預期替他們做不如
讓他們自己帶,我收一點手續費得了。
所以互聯網金
融的P2P,全國性的P2P、局部的P2P、社區網絡的P2P、各種品種的P2P有可能成為一種比較流行的商業模式。在證券、保險、銀行都有可能慢慢發展
起來,基礎就是互聯網。基礎就是這些客戶之間數據有一定的積累。而且現在在北京、上海專業性的數據公司越來越多了,銀行、證券、保險跟他們合作,買他們的
數據,其中阿裡數據公司現在給建行提供數據,這樣慢慢結合起來了。所以說在數據的基礎上P2P肯定是觀衆很流行的交易模式。
所以說我們理解P2P的關鍵就是剛才我說的,把互聯網看作一個市場,不僅僅是一個平台,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市場。這是在人類曆史和傳統金融當中沒有過
的。而且這些個人和小企業,小額信貸期限匹配、風險定價、數量匹配,因為他小額,在互聯網上是更容易做的到。現在唯一的就是欺詐、信息不對稱引發的欺詐。
這個與中國的征信市場部開放有關系,因為中國的征信市場是不允許私人做的,但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沒有完全開放,一個一年隻能免費查兩次。而且現在很多
P2P公司希望讓人民銀行開放,現在已經在考慮。而且國家已經統一建一個誠心平台,由人民銀行、發改委牽頭,公安部門、海關各種各樣跟個人數據有關系的都
要擦與。
将來中國再過五年,中國誠心信息平台建完
以後,在那個基礎上P2P就更容易做了。所以美國征信基礎特别好的時候P2P做的特别好,風險比較低,尤其跟信用卡有關系的,因為很多人利用P2P曆史借
款,信用卡錢到了無法還了,很多P2P是解決流動性的,利率特别高,但特别歡迎。
現在我們看B2B,銀行的電商平台,現在各家銀行都在推出自己的電商平台,這是典型的功能中介。建行叫善融商務,中行叫中銀易商,農行叫E商官價、工行
叫融e購。這就是财大氣粗,我說為什麼幹,他說我吸引客戶,我們很多都是鐵錢德,但每辦法,都是競争造成的,銀行利用自己的網站,利用自己的電商平台,甚
至于賣起商品、賣起汽車。最後就不說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