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兩岸金融關鍵議題研讨會上的發言
大陸的經濟情況和兩岸交流當中能夠有些甚麼樣的共同發展商機?這是現在大家都很關心的議題,所以今天就以這樣的題目來講《穩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奠定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礎》。我為什麼沒有提人民币國際化呢?人民币國際化确實現在是世界上議論比較多的一個題目,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官方的人民銀行,從來不在公開場合提人民币國際化,而是提人民币跨境使用,因為人民币國際化還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經濟自然發展的結果。
今天我想講三個問題:
一、多一種儲備貨币的選擇是國際社會的要求
以美元為主要國際結算貨币的牙買加體系面對特裡芬難題的困境。由圖一可以看到1949~1969年,亞洲、歐洲、北美洲的貿易差額比較均衡,但是從1979年後,國際貿易不平衡的狀态開始增加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個現象?是甚麼發生了變化呢?就是在1971年美元和黃金脫鈎了,美元和黃金脫鈎之後,全球就進入到信用貨币時代。
過去隻要有了貿易逆差,就必須拿黃金去換美元來進行結算;若有順差的話,順差國會拿着美元去兌換黃金。因而美元和黃金的挂鈎制約了整個全球貿易的結構,各國必須是相對均衡的。但是美國自越戰之後,它的貿易逆差和财政赤字都急遽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若還是繼續維持一盎司對35美元的兌換力的話,在當時的黃金儲備下是可以的,但是長遠來說是對其不利的,所以美國從1971年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鈎。
自此之後,美元就可以不受黃金儲備的制約來發行,因而世界各國的貿易逆差也可以不受到黃金儲備的影響,大家可以看到從1979、1989、1999、2009,一直到2012年,整個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然,除了貨币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1970年代以後新興市場國家開始加入到全球化,在全球化的情況下,發達國家根據比較利益原則,完全可以把他的制造業移到更加低廉的原料産地和勞動力充分的地方去。若黃金還是和美元挂鈎的話,這個貿易逆差是不可以更大了。但是因為美元和黃金脫鈎,這個時候新興國家成為制造業的主要基地,而發達國家成為消費基地,這樣一個世界的貿易格局就可以維持下去了。
1949年至2012年,單位:百萬美元

圖一亞洲、歐洲、北美洲的貿易差額比較
因而,可以說是信用貨币的存在使得國際貿易的結構發生了變化,而貿易結構的變化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很多新興國家成為了貿易的主要逆差國,而其經濟結構也更加外向了一些。在這樣一個情況下,美元既是國際的主要貨币,也必須面對特裡芬難題。如果想保持币值的穩定,他的經濟必須是均衡的,但是為了保證全球美元足夠的供給,也要求他的貿易要有一定的赤字,除非是有巨額的資本輸出。
這一次的金融危機當中,大家看到了國際貨币體系的一個缺陷,因為今天我的主要題目不是這個,我不想展開來說,我在國際貨币體系的研讨會講過這些觀點,我就不重複了。結論就是,金融危機之後,大家認為多一種儲備貨币的選擇,可能有助于維護各國的經濟利益。在上個世紀1950年代,歐盟就曾經為了減少外彙儲備的需求,為了減少貿易方面的障礙,成立了歐洲共同體-歐盟,最後催生了歐元。在這次金融危機之後,大家看到美元的這些波動,也看到了人民币的穩定,所以很多國家都開始進行儲備的多元化。
由于大陸的經濟發展使得人民币有可能成為多種儲備貨币的選項之一,大陸經濟主體上已經成為了世界的第二。2013年大陸的商品進口總量已經占世界經濟總量的9.8%,居于世界第二。商品出口總量占世界的11.4%,居世界第一位。以上是世界貿易組織的統計。人民币的堅挺與大陸經濟關系的加強使得一些國家央行使用人民币作為儲備貨币。應該說我們推動人民币的跨境貿易結算其實主要還是國際上的一些要求,有些國家在人民币還沒有大力推進跨境結算時,就主動提出要把人民币納入儲備貨币。人民币在資本項下還沒有完全兌換,但是由于和大陸的貿易,很多國家是有順差的,那麼他們也願意把人民币作為儲備貨币之一。大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來說,是大量的順差,但是對于亞洲國家來說,大陸經貿是逆差,所以有很多的人民币流向了亞洲地區國家,他們願意把人民币作為一個儲備的貨币。
二、順應國際社會需求,大陸推進了人民币跨境結算
人民銀行提出來人民币跨境結算是2009年,就是金融危機之後。實際上,在國際貿易之中,使用人民币結算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在邊貿上,就是小貿,不是通過海款的進出口貿易,已經在使用人民币。在邊界貿易上,大陸已經和周邊十幾個國家簽立了雙邊貿易的結算協議,貨币可以自由選擇。但是到2009年,看到了國際上的一種要求,所以把大貿,就是經過海關的進出口貿易,用到了人民币上。
2009年提出來的是跨境人民币貿易結算,然後到2011年之後提出跨境人民币結算就包括資本項下。通過貿易用人民币結算之後,對于逆差國來說肯定會有一些人民币沉澱在那兒,誰也不會拿着人民币現鈔,他一定要做投資,那麼這個投資就是資本項下,所以就從跨境貿易人民币結算到了跨境人民币結算,也就是把資本項下也包含在内。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人民币計價可以通過進口結算出境,也有拿着人民币到境外去投資了,還有人民币的境外貸款,合格的境内投資者到境外去投資。那麼人民币出去以後其實還是要回到境内的,因為在境外沒有辦法用那麼多的人民币,因而有人民币的出口結算,還有外商到境内來投資,允許以人民币作為外商投資投到境内,境内銀行間市場還發行了人民币的債券,還有就是境外的合格投資者在境内的人民币QFII投資。現在人民币已經開辟了這麼多個出境的路徑與入境的路徑,但是決定人民币使用量多少,仍取決于大陸經濟的穩定性和國際貿易量,也就是大陸經濟能不能夠持續地穩定發展,大陸和國際上貿易量的比重能否更加提高,我們剛提到的是11.4%,但這個貿易量還不完全足以支撐更大的人民币的使用,所以貿易量的增加也是非常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人民币金融投資的深度跟廣度,人民币可以出去,但是誰也不會拿着人民币的現金,拿着人民币,必須要有人民币投資的渠道。我們可以看到美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痛苦和問題,美國有一位财金界的人說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但是就是這樣,遇到了危機,美元反而愈要升值,它成為大家避險的場所,就是因為美國有深度跟廣度足以容納流出境之美元的金融市場。美國金融市場的深度跟廣度決定了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因而人民币要想成為國際經濟上的結算貨币、儲備貨币,取決于人民币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
三、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拓寬人民币金融投資渠道
在人民币的使用方面,大家最關心的是我們到底還有一些甚麼樣的機會,大陸到底在經濟發展方面是不是穩定和可靠的呢?最近國際上看好大陸的也有,看衰大陸的也有,怎麼樣來看待大陸經濟發展的趨勢呢?我想我個人的結論,以及大家主流的認識都是這樣的,以大陸目前發展的經濟基礎和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13億人口還有很多教育、衛生、消費的需求,應該說大陸經濟發展的潛力還是巨大的。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怎麼樣能夠激發經濟的活力,讓市場的活力能夠迸發出來,這樣的話我們的經濟就能夠持續的穩定發展。
當然想要持續前三十年那樣的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已經不可能了,一個是受到了環境資源各方面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在基數比較大的情況下,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的增長,實際上是更加困難的。過去三十年大陸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但是我們對于資源的消耗,對于環境的破壞,應該是說也是前所未有的,幾十億年、幾億年、幾萬年所沉澱的資源,我們可以在短短的幾十年之内就把它們都給挖出來,都給它們用掉;我們的環境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污染,最近大家都在關心北京的冬奧會,污染是很大的問題,大氣的污染、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這些東西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治理的,這些都在制約着大陸經濟不能夠以以往的那種粗放式的方式來進行了,這些都決定大陸未來的經濟發展不可能像過去一樣高速猛進的。
但是這些也都說明我們今後還是有發展潛力的。發展的目标要從過去追逐GDP的成長,轉向以人為本的發展,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有一片藍天,有安心的食品,這些才是經濟發展的目标,速度并不重要,但是人的生活質量是最重要的,那麼這一切來自于改革。李克強總理說,我們未來經濟發展的動力來自于改革的紅利。所以我就談到了深化體制改革,這樣的話就能夠保持大陸經濟的平衡發展。三十多年前在大陸經濟經曆了那麼多的折騰,那種貧困的程度,不知道大家在座的這些年輕人了解不了解,所有的東西都要憑票證。在那樣的情況下,就是由于經濟政策的正确,才得到了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因而我想這三十年的時間,證明了我們隻要經濟發展政策正确的話,我們還可以煥發出更多的紅利來,讓經濟發展。這就是我說的經濟發展的基本态勢是有潛力的,但是是中速發展的,不可能是高速發展,但是也确實是有風險的。就是說我們是不是能夠把我們認識到的東西真正的落實下去,這個也是對執政者的考驗,也是市場上所擔心大陸經濟發展未來的風險所在。如果要是能把形成共識的改革措施堅持下去的話,大陸的經濟還是可以平穩的發展的。
在深化經濟改革當中,對于金融方面,第一應該是強化市場主體财務約束,完善金融市場風險定價機制。在風險定價機制方面,我認為大陸存在三個問題,第一個是要建立無風險收益率曲線,因為完善無風險收益率曲線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基礎建設。所有的金融産品它的計價都要以無風險收益率曲線作為定價的基礎,目前大陸所遇到的問題是,我們國債發行的品種與期限不夠完善,這個還是比較好解決的問題。但是也有一個無風險收益率曲線的水平的問題,就是大陸或明或暗的剛性對付,擡高了無風險利率的水平。現在真正能夠得到資金的,用資金比較多的是國有企業,還有政府融資平台,再有就是能夠承受高資金成本的房地産行業。對于這些産業來說,政府和國有企業能不能夠在他财務不健全的時候讓他破産,包括一些民營企業,這些都是大陸在改革當中還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小的破産是有的,大的是不敢做的。這些殭屍企業就是本來該破産,該市場出清的企業,他們不能夠出清,既占用了存量資金,還要占用更多現有的資源。
政府的融資平台,大家也都很關心。政府的債務率較高,有很多政府的債務是期限錯配的結果,其實做一下債務重組,還是有償還能力的。但是有一些是無效的投入,那麼對于這些債務該怎麼辦呢?然後是房地産,由于其能夠承受較高的資金成本,很多的理财産品,就是下午要讨論的影子銀行的很多産品,其實都投向了房地産。大陸房地産現在已經面臨一種較為膠着的狀态,當房地産價格下降,或者是房子賣不出去,一些企業資金要斷的時候,投向房地産的這些金融商品,敢不敢讓它釋放風險,這些都是現在困惑的問題。應該說還不太敢,大陸或明或暗的都對這些東西進行了保本和兌付,無形之中,這種高收益率的東西他沒有風險,那麼就把無風險收益率曲線提高了,使得政府在融資時也不得不付出比較高的成本。強化市場主體約束,讓該破産的企業破産,讓違約的金融産品違約,這樣才能使市場利率真實反映市場的供求水平。
第二個是要規範政府财務預算,促進政府債券市場和公共機構債券市場的發展。國外作為一個儲備貨币,他主要投資的不是一般的債券和股票,而主要投資于政府債和公共機構債。在各國的儲備資産的配置方面,應該最主要的是政府債務和公共債務。大陸政府的債務近年來增長較快,但是風險是可控的。審計署在2013年的公告顯示,到2013年6月,大陸政府的債務是人民币30.27兆元,這30.27兆元包括直接的債務和擔保的債務,還有有可能承擔償付責任的債務。第三個部分,如果真的從嚴肅财金紀律來說,是不應該來承擔的。但是因為我剛才談到了這個或明或暗的剛性對付,才算在了政府債務之内。到2012年底債務率是39.43%,低于國際通行的水平60%。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統計,2013年一般政府總債務占GDP的比重:發達經濟體平均106.3%,其中美國為104.5%,日本為243.2%,德國為78.1%;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平均為34.5%。
将隐性債務顯性化,不會增加債務率,并有利于擴大政府債和公共機構債數量,增加可投資金融産品。大陸現在有很多的隐性債務,它是客觀存在的,剛才我談到的30兆政府債務,當中有很多沒有以債券的形式存在,如果要是把這些債務顯性化,這樣還可以增加公共債務的數量,包括我們在社保方面也有一些潛債,如果這些真正該政府償還的東西,我們能夠通過政府債務的債券化,社會上可投的産品就較多了。還有一點,現在我們政府債券大部分都在機構手裡,在銀行手裡,它們也不流動,這樣的話社會上很少有人能夠去投,國際上的資本也很少能夠投,所以公共債務投資主體的多元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個就是要規範資本市場的發展,拓寬金融投資的領域。這裡最重要的就是要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交易所市場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這個涵義是甚麼呢?現在大家都知道大陸有很多企業,幾百家的企業在排隊等着IPO,但是大陸又有很多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他們要獲得資本金都非常不容易,因而大陸真正要解決金融市場的寬度和深度問題,股票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我們應該要發展很多交易所之外的市場,就是場外市場,讓更多的中小企業能夠通過場外市場來獲得融資。這一次國務院在金融體制改革當中,很重要的就是提出要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更重要的是要發展場外市場,或者叫做非公開的市場。通過場外市場的多元融資能夠讓小企業健康成長,能夠讓它成為優質的上市公司。
第二方面要加強社會征信體系建設,培育更多誠實守信的上市公司。由于社會征信體系的建設的落後,使得很多的中小企業難以得到債務融資,也由于社會征信體系建設的缺失,和我們市場制度不夠健全,很多上市公司更重視融資,而對于股東的回報不夠重視,不能夠把股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而在大陸經濟蒸蒸日上的情況下,或在大陸經濟現在還保持比較好平穩的情況下,大陸的股市卻是跌跌不休,而且在低位2,000點不斷地徘徊。應該說大陸的股市和大陸的經濟發展,數字上有很多不匹配的現象。但有人說是匹配的,說大陸的經濟體制不夠完善,你還有這麼多的問題,而股市不能夠起來正是體制當中各種問題的反應。但是不管怎麼說,如果一個市場上沒有優質的企業,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股市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是這次金融危機的發源地,但是由于他在處理危機的過程當中,更加注重實體經濟的發展,制造業的回歸,他的企業表現得很好,所以股市也恢複到危機之前。所以說企業是股市發展的基石,我們應該通過誠信體系的建設,讓更多的誠實企業,能夠對股民負責任的企業到股市當中去。
第三個是要強化投資人的利益保護,嚴厲懲罰虛假信息欺詐市場、操縱市場、内幕交易的行為。股市現在之所以發展的不夠好,就是因為企業的誠信,還有市場的紀律方面是有缺失的。大家可以看到,大陸的監管當局現在是以鐵腕在治理股市,政府也是在以鐵腕懲治腐敗行為,我想這些措施要是能夠堅持下去,能夠按照市場原則去辦事,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激發市場的活力,那麼未來大陸的經濟還是有發展的潛力和前景的。
結論就是,人民币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決定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範圍和比重。也就是說大陸的金融市場如果發展得更好,那麼兩岸在人民币業務方面的交流和使用就會發展得更好。大陸也希望在境外有很多的離岸中心,我們并不能夠要求所有的人民币,不希望所有的人民币都回到大陸境内來。大家都知道歐洲是有廣闊的美元市場的,我們也希望在歐洲和亞洲、非洲有人民币離岸的金融市場,錢是在境外轉,不一定都要回到境内來,但是如果境外沒有人民币計價的足夠的金融商品和實物商品,也是難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