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來中國經濟有向好的趨勢,改革穩步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但各部門也清醒看到經濟還面臨下行壓力,國際形勢的複雜多變也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環境有不利影響。在當前複雜環境下,如果堅持市場改革的取向,向改革要動力、要紅利,中國經濟今後是能夠平穩發展的。我重點談三點建議。
第一,切實落實各項為企業減負的政策措施,讓企業的活力得到真正釋放。從我對一些企業的調研來看,總體上他們對中央的改革很有信心,大家認為中央的政策非常好,但是企業沒有切實感受到,政策措施效果沒有落到他們身上。建議應督導把中央下放的權力落實到各個地方,向社會明示下放事項的辦事程序和時限。現在很多時候是不受理,不作為,這對經濟的傷害很大。
第二,要加快發展多層次金融市場,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現在大家都說融資成本比較高,一方面資金多,一方面融資成本高。如何降低融資成本?一是以投資者适當性原則來劃分市場,管住小額投資者參與的市場,放開合格投資人參與的市場,給市場更多的活力。一個最具體的措施,是讓證監會鼓勵發展券商櫃台私募債券的區域性市場。因為現在放松信貸沒有太大餘地,如果繼續靠放松信貸來托經濟,會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是搞活直接融資卻完全可以。深圳前海的股權市場搞了中小企業私募債的發行,即200人以下的面向機構投資人的中小企業的私募債,利率是9%左右,如果中小企業能夠拿到9%左右利率,就比在民間拿15%以上的利率好得多。希望能夠在券商的櫃台上,為當地知根知底的中小企業發行債券,這樣既能扶持一大批中小企業,又能給想投資的人以渠道,但是這種産品必須是面向合格投資人。我建議應允許券商在櫃台上發行面對合格投資人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券。
二是完善資産證券化市場。資産證券化,特别是信貸資産證券化,最适合的基礎資産是住房抵押貸款,收益穩定,标準化程度比較高,比較好管理。而且如果把住房信貸證券化以後,可以騰出信貸比例來給住房抵押貸款。因為現在住房信貸市場有風險,銀行都在控制住房抵押貸款占信貸總量的比重。我們現在的資産證券化有一個誤區,總是把小額消費貸款和小貸公司的貸款來證券化,其實這些産品都是短期的,盡管現在看起來資産質量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都是不太穩定的資産品種。路橋的收費,住房按揭貸款,成熟的物業租金,這些都是證券化比較好的資産,建議鼓勵用住房抵押貸款來作資産證券化。
三是要把貨币市場和資本市場分開,要很好地發展貨币市場,以更好地培育政策目标利率。發展多層次金融市場,要把貨币市場和資本市場作适當的分離。貨币市場更主要的是機構間的市場,一般的個人和企業要進行短期頭寸融通的話,可以在金融機構進行。
四是降低融資成本,還要改進貸款發放方式。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比較高,除了影子銀行拉長了融資鍊,提高了融資成本以外,貸款提款方式對企業來說也是加重負擔的。我聽企業說,比如貸一個億的錢,很可能就要求企業存在那裡一、兩千萬不能動,其他錢才能花,成本比較高,所以是不是能夠改進貸款方式。
第三,穩定房地産預期,維護市場平穩過渡。房地産市場像過去那樣不理性發展已不可能,具體建議,一是分類公布城市房地産的供銷情況,穩定預期。數據顯示當前70%-80%的城市住房銷售在24個月内就能消化掉,供需基本平衡,這種信号應該發出去,這樣有利于大家理性看待市場。二是适當宣傳房地産稅收制定的取向,合理引導消費。三是要加快房地産的聯網。四是要用财政稅收抵扣的方法來幫助首套購房者購房,減少商業銀行的壓力。五是住建部是否能夠讓各地放開144平方米以上的全價購房,這樣有助于緩解市場資金供應鍊。